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心脾论治视神经萎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心脾论治视神经萎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从心脾论治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补肝肾,疏肝气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结果 在多年临床观察中发现,心脾两虚与视神经萎缩的关系密切,以归脾汤随证加味治疗该病取效明显。结论 从健脾养心论治视神经萎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心脾两虚;视神经萎缩;归脾汤加减

[中图分类号] R246.8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16-01

[Abstract] Objective Talk about the treatment of optic atrophy curative effect from hearts. Methods Treat optic atrophy from filling kidney and liver, smoothing the liver and gas and so on. Results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empty cases and optic atrophy from many years clinical observation. It is a good way to spleen decoction syndrome flavored with card flavored. Conclusion It has good effects to talk about optic atrophy from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nourishing heart.

[Keywords] Two empty cases; optic atrophy; Add and subtract of spleen decoction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视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疾病,属中医“青盲”、“视瞻昏渺”范畴,为眼科难治病症,主要表现为视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力下降和视野改变,甚至视觉功能完全丧失,属难治性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心主血脉,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目得血才能视,此为健脾养心治疗视神经萎缩之核心所在,现论述如下:

1 脾与神经系统相关 近代研究认为,祖国医学的“脾”实质上是一个多元单位,包括现代医学的脾脏、胰脏、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而在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中发现,许多原来认为只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肽类物质也存在于消化道中。同样,原来认为只存在于消化道中的肽类,也在神经系统中被发现,这些在胃肠和神经系统中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称之为“脑肠肽”[1]。近代研究发现,至少有20种胃肠多肽存在于神经组织中,说明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在起源和功能上有密切的关系,间接说明它与人的情志活动也有关。现代药理研究资料显示,一些调理脾胃的方药对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以此为理论基础,视神经是属于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一些调理脾胃的方药应当对视神经同样具有治疗意义。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以《内经》为基础进一步阐述说:“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懔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2]此条明确指出了眼赖脾之精气供养的关系。根据以上的研究和笔者多年来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发现调理脾胃的方药对视神经的修复确实具有临床疗效。

2 心与神经系统相关联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这两句话的意思说明有了心的管理,生命才充满活力,才神采奕奕,而现代医学认为一切的生命活动是依靠大脑的神经系统的支配来完成的。“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而“脑为元神之府”,现代医学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祖国医学的“心”与现代医学的“脑”神经组织的关联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诸脉者皆属于目”,《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之血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受血养才能维持正常的视觉。综上所述,不仅说明了祖国医学的“心”与现代医学的“脑”神经组织的关联性,同时也说明了祖国医学的“心”与现代医学中的“眼”一样相关联,祖国医学自《黄帝内经》便把心视为君主之官,把神经系统的调节机构以“心”概之,建立了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思维模式,有“目得血而能视”,“久视伤血”之说,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3 心脾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以五脏为核心的,神经系统归属于五脏功能的一部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属于五脏,“五脏藏五志”,在五脏与五志关系中,脾的作用尤为显著,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脾胃功能直接影响五脏藏五志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藏意、主思”是脾与情志关系的概括,“脾藏意”主要体现了脾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脾主思则主要体现了脾主气机之枢,在情志上表现主情感的内在转变,以调节推动与激发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内在心理转变时的情志表现,其他情志都会受脾的直接影响。祖国医学认为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心失所养可造成心血不足,出现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等心脾两虚的症状;临床常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以致脾气不足,脾不健运,气血亏虚,心神失养,现代医学的神经也可能失去濡养。《严用和医学全书》惊悸怔忡健忘门健忘论治曰“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使人健忘”[3]。神经系统是人体主要的调节机构,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感活动,即中医的七情和五志,而脾与情志密切相关。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心脾两虚同样是引起视神经萎缩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度,再加上身体虚弱,而造成心脾两虚,最终神机失用,神经失养,可发生为视神经萎缩。因此,中医脾胃与神经系统―视神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4 健脾养心治疗视神经萎缩 心脾相关,源自于历代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早在《黄帝内经》、《难经》等就详细论述了心脾两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心主血,脾统血。”心与脾胃的生理关系:一是母子关系,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心藏神主血脉,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而脾胃运化之气又需要心血濡养,心神主宰;二是脾与心经相通,如《灵枢?经脉》篇“: 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别上膈,注心中”。“足阳明胃经,……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严用和医学全书》惊悸怔忡健忘门健忘论治“: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3]笔者结合多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以健脾养心为基础,拟定了以归脾汤加减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归脾汤临床原用于治疗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少食,体倦,面色萎黄等症,方中白术、茯苓、黄芪、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龙眼肉、枣仁、当归养血安神,全方共奏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效,该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即在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方中黄芪配当归,寓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视神经亦有所濡养。如近代眼科专家韦文贵在治疗该病时指出“在治疗时要重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久药易伤脾,过劳易伤气,脾虚气弱,中气不足,直接影响精血的上承和清窍的充养”[4],近代治眼名家庞赞襄在治疗该病时提出:“由于渴望复明忧思伤及心脾,心神过劳,心阴暗耗,以至心脾两虚,目系失气血所养,盲而不明。”[5]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以归脾汤随证加味治疗该病取效明显,其中肝肾不足者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沙苑子10g,兼有肝气郁滞者加柴胡10g、青皮6g,化热者加丹皮10g栀子10g等随证加减。1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为一周期。

典型病例:患者,女,61岁,邯郸市大名县人,两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视力下降,经多家医院诊为视神经萎缩,对症治疗无明显疗效。现患者自觉视力有继续下降趋势,刻诊:面色萎黄,乏力懒言,伴有失眠健忘、心悸胆怯等症,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测视力OD:4.3, OS:4.0,眼底检查见视盘苍白,符合视神经萎缩表现,脉证合参,证属心脾两虚。中医诊断为“青盲”,西医诊断为视神经萎缩。考虑患者年时已高,肝肾已亏,故给予归脾汤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沙苑子10g。水煎服,1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患者服一疗程后失眠健忘、心悸等症明显缓解,视力OD:4.5,OS:4.3,效不更方,继以原方连续治疗三个疗程,患者诸症消失,双眼视力稳定在4.9,视盘苍白明显好转,嘱其停药静养。

5 体会 心主血脉,主神志;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万物生长之根本。“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懔受于脾,上贯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万物”。 笔者临床经验,心脾两虚是造成视神经萎缩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不应忽视。归脾汤临床传统应用于治疗心悸,健忘,失眠,少食,体倦,面色萎黄等症,是心脾两虚证的经方,笔者以该方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既有丰富的中、西医理论内涵,又有多年的临床实际经验,故而取效明显。

参考文献

[1] 钱会南,王洪图,齐治家,等.调理脾胃复方对PTZ点燃大鼠神经肽含量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4):24.

[2] 王国辰.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3.

[3] 王道瑞.严用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0.

[4]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3.

[5] 刘怀栋,张彬,魏素英.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M].河北: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