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家资源:专业智囊的职业积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家资源:专业智囊的职业积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常有同行或同事急匆匆让“帮忙推荐个专家”。我的理解,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准确的专家名字,这个专家的研究方向和记者遇到的问题正好挂钩,二是具体的联系方式,最好是邮箱、固话、手机号码一个都不少。由于很少让求助者失望,时间长了,他们会忍不住说,你是不是有个专家库呀,似乎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专家,都能找到专家的联系方式。

不错,从职业积累的角度看,我确实有个“专家资源库”,并且在不断滚动刷新,基本上都是足够支持职业发展的专业智囊

尽管如此,我想说的是,找专家其实并不是很难,按照“六度分割”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何况是闪闪发光的学者。

但是,如何寻找到“最合适的专家”,不是单纯的名气或身份等因素,而是对你的问题是否有过相关的调查,是否有过专门的研究,是否可以做到一针见血。

如果这三个问题可以解决,那么相信在“最合适的专家”眼中,很多难题如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反之,则容易隔靴搔痒,轻者“正确的废话”漫天飞,严重者激起骂声一片——有不少专家学者因此而“躺着中枪”。

那么,如何把“最合适的专家”收录到“专家资源库”,我认为“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根据“报道”来搜集。记得刚入职时,时任评论版主编王爱军(现任副总编辑)给我抱来一大堆杂志,让我在阅读杂志的时候,着重从新闻报道中留意专家的信息,比如专家的名字、身份,所谈问题的大致观点,采访这位专家的媒体记者名字。这个习惯我沿袭至今,看到有精彩的观点,下意识地记下专家的名字备用。一般说来,在正式媒体上公开表达的专家,都是愿说、敢说也能说的,尤其是一些“名家”,当然要随时“登记”。

根据“单位”来梳理。细心观察的话,经常公开言说的专家,相对集中,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机构如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所以,我经常去这些机构的官方网站去浏览,查看具体的院系分类、部门设置,从中寻找专家简介、科研成果、学科分工。包括香港的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学,国外的高校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

根据“会议”来扩充。各种研讨会、座谈会、论坛等,一般都是专家云集,群贤毕至。这些会议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在正常报道之外,可以交换足够多的名片,尤其是通过一些观点和发言对专家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熟悉,而这是寻找“最合适的专家”的第一步。

根据“成果”来对应。业余时间,我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到书店是发现当下最新的畅销书,比如北京的万圣书园、南京的先锋书店,书店推荐的书单本身就很有含金量。到图书馆主要是翻阅当下的学术期刊、大学学报,比如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一些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活跃的专家学者,需要一一了解,而这些是把“专家资源库”的专家们具体化,具体到某个研究领域,乃至某个专门的现实问题。

根据“表达”来熟悉。应该说,几乎每一个媒体人、每一家媒体都会有自己的“专家资源库”,而媒体人和媒体的活跃程度,也在影响着与专家的熟悉程度。我的理解,一方面是媒体及媒体人自身的表达,让专家有认同感,愿意亲近;另一方面,也需在具体的报道中让合适的专家来表达,如果疏于“表达”,无法对专家的最新研究动向保持关注,时日久了,所谓的“专家资源库”,可能就像微博上的“僵尸粉”一样,仅仅是一个符号。当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达”的背后是价值观的契合。

当然,我在大学时代,曾给自己量化目标来建立专家资源库,每周结识一位教授、两位博士、四位硕士,在毕业之后很长一短时间都很受用。

总之,我理解的专家资源,是专业智囊的职业积累,绝不是简单的一串名单及联系方式的组合。

(作者为《新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