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馒头必圆”的最高指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馒头必圆”的最高指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馒头也有国家a标准了,据说以后馒头必须是圆的……

“馒头也有国家标准了,据说以后馒头必须是圆的⋯⋯”这个消息乍听之下让人哭笑不得,以至于笔者以为这又是一则充满着搞怪意味的网络“恶搞”新闻,可是这个消息却很快得到了证实,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馒头的相关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等;详细描述了外观、内部、口感、滋味和气味等“感官质量要求”云云。虽然相关部门负责人很快发表声明,表示有关“馒头必圆”的说法只是一个误解,但从此以后,从《标准》这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馒头才能名正言顺称为馒头,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说,这样一份标准是由河南一家生产馒头的企业草拟,经某些专家研审后,报国标委批准的。该企业负责人说,河南是小麦产出大省,很多食品企业都批量生产馒头供应市场。可是现在像他们这样的正规馒头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却快被那些手工作坊里生产的“劣质”馒头侵占完了。

我们姑且承认,手工作坊生产的馒头质量确实比不上这些企业的标准化馒头,但除非这些“劣质”馒头违反了食品卫生管理法,否则市民就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事实上,“标准”馒头在同样大小下,价格大约要比手工馒头贵出将近一倍。市场份额的缩小,不能光说是“劣质”驱除“优质”吧?

推动馒头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这些经济口号普通市民不怎么关注,他们关注的是,馒头会不会因此而涨价?

馒头标准化了,那些手工制作馒头的个体商户必然无法达到规定要求,慢慢就会消失掉。而仅剩下为数不多的馒头企业,如果联合抬高馒头价格的话,老百姓可能就吃不起馒头了,那馒头做得再好、再标准,又有什么用?

这并非不可能的事情。早几年,家电业的巨头们进行的数次价格联盟会议的邀集,不就是一个警讯么?

馒头国标中不少规定的技术要求让人疑窦丛生,比如说馒头的大小。难道只有按照这家草拟国标的河南企业规格生产的馒头才能称为“馒头”吗?对于别的生产馒头的企业来说,这是否也是一种不公平?他们被迫对自己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做出调整,很可能给自己的经营成本造成负担。而且,老百姓根据自己家里人口的多少、一顿饭的消耗量,来决定是买大馒头合算还是小馒头合算,这样的选择机会也要被剥夺吗?

虽然馒头国标出台后,有关官员一再声称,此国标并非是强制性的,只是一个推荐标准,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统一采用。但议论的沸沸扬扬还是说明了,这样的国标有很大的误导性。

在老百姓的意识中,什么才是合格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的产品就是合格产品。这必然会让那些没有这样标识的馒头生产者处于一个被“污名化”的境地,迫使他们不得不加入到标准馒头生产的行列。大部分没有实力加入的,只好被淘汰掉。很多老百姓质疑:“是不是以后我们只能去超市买有统一标识的袋装馒头,那种热气腾腾的现蒸馒头我们再也吃不到了?”

“民以食为天”。这样一个关系到老百姓民生大事的国标出台,只是由一家企业提出,国标委的大红戳一盖,全中国的馒头就都要听它的,也难怪大家不理解、不服气。很多事情都需要标准化,这并没错,可并不等于所有的标准化都是对的,比如说标准化考试就不少闹笑话――某道题无一人答对,一查,原来是标准答案错了。现行颁布的馒头标准是否科学,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目前是不是需要制定这样一个馒头标准?到底能不能达到官员们所说的“产业规模化”的目的?是利大还是弊大?要不要有更多的业内人士来参与,并通过更广泛的论证和咨询再行制定?怎样让老百姓清楚了解它的真正意义?我想,这些都是值得“馒头国标”的制定者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