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语虚词的语法化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语虚词的语法化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分析了程度副词“非常”的形成过程:“非”和“常”从偶尔连用的单音词复合为形容词,又由形容词变为程度副词。以“非常”语法化过程为例,分析汉语虚词的语法化机制

关键词:非常 程度副词 语法化 机制

一、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古代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现代不少学者主张从“语法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张谊生(2000)、董秀芳(2002)、王静(2003)、刘(2004)、王素珍(2007)等从各个角度着重对“非常”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等进行分析,本文以“非常”语法化过程为例,分析汉语虚词的语法化机制。

二、“非常”的语法化机制

“机制”指的是影响语法化发生的现实因素,是语法化现象由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具体途径和桥梁。具体的语法化机制包括新的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主要是隐喻和语用推理,以及导致新的语法功能产生的机制,主要是类推和重新分析。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是机制,也会涉及一部分的动因因素。

(一)隐喻

隐喻指的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即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ng)。两个认知域之间能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是象似性。语法化不仅是一种语法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心理认知的过程。作为一种语言发展的客观趋势,语法化通过主观的认知作用得到确认,并且最终完成,或者趋向完成语法化的过程。

“非常”在上古汉语时期是一个述宾短语,表示“超出正常”、“非同寻常”之义。在人类认知规律的作用下。“非常”作为“非同寻常的”就引申为“异常的”,词性也由原来的短语虚化成一个词。

(二)语用推理

语法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反复使用才能实现。Haspelmath(1999)认为: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它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某个表述形式在这种频繁的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地固化成为能够表达某种隐含义的结构。

上古汉语在先秦时期已见“非常”,如“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否定词“非”和谓词性成分“常”的组合而成的词组,文献中少见。

中古汉语期,“非常”还是作为词组出现,出现频率略高。统计《史记》和《论衡》的用例各达7例,格式是“非常之+N”,如“非常之疾”、“非常之变”、“非常之虫”等。这些“非常”都解释为“非同寻常”,感彩偏向褒义。此外,“非常”也可以充当句子的宾语,如“睨非常”、“其大非常”和“芳香非常”,这里的“非常”指的是“非常之事”或“意外之事”,用作名词。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作为词组仍然在使用,如“又疑其非常人”。作为一个词单独使用的“非常”通常出现在述补结构中,如“雅望非常”。这样的用例表明“非常”在虚化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仍不彻底。

近代汉语跨度之大、语料之充盈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唐代的语料笔者重点调查了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变文”,共计35例,从“非常大怒”等例句可以看出,此时“非常”修饰的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符合副词的功能标准,而且用例相比前代已剧烈上升。但是到了元明时期,调查同样是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朱子语类》、禅宗语录和元散曲,却奇怪地发现,词组义的“非常”、程度副词“非常”很少,如《五灯会元录》两例分别“悦适非常”、“奇伟非常”,《全元散曲》一例“非常俗”。到了明清时期,“非常”的使用进入了一个井喷阶段,尤其是清代。这时期的“非常”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使用频率升高,二是用法上程度副词,如“非常客气”等用法要远远多于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如“痛苦非常”和“欢喜非常”。到了现代汉语时期,我们选取曹禺、老舍和矛盾的作品,几乎没有发现“非常”用在述补结构中作补语的情况。可以说,“非常”位于修饰语之前的用法是一直到清代晚期或者汉代汉语初期才确定下来的。

(三)重新分析

Langacker(1977:58)认为重新分析是一个表达结构的变化,不会立刻改变表层形式,常导致成分之间边界的创立、迁移或消失。Hopper和Traugott(1993)认为重新分析导致复合词化(compounding),通常为两个或者多个成分融合成一个单位,导致语义、形态和音韵方面的变化。融合也会导致边界的改变。Traugott(1994)认为重新分析导致词语使用范围的改变。从前面三家的观点可以看出,重新分析必然涉及边界的改变:原来分析为(A,B),C的结构经过重新分析后,变成了A,(B,C)。

“非常”在先秦时期是否定词“非”和谓词性成分“常”两个单音节词的组合形式,是一个词组,“非”和“常”之间的边界非常清晰。这一时期的“非常”可以分析为“非,(常,X)”的形式。西汉时期,“非常”出现了“非常+之+NP”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分析为“非,(常之,X)”的形式。近代汉语中常见的“非常俗”和“非常客气”说明“非常”已经黏合得很紧密了,可以分析为“(非常),谓词性成分”。经过重新分析,可以看出伴随着语法化的历程,原先的两个单音节词“非”和“常”之间的界限消失不见,转而凝固成一个词“非常”。

(四)类推

类推的作用主要是诱发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并且使得通过重新分析而产生的新语法格式扩展到整个语言中去。总的来说,类推就是一个句法规则的扩展。

武振玉①对历史文献中出现过的“非常”有过统计,从文献资料统计情况来看,“类推”机制在“非常”的虚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非常”位于修饰语之前的用法从唐代就有,但仅在口语中占优势,在广大的书面语文献中并不占优势。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心理联想的作用,程度副词“非常”位于修饰语之前的用法才渐渐取代了后置的用法。“类推”机制和“使用频率”紧密相关。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就越容易虚化,而虚化的结果反过来又提高了使用频率。从分布上来说,虚化程度越高,分布范围也就越广。语法化中的“频率原则”可以说是和“类推”机制一脉相承的产物。

三、结语

“非常”的语法化过程,“语用推理”、“重新分析”和“类推”机制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重新分析”机制使得“非”和“常”摆脱了临时组合使用的状态而成为一个词,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类推”机制将处于劣势的用法淘汰,从而确立了“非常”用作程度副词、放在修饰语之前来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的用法。

对于“非常”的语法化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比如,汉语是分析性语言,因此就不能像屈折型语言那样虚化到屈折形态,汉语的实词虚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好像不能再继续下去,所以语言内部结构的制约也可能会影响到这类副词的虚化。另外,新的语言现象如“非常男人”、“非常春天”之类的“非常+N”格式可否看做逆语法化现象,书面语和口语的相互影响、社会因素等是否与“非常”的虚化有关,这个问题仍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思考、挖掘。

注释

① 武振玉.程度副词“非常、异常”的产生与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4(2)..

参考文献

[1]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 韩林林.浅析语言中的“类推”现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4).

[3] 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现代外语(季刊),2003(1).

[4] 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A]//语言研究论丛4[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5] 黎运汉.汉语虚词演变的趋势初探[J].暨南大学学报,1981(4).

[6] 李晓飞,李霞.现代汉语“非常”及其语法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7]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语言研究,2001(2).

[8] 刘丹青.重新分析的无标化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8(1).

[9] 刘红妮.词汇化与语法化[J].当代语言学,2010(1).

[10]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11] 刘.探究“非常”虚化的轨迹[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2] 马清华.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J].语言研究,2003(2).

[13]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14]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3).

[15]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6] 王凤敏.关于语法化及语法化五个方面的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7] 王静.“很”、“非常”和“十分”的不对称及其原因[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4).

[18] 王静.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0(3).

[19] 王素珍.“非常”的语法化过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1).

[20] 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3(4).

[21]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2]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3] 武振玉.程度副词“非常、异常”的产生与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4(2).

[24] 徐俊霞.程度副词“非常”的来源[J].殷都学刊,2003.

[25] 张丽.“非常”类程度副词的语法化及组合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6] 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J].中国语文,2000(1).

[27]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8] 朱新军.语法化中的重新分析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