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先秦及西汉祈雨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先秦及西汉祈雨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古代先民重视各种祭祀礼仪,包括祭祀天地神、雷神、风神、山神、河神、谷神等,尤其是祭祀天神。因以天地为万物之本,天气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水是万物之源,也是谷物与蔬菜的生命依托,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们饮食生活,因而祈雨风俗应运而生。在表达人们对天敬重之情的同时,也反应出人们对天的依赖。从相关文献对求雨活动的记载可使我们了解上古人们的生活及其心理活动,从祭祀礼仪的描述也能感受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祭祀 祈雨 止雨

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就怀着崇拜与畏惧的心理对大自然神秘力量有着一种渴望和追求。上古先民逐渐构建起一个神灵系统,来解释他们未知之谜,并企图沟通神灵的力量,假借神力,增强应对自然的能力。在与神灵沟通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通过各种仪式、话语和舞蹈的形式以达到尊神敬神的目的。经过程式化的模式,便形成了被大家普遍认可的巫术。巫术一旦具有了一种权威性的自然法则体系,无论是施行巫术的人还是实行巫术的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守。

一、先秦祭天

殷周的政权形式是以神权政治为主导,以巫术文化为主体的奴隶主神权宗法社会。世代王者信命遵神,以祭祀占卜仪式为重。《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帅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1】在众多祭祀中,对天神地神的祭祀极为重视,祭莫重于天,“天”是指“昊天大帝”这主要是郊祀。先民尊敬天,这种崇拜不仅限于古老的中国,无论是发源于尼罗河的古埃及,还是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们给浩然之天赋予了无限魔力。《礼记・郊特祀》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尚赤也。用犊,贵诚也。”【1】郊祀象征着天地之礼,国人非常重视。所谓“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示民上也。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扫反道,乡为田烛,弗命而民听上”,无论是圣王还是百姓,衣着打扮都有严格要求,郊祭亦卜郊,“卜之日,王立于泽,亲听誓言,受教谏之义也”。【1】

二、先秦求雨祭祀

我国自古以农业著称,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在古代,人们完全依靠晴朗的气候和充足的降水获得粮食。为此,在遇到长时期不降雨的时候,人们只有寄托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敬天。殷商时期的求雨活动最普遍的方法就是舞,那时人们把求雨祭祀叫做“雩”,据说商人求雨,请童男童女各八人,一边舞蹈一边呼喊“雩”,并且商王要参加以表示对其重视。周朝继承并发展了商的雩祭活动,巫师是祈雨舞蹈活动的核心,主要由司巫、女巫、巫师和稻人负责。《周礼・春官宗伯・司巫》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2】《周礼・春官宗伯・女巫》亦载:“旱,则舞雩”。【2】《周礼・地官司徒・稻人》载:“旱供其雩敛。”据胡新生的《中国古代巫术》分析,之所以要由稻人提供所需,大概是因为掌管种植水稻等作物的稻人需要雨水,与雩祭关系最大。《周礼・春官宗伯・女巫》载:“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2】从文献记载可看出,邦国遇到有大灾,要由女巫或歌或哭而祷告请求神灵消灾。

周代雩祭有两种,一种是定时举行的常规之祭,即“正祭”;另一种是遇到旱灾举行的临时之雩。正雩,一般都在夏历四月举行。《左传・桓公五年》载:“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3】这里说祭祀到苍龙星出现,即夏历四月建巳。不定时的旱雩,在夏历五月、六月、七月时期,遇旱则祭。一般这种属于非正之雩是为了祈求除旱降甘露,祭祀时有舞有号却无乐,气氛严肃,有时还会祭祀山神和四方神。

当舞雩不能起到降雨的效果,求雨活动会用更为残忍的方式,如用活人作牺牲,将“巫”或“”架在柴上烧,叫“焚巫”。在商朝,被认定与灾害有关的巫师是难以逃脱火焚的厄运。周代承袭了殷商焚巫之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哉:“大旱,公欲焚巫。”【3】“巫”一般是指女巫,“”是指先天性一种鸡胸驼背、仰面朝天的残疾人。杜预在其注中解释道:“或以为非巫也。脊病之人,其面向上,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古俗可能认为人面向朝天,雨水会流到他的口鼻里,老天同情他而不雨。因此天大旱与这种人有关。到战国时期,焚人改为暴晒巫。《礼记・檀弓下》载:“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而奚若?’曰:‘天久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然则吾欲暴毋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忽?”鲁穆公想用暴晒巫的方式求雨,受到县子的反对,后改为“徒市”的方法。【1】从中能够看出用暴巫的方法以祈求降雨于那时是很普遍的。

另一种较为极端的方法是自焚自曝,一般是国君王者才有资格这样做,其他人即使用自焚的方法亦达到不了灵验的降雨效果,据传说在商汤执政期间,曾遭遇大旱。他认为自己有罪,于是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更衣,准备焚身求雨。商王决定自焚,民众很是高兴,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是一种神圣而高尚的祈福活动,商王实施一定会起到好效果。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旱,齐景公听从晏子的劝告,出走宫殿,露宿田野,暴晒几天,以示与灵山、河伯共忧患,果然求得雨水。

三、西汉求雨祭祀

经过战乱纷争的战国时期,秦统一中国。统一后的秦朝还没来得及修正与发展,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快速灭亡。楚汉相争,刘邦建立西汉,吸取秦早亡的教训,迎来了西汉王朝长久繁荣发展。董仲舒是把西汉文化思想推向一个高潮的重要人物,他把天和阴阳结合起来,认为阴阳是天体运行的方式,阴阳就是天道,由此形成系统的天道阴阳论,即所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他的所有思想理论解释与阴阳都密不可分。《春秋繁露・精华第五》载:“大雩者何?旱祭也。难者曰:‘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功社,天地之所为,阴阳之所起也。或请焉,或怒焉者何?’曰:大旱者,阴灭阳也;阳灭阴者,尊厌卑也。固其义也,虽大甚,拜请之而已,敢有加也。大水者,阴灭阳也;阴灭阳者,卑盛尊也。日食亦然。皆下犯上,以贱伤贵者,逆节也,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也。”【4】董仲舒吸收先秦阴阳家思想体系,认为阴是阳之合,地是天之合,所以代表阴的臣、子、妻分别是体现阳的君、父、夫之合。因而人们要遵守履行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一旦违背就违反了阴阳之道,就会导致阴阳失衡从而招致灾异的出现,如大旱、大水必然是阴阳失衡所引起的。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详细地描述了祈雨仪式的过程,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时间段进行描写。文中载“暴巫聚八日,于邑东门之外为四通之坛”的描述可看出,这种祭祀方式继承商周的求雨方式。“其神共工”即祭祀水神,“祭之以生鱼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择巫之洁清辩利者以为祝”,说明祭祀时要有祝词。夏求雨时,是要祭祀灶神,“更火浚井,暴釜于坛,臼杵于术,”秋季求雨,亦暴巫九日,祭祀门神;冬为舞龙六日,祷于名山以助之。春季祭祀期间,“祝斋三日,服苍衣,先再拜,乃跪陈,陈已,复再拜,乃起。祝曰:‘昊天生五谷以养人,今五谷病旱,恐不成实,敬进清酒,膊脯,再拜请雨。雨幸大澍,即奉牲祷。【4】’”夏时“祝斋三日,服赤衣,皆如春祠”,秋时“祝斋三日,衣黄衣,皆如春祠”于冬时“祝斋三日,衣黑衣,祝礼如春”。求雨已经不是上层领域的活动,任何人无论何事都要停止,照规矩参与祭祀活动中以求福报。

董仲舒认为无论是旱灾还是水灾,都是阴阳不平衡所导致,因而在祭祀活动中,与先秦相比,又增添了一些规矩。《春秋繁露・求雨篇》言:“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2】而在《春秋繁露・止雨篇》载:“凡止雨之大体,女子欲其藏而匿也,丈夫欲其和而乐也。开阳而闭阴,阖水而开火・・・・・・止雨之礼,废阴起阳。书十七县,八十离乡,及都官吏千石以下夫妇在官者,咸遣妇归。女子不得至市。”【4】求雨与止雨的原理相反,前者因为阳盛阴衰,后者因阴盛阳衰导致,并且就灾的方式也有其原理。一般大旱是尊压卑所致,故虽甚只能请求不能反抗。若是大水,则相反,便可鸣鼓而攻之。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不可能如古人那般盲目崇拜天的力量,祭祀活人和牲畜这种形式化的仪式也不必固而守之。上古先民敬爱自然,崇尚神灵的力量,因为他们对其无知而畏惧。而现在的我们因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不断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同时,却一定程度的破坏自然。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空气、水分和生活的空间,才能发展延续,敬重自然,珍惜自然给予我们生命源泉,应是人类长久和谐发展遵守的准则。

参考文献:

[1]杨天宇著.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钱玄,钱兴奇,王华宝,谢秉洪著.周礼[M].岳麓出版社,2001

[3]李梦生著.左传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曾振宇著.春秋繁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