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经济网络化时代,垄断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更能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的首要问题是规模过小,而不是垄断过度。

[关键词] 网络经济;竞争;垄断效应;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39-02

[作者简介] 刘嘉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计算机应用。

(江西 南昌 330038)

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市场结构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前提条件都受到了实践的冲击。传统的经济模式推崇竞争,反对垄断,强调任何市场势力都是对市场效率的偏离。从经济学发展主线可以看出,从过分推崇竞争到逐渐认识垄断,是经济理论逐渐现实化的一种表现。从市场结构的演变看,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结构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市场结构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基于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笔者认为我国产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以垄断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分析

垄断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无论在成因、特征还是效应方面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因此,剖析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不仅有助于认识网络经济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形成了“赢者通吃”特有的垄断形式。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正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占有“赢者通吃”的市场,而劣势企业很快失去市场份额。这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技术竞争效果,增强了网络经济中企业的市场垄断效应。在传统产业里,传统产品可以由不同层面的技术来生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更先进的技术总能以更低的价格很快占领市场,落后技术很快被淘汰。信息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决定谁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再者,信息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只能容忍一种技术的存在。这就更有利于先期进入或占有技术优势的强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后来进入者的竞争难度,从而强化了“赢者通吃”的垄断优势。

(二)网络经济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强化了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在网络经济中,存在着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即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多,消费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按照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网络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规模,更取决于网络用户,这就形成了网络的外部性特征。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信息产品一旦拥有了足够大的顾客基础,市场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当然,在未达到消费者的临界容量之前,产品定价往往高于边际成本。这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不同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成本下降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它具有通过大量的消费和使用才能构成规模化的特征,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经济。

(三)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强化了规模经济性。传统经济是由物质变量决定的,由于物质禀赋是稀缺的,并具有不可重复使用的性质,所以成本约束使规模经济的有效范围受到限制,即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成本约束就会使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递减出现停滞。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普遍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数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人,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昂,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很低。且信息产品不存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这就使得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甚至趋于零。规模经济的区间趋向于无穷大,从而使其边际收益处于递增区域。

(四)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经济下,企业用不断创新追求一定时期的经营垄断。企业把新思想、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最终达到攫取垄断利润的目的。但继起的创新又使持久的垄断永不可能出现。创新对垄断的这种正反作用,使得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出现。所以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毁灭自己,否则就会遭到被别人创造性毁灭的命运。一般说来,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身上,就越形成垄断,少数企业或个别企业就越容易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反之,技术创新越呈发散型,处于垄断地位上的企业更换频率就越快。垄断与竞争在网络经济中的结合,就形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结构。

(五)垄断结构更易实现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经济学理论,只要企业运营形成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生产活动就具备“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等特征,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协同作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决定着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范围,固定成本越大,企业规模经济范围越广。夏基和鲍摩尔等提出的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概念使超出仅用规模经济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厂商规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不完全竞争均衡市场的效率增进功能提供了扩展的理论诠释。因此,真实经济世界中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规模经济规律和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体现,绩效决定着市场结构,而不是相反。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信息产业的特点是早期投人即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巨大,而信息制造、使用和销售具有可重复性,信息的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能重复销售和重复使用,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且规模经济的区间不受物质元素的限制趋向于无穷大,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垄断市场更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信息技术之间的相容性,在同一种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数种信息产品,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更易实现范围经济。

(六)垄断市场结构可以避免社会福利损失。传统产业组织认为,任何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其评判标准是“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化。依据威廉姆森的模型,垄断一方面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兼并等行为会造成边际成本下降,这种成本节省应带来效率的增长,对消费者有利,而垄断的代价是企业垄断力量的增强,对消费者不利。垄断的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效果的总和,是否对消费者有利要视情况而定。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不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所以价格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已不重要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它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有不断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产品,才能刺激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增加需求量。而这种创造,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创新力,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经济垄断力量。这种经济垄断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形成的,是在满足消费者潜在欲望即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本身意味着市场的高效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反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如前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价格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价格持续走低是一个必然趋势。经济权利已经逐渐由生产者转向了消费者,垄断企业必须实施“客户导向”战略,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迎合客户的需求。总之,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消费者的确立,垄断完全有可能降低总福利损失而加大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减少传统意义上垄断的弊病。

二、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对调整产业组织政策的启示

总体来说,在经济网络化时代,垄断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垄断推动而不是阻碍技术进步,促进而不是排斥竞争,提高而不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垄断结构并不必然导致垄断行为。所以,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垄断。对垄断的认识应回到特纳的观点:“实际上,就起源和运动来讲,垄断与竞争一样,原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二者如同哲学上所讲的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垄断只是绝对运动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相对静止点,不含垄断因素的竞争和不带竞争因素的垄断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市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竞争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结构转向垄断。

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就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首先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过度,而是集中度过低,规模过小的问题。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侧重于支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垄断性竞争。其次,在网络经济时代要注重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一方面,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应苦练内功,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切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广泛的产业分工协作。

参考文献:

[1]苗小玲.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解析[J].经济师,2002,(10).

[2]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3]杜传忠.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李怀,高良谋.新经济冲击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J].经济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