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135-01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性学习能力。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观察。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上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也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要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火花,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诱发创新意识。

2.1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能。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教师相信学生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才能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只有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造条件,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他们的个性和才能才能得到发展,创造性的幼芽才会萌发出来。

2.2鼓励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往往与创造性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做一个引导学生探求真理的导师,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思维、讨论,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说错,绝不挖苦、讽刺,允许学生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结论,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对于提出独特的、创新的见解的学生都要表扬。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肯定,也就会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进一步激起创新性学习的动力。

3.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4.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探究”的激情

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突破口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3只猴子得到了10个同样大小的桃子,然而它们在分桃子时却打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纷纷抢着发言:猴子不懂文明礼貌;10只桃子被3只猴子分,总会多出一只,猴子就此打起来了;因为10不能被3整除,所以猴子在分桃子时才会打起来。我顺势接着问:"如果有几只桃子让猴子们分,它们就不会打起来了呢?"学生纷纷答道:12只、15只、30只等,认为桃子的只数只要是3的倍数,猴子们就能平均分配,这样就不会打起来了。学生以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数学,对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5.采用合作式教学方式

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处于控制地位,而变成学生中的一员。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研讨,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发展。例如,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时,可这样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意义分别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请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选出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出示两组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再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分组展示交流的成果,引导学生概括出结论。

6.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不要设计得完美,要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发展。因为作为一个自立的人,学生的成长需要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我们面对的是能力、经验不尽相同的学生,如果提出相同的要求,则不会适应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尽量展现自己的能力。如在作业布置上,教师可分为必做和选做内容,这样既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掌握基本知识,又能使能力强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内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进而内化为再创造的动力,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