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理与辩证唯物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了物理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对两门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 辩证唯物主义 兴趣
一、世界是由运动物质组成
物质是由看不到的微粒组成,而微粒永不停顿地运动着。我们看到飞舞的蝴蝶、奔跑的汽车、划破星空的流星,可以感受各种物体都在运动。房屋、大桥看起来静止,但由于地球本身自转,它又绕着太阳公转,太阳系又围绕银河系中心在运动,所有星系又围绕宇宙“中心”在转动,这就表明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整个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运动是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和相对的,通讯卫星围绕地球作同步运动,但是选地球作参照物,通讯卫星就是静止的。这就是运动本身的绝对性和运动描述的相对性。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课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总结出的“间接经验”不是“直接经验”,中学物理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如果没有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是不能发现真理的。在观察水的沸腾这一实验中,学生总认为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升高,正是学生亲自实验、亲自观察,才获得正确认识。又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粉笔从同一高度落下,一支落到地面上(当然断了),另一支落到铺有厚毛巾的地面上(完好无损),由此引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学生正是通过这些实验,明确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然而又都不是孤立的。事物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比如:摩擦能够生热,气体膨胀可以做功,说明力学现象和热现象间有联系;电流通过时电动机转动,说明电现象和力学现象有联系;电流通过电热器发热,说明电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又如杠杆、轮轴、滑轮,它们虽然形状不一,用途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太阳与极光、地震与太阳黑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学科间相互渗透等,让学生懂得世上事物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并且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四、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牛顿第二定律就是外力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一个定量的描述,它反映了机械运动内部的矛盾性;指南针是由于地磁场的作用;高山上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沸点随大气压而改变。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必然产生一定的结果。我们说:“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即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这里外因是电压,内因是自由电荷。自由电荷通常情况下做杂乱无章热运动,不可能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一旦对它们加上电压,就能迫使这些自由移动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若电压加在绝缘体两端,因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移动的自由电荷,所以不能形成电流。
五、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在讲到波的传播,横波和纵波的知识时,可结合2008年5・12大地震,向学生渗透有关地震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明确:地壳运动从相对静止到显著变动有一个能量的积累过程,而一次大地震从孕育发展到爆发有几十、上百年的时间之隔,而5・12大地震的能量积累达数千年,可以预计,下次大地震起码在几百年以后,而若是同等规模的地震,则当在几千年以后,这就是量变到质变。又如在晶体吸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过程,就是量变过程,当温度升高到溶点时,开始溶化固态向液态转化,这就是质变,晶体溶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液体温度继续升高,这就是新的量变过程,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向气体转化,这就是新的质变――沸腾,还必须指出量变不是单纯量变,质变不是单纯质变,量变和质变互相交错,互相渗透。
六、真理是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也是不断深入、无限发展的。例如:对光的本质的认识,牛顿提出粒子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两派各不相让,牛顿的粒子说刚开始占上风,后来波动说又红极一时,现代物理学证实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它是否又是终极理论呢?又如:一切物体有惯性,运动员跳远要助跑靠人的惯性,汽车因惯性难以刹车;没有摩擦,人无法走路,车无法开行,手握不住东西,有了摩擦又阻碍物体前进,给机器带来磨损;核能的开发既可以制造毁灭人类的核弹,也可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巨大的新能源。利用物理知识使两个相互联系的对立面向着有利于我们的一方转化,学习物理,不仅为了了解自然,解释自然,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
总之,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挖掘其潜能,通过物理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来提高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学才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绳生等.《中学哲学课的自然科学论证》.教育科学出版社
2.《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