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灵感成就美丽石雕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灵感成就美丽石雕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雕艺术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当我们和美丽的生活“心有灵犀”,创作的灵感就会转换为一种潜意识。恰如我创作寿山石雕作品《龙腾盛世》时,灵感和激情从心底里面迸发出来。

创作过程中,灵感驱使我把手中寿山石“水洞高山”的打磨俏色与原石体积、作品题材、整个轮廓造型、质地结构等等融为一体。作品的主角——龙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几千年来,它从没有离开过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它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龙被视为世上最大的吉祥物,龙还代表方位,它象征东方,即太阳升起的地方。九条形态各异的神龙浑然一体,腾起在龙门之上,象征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而作为衬托的鲤鱼、蝙蝠,则分别寓意着“鱼跃龙门”、“福从天降”,饱含着对幸福和美新生活的期待,并以此寄语“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灵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由于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在多年的石雕创作中,我深深感受到,这种突发性的思维和幻觉,会时时牵动自己的情怀,朦胧中隐现出许许多多可知的与不可知的潜在意识,并由此对石雕作品的造型与构思,萌发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和独到的思路。

灵感的产生,象征意识与气质的融合,它使人坠入梦境,这是由于无边的幻觉所带来的活力与启迪,它又使人恬静旷达,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使之在创作中更寄寓于深厚的理性内容,表达内心的意蕴。艺术创作依赖于灵感的铸就,由于实践是产生灵感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意识就受着生活与经历的支配和影响,灵感又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艺术家的天赋、修养、素质和知觉。

寿山石雕的艺术创作,与其他艺术一样,同样经历着从积累到构思,进而生发灵感的全过程。只有在时展中寻找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灵感在研究与探索中从单向划一的僵化模式中解脱出来。有了灵感,艺术创作就可以大胆地去领略与尝试。寿山石雕创作从审石,打坯、定型到刻划神态,每一环节都包含着不同的原理与含义。我们不妨跳出传统技法的某些框框,以“有意求无意”,“常态求异态”,拓展新的创作方法。

许多雕刻艺人由于十分注重“立意在前,创作在后”,就难免出现矫揉造作,而作者的灵感也随之受到压抑,不能任其演绎。那么,是否可以在没有立意之前进行新的尝试呢?记得有位美学家说过这样的话:直觉使情感获得形式,而情感转变成形式之时,头脑中便涌现出某种“意象”,头脑中一旦形成情感的意象,情感就得到了表现。这种以表现手法的变化与思维产生的意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情感表现,往往也会使灵感本身在寻找到明确的目的之后得以充分应用。

创作贵在自然展露,愈是不自觉的潜意识地进行,就愈真实动人,也就愈能表达作者的心理意向。当我驻足凝视着已经开始塑造的对象或正在构思中的石块时,不由自主地产生同物体对话的欲望与传递表情的兴奋,仿佛感到自己时时与物体在同时呼吸与运动。在众多的石块有限的石质中寻找无限的美感与乐趣,透过浑厚和具有特殊肌理的表面,在“服饰”的掩映下,那含而不露的芸芸形象,带着强烈的曲线美和质感美,令你陶醉、令你深思、令你非自觉地用感情与心理去综合,把握思维中的最佳形象。联想到生活中那总是浮现在脑海中的或突遇的奇石块,断墙残壁、层峦叠嶂,在静态中荡漾着艺术的灵魂,与动态中那冉冉移位的云雾,随风轻曳的树影一样,在给人以意外的启迪之时,同样使人激动若狂。正像康德所说:“自然如果看起来像艺术时才显得美,而艺术如果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看起来又像自然的才是美的。”

大凡成功的作品,往往在创作中出现作者有意相求的形象却受到另外一种力量的支配,使之摆脱原有的意识控制而自行活动,甚至情不自禁地改变原来的构思而进入“忘我意识”的思维格局,可见神境有时就出于自然和无意。由此看来,创作艺术应摒除在呆板制约的规定里进行枯燥无味的构思和塑造,倘非这样,那就不是“创作”,而只是“制作”而已。只有强调在个性的充分发挥下产生的“随感而发”的意识,并任其自由发展,才会产生意外的发现。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直接涉及到想象力的施展,而创作灵感的产生又和不同个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强调“基础坚实、知识渊博”,倘若再具备“胸怀豁达,性情开朗”,就必然在创作中产生种种奇妙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难看出,艺术创作的灵感有时就产生在活跃而无虑的意识形态中。强调性格的乐观性、大胆性以及环境的合适性,往往会接受和运用更多的形象思维,去创作常常被人认为是“异态”的但富有内涵的作品。在奔放中求活力,在天真中求写意,从而逐步迈入高雅的艺术创作境界之中。应当指出,石雕创作才能的发挥同样与情绪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刻划不同性格的内容与对象,或进行忘情的“移位”创作,往往被行家所摄取。而提倡乐观的性格和创作情绪往往容易驾驭创作状态中形成的各种思维活动。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而作者的思想感情、虚构现象以及概括能力的综合就是产生美的直接力量。

传统艺术给人以启迪,大自然给人以抚慰,而实践又会在理智中平衡它们。在产生灵感的过程中,只要能够融合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纵收得当,既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变态,又能清晰地恢复常态,就必然会使意识的或非意识中的灵感产生独特的作用。

由此可见,没有创作动力,就不会有创作灵感,也不会有艺术收获。所以,从事石雕艺术,与时代隔绝

与现实生活脱节,就没有创作动力,也不容易被灵感光顾,自然不会有自己中意的赏心悦目的石雕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