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思维碰撞之后解决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思维碰撞之后解决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它是由特定情景所引起的,依据一定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阶段,并使用一定的技能,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当一个人在问题情境的激发下,对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就会产生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方向,解决问题的动机越强问题越容易被解决,动机越强被解决问题记忆的时间就越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

关键词:问题解决;思维;形式;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023-01

一、知识链“断裂”后的思维“碰撞

知识之间也像链条一样,相互联系,一环扣着一环的。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就像链条一下,相互衔接在一起,如果在哪一点有所缺失,学生就会无法解决新的问题,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要抓住机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案例1:

《认识分数》教师出示课件两个同学去郊游午餐的画面:

师:图中他们带了哪些食品?

生: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

师:我们来帮他们分一分,怎么样分才能公平呢?

生:平均分才能公平?

师:什么叫平均分呀?

生:每份都一样多。

师:我们来一起帮他们分吧?(生:好!)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生:2个!)[板书:2]

师:来,我们一起说,注意把话说完整!(生:好!)

师生齐说:2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1瓶。

师生齐说: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一半。(师举起粉笔,准备在刚才的“2,1”后板书,忽然停了下来,绉起眉头思考,嘴里还说:一半用什么数表示呢?这时,学生也正看着老师。)

师:有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生无语,因为他们没学过!他们正在想:这怎么办呀?)

师:你们相互讨论讨论,赶紧帮老师想想办法?(生开始热烈讨论)

前面板书的“2,1”都是学生学过的整数,“平均分”也是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学生正沉静在帮两位同学分午餐的快乐之中,这里突然卡住,知识链断裂,学生陷入思考,拼命搜索已有知识,可就是找不到答案。老师这时让他们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会非常的投入,效果自然特别好。

二、新旧知识“冲突”后的思维“碰撞”

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新旧知识冲突的情境,呈现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学生产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案例2:

《24时记时法》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这样设计:

师:有谁知道《新闻联播》是晚上几点播出的?

生:晚上7点。[板:晚上7点]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电视,看看电视上是怎么表示的?(师播放《新闻联播》视频。)

生:电视是——19:00。

师:为什么晚上7点,电视上却是19:00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晚上7点,是学生生活口头常说的时间,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突然出现19:00时,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以前都没注意这个,即使有人注意过,但也没有去思考过,所以老师问:为什么晚上7点,电视上却是19:00呢?这时学生就会出现知识冲突,陷入思考,这时教师相机让学生讨论,效果会非常好,也会让学生对下面学习内容充满兴趣。

三、问题无法“解决”时的思维“碰撞”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话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打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当教学中遇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引导学习讨论,学生就会对问题兴趣盎然。

案例3:

《确定位置》在出示课本教学例题时:

师:小明在一次航海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灯塔,他要把这些灯塔记录下来,我们一起帮帮他吧!

师:(课件出示灯塔1)灯塔1在什么位置?

生: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师:(课件出示灯塔2)灯塔2在什么位置?

生:灯塔2轮船的西北方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师:(课件出示灯塔3、灯塔4)这里还有两个灯塔,能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方向吗?(师在西北方向灯塔2的上下各出示一个。)

生:灯塔3轮船的在西北方向。

生:灯塔4轮船的在西北方向。

师:你能把灯塔2、灯塔3、灯塔4的位置说具体一点吗?因为他们在一个方向,如果不具体,那记录就没什么意义了?怎么样才能把他们记录的准备一些呢?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这个环节前面的引入都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发现三个灯塔都在一个方向时,发现无法准确表示它们的位置了,学生用已有知识无法解决了,这时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会很感兴趣。带着疑问去探索新知,学习效果会非常好。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更需要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教学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机会,适时引导、鼓励、评价,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问题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