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据分析》的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据分析》的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需求分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采用学生分组合作研讨,自身动手实践的方法(分组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小组间的操作心得交流,有针对性地调整本组的操作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成果展示与评价)------让学生抓住课堂内容的主干(课堂小结) ――使本堂课的所学得以升华(知识拓展),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竞赛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排序、筛选到分类汇总三种操作入手,层层跟进,让学生体验如何利用技术方法实现分析数据。

关键词;教材分析及处理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分析及处理]

本节课是在学生上节学习了Excel2000数据编辑和计算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Excel2000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的授课内容。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乡镇,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不牢固,故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降低难度,教师以指引等手段引导学生设计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我们完成教学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实践性强、难度不算大,但涉及知识面较广,所以借助于“校园卡拉OK大赛”评分表为实际问题分析对象,从排序、筛选到分类汇总三种操作入手,层层跟进,让学生体验如何利用技术方法实现分析数据的目的。最后的巩固练习通过二个实例,引导学生培养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电子表格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工具

2、 掌握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分析方法的特点与意义

3、 能运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需求分析,学生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的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所能实现的分析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利用数据分析手段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数据背后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情感和从数据中探求信息的意识。

[重点、难点与疑点]

本节的重点是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难点是如何利用这些分析方法实现数据分析的目的,疑点是这些方法所能实现的分析目标。

[教法设计]

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如何运用EXCEL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分组讨论法、作品展示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法设计]

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力争抓住这一特点,并强化其好胜心理。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信息处理的过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相结合,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我选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学生分组合作研讨,自身动手实践的方法。课前准备为大屏幕投影,待处理的电子表格和教学短片。

[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分组解决实际问题-----成果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知识拓展。

[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屏幕展示卡拉OK比赛现场花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亲自实践的欲望。

*场景及解说: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学校举办了一场校园歌曲卡拉OK大赛,赛后德育处的李主任找到我让我帮他一个忙。“帮他分析出每名选手的总名次、级部名次 ,评出最佳校园歌手、年级优秀歌手 ;每个年级的选手得分情况 ;哪个年级的成绩好,评出优胜年级 。 根据李主任提供的数据,我们同学们给他解决一下这几个问题好不好?要想处理好这几个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如下知识点: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导入新课。

*打开待处理的数据表(屏幕广播),

*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屏幕广播):

任务1按“得分”排序,得出每名选手的总名次,评出最佳校园歌手(排序、自动填充)

任务2、按“年级”和“得分”排序得出每名选手的出级部名次,评出年级优秀歌手(排序、自动填充)

任务3 利用筛选功能显示分析每个年级的选手得分情况(自动筛选)

任务4 试分析哪个年级的成绩好,评出优胜年级(分类汇总)

2、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首先将学生成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实践和研讨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要求借助计算机进行实践并在小组内思考、探究完成学案。(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知识点较简单,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交流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

3、强化应用--------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1)、排序方法:请参考学案,注意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排序方式以及自动填充名次序列的方法

(2)、筛选方法:请参考学案,注意筛选只是将不满足条件的信息暂时隐藏,不等于删除操作,筛选对文件信息没有破坏作用。学生可自己尝试如何恢复显示所有信息。

(3)、分类汇总:操作思路:先分类(排序)再统计(求和、平均值、计数等)操作过程参考学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类汇总前,必须先按分类项目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序,否则,将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要求:在完成上述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报告。

得出基本操作步骤,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合作完成上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4、成果展示与评价

(1)每组各选出一名同学在大屏幕上展示作业

(2)全班交流:各组间互帮互助,解决(1)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交流操作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拉近小组间的差距,防止某一个小组的工作出现停顿情况,而且通过小组间的操作心得交流,各组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本组的操作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点评。

A、教师从学生在操作技巧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数据处理结果正确?方法是否得当?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补救?

B、教师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上进行评价: 例如考虑问题的角度是否恰当?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否新颖独特?有无独到的见解?有无值得大家学习的精神和勇气?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展示作品,激励学生的成就感。)

5、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运用自己的知识成功帮助李主任解决了难题,我为你们骄傲。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掌握了一些信息处理的知识,希望对你们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所帮助。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抓住课堂内容的主干。)

[巩固与提高(课后作业)]

(1)分析某次运动会初一级部运动员成绩,为学校挑选各项目的运动员,并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

(2)分析我国部分城市月平均气温表,按年平均气温排序,分析哪些城市年平均气温最高或最低;并找出月平均气温最高或最低的城市,试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竞赛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的设计上很好的利用了教材中的内容,但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课的具体实施中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和文化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上。整个课的结构有情景导入、新课教授、总结巩固等环节,相对来说较为完整。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现在新版的教材都在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本课也结合教材做着这方面的努力,仍有不足之处,希望和老师们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