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思想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思想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解决问题”是一种教学思想的转变,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它所表征的意义与价值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从“教育”到“生活”,从“方法的运用”到“方法的探索”的改革。笔者认为,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其一,有利于学生“问题发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二,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观察能力与联想能力的发展;其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多渠道、多层次地寻求解题思路。

一、“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许多一线的数学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感到茫然,尤其是在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相比,不仅学生难以适应,教师也难以适应。笔者对这些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教学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1.困惑之一:情境创设的“度”如何把握?新课改中一个很明显的要求是要加大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诚然,“情境创设”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中。然而,情境创设也易占用大量时间,有时,为了能够顺利地将学生引入所创设的情境中,甚至需要花费一半多的时间,这无疑在时间上会与正常的教学计划产生冲突。比如,情境创设有时会使得教学的重、难点无法得到保证。到底怎样的情境创设才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呢?

2.困惑之二:传统的“数量关系”教学是否需要?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可谓是一大法宝,许多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可以通过套用某种特定的“数量关系式”就能迎刃而解。然而,在新教材中,对“数”与“量”的关系问题却忽略了,作为一线教师到底应继续传授数量关系,还是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讲解呢?许多教师感到迷茫。比如,有关行程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等;我们举一例作说明:“大毛和小毛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大毛每分钟走120米,小毛每分钟走80米。如果一只狗与大毛同时同地出发,每分钟走500米,在两人之间不停的往返行走,直到两人相遇时才停止。这时狗共行多少米?”当学生面对该题目时不懂数量关系往往无所适从。若通晓了数量关系,便可驾轻就熟,解决问题

3.困惑之三:例题与习题的大差异性如何协调?原则上而言,例题的讲解目的是为了传授给学生某种解题的思想与方法,而后的习题练习则是一种巩固与复习,或是在例题基础上的适当提升。然而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例题所反映的解题思想与习题所体现的解题思想差异很大。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与协调两者之间的大差异性?比如,例题中所讲的有关列方程解的内容,而在习题中,则无法运用例题中所讲解的列方程思想来作解答,而只能用算术解的方法进行解答。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怎样协调好这个矛盾又是一大因惑。

4.因惑之四: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培养?许多小学的数学教师感觉到,经过“解决问题”模块的教学,学生的能力仍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很多学生在面对“解决问题”的题目时无从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比如,有关路程的问题,“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与乙车速度比是7:5,求乙车的速度。”当学生看到此题时,很多学生不知该怎样寻找解决的方法、思路与策略,而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则可以在有关路程的数量关系中得到有效地解决。

二、破解“解决问题”模块教学困惑的思路

“解决问题”的思想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与重点。如何化解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尽快适应教学内容,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笔者为破解“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困惑,特提出以下几条思路,以抛砖引玉。

1.情境创设与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并举。情境创设是符合教育心理规律的,它能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思考,因而不可忽略。然而情境的创设必须适时、适量,保证教学的重、难点能够顺利完成。鉴于此,教师应在课前充分备好课,并且要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可以就学生、班级、课堂发生或存在的事情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这样一来,不仅学生易于理解情境内容,同时也可省下不少时间。另外,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也不可完全偏废数量关系。教师在对基本数量关系教学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使学生既不拘泥于数量关系,又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恰当地运用数量关系。

2.加大“解决问题”习题的讲解题量。由于“解决问题”模块中,存在例题与习题之间差异性较大的特征,学生会因此而出现所谓的“思维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好时间,适当增加“解决问题”习题的讲解的题量,比如,对于某些习题与例题差异较大时,可以把习题当例题来讲解。另外,教师也可适当增加文字型的“解决问题”练习题。传统文字式的题型虽然容易出现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弊端,但也具有综合理解数量关系,有举一反三功用。因而,在新教材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文字式的习题量。

3.授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解题策略与方法。尽管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限的数学课堂无法囊括所有的问题和所有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某些相应的策略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实用和有效的策略。具体来讲教师应该通过对教材中的相关的例题或习题的讲解,总结和归纳出有关的解题策略,比如:列表的方法、转化的方法、假设的方法、还原的方法、画图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或策略是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非常广泛且很有实际效果的方法,学生学到这些解题方法或策略之后将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