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态度理论的德育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态度理论的德育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态度的形成、改变与德育过程具有类似性。运用态度理论,探讨态度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涵,并依据态度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有效的若干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态度理论;德育内涵;德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54 ― 02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与德育有着相似的过程,因而将态度理论运用于德育的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态度理论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它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有的时候,它们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价值是指态度对象对人的意义。同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态度形成之后是比较持久稳定的,但在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转变为新的态度。态度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或多或少都与其自身所持有的态度有关,它是预测行为的重要标志之一。

态度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1961年,凯尔曼(A、C、kelman)提出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1)模仿或服从阶段。态度的形成一方面是出于自愿,从模仿开始;另一方面是产生于一定压力后的服从。长时间的被迫服从形成习惯后,也会产生相应的态度。(2)同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态度发展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这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原有的全部态度体系融为一体。(3)内化阶段。这一阶段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人们的内心发生了真正的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其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态度改变这一课题在社会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之后,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在已有态度的基础上,接受新的信息或行为改变的影响而引起的相应变化。态度改变理论主要较有影响的有学习理论、认知说服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功能理论。这些理论试图从态度改变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对态度改变的原因作出各自的解释。本文主要结合认知说服的理论进行分析。

对态度研究最多的是说服过程。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hovland)提出认知说服理论。他认为态度改变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他提出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如下图:

在这个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传递的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影响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因素。说服者所具有的特征(是否具有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传递信息(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以及客观情境(强化、预警、分心的因素)都影响说服的效果。其中说服者、传递的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说服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说服效果。说服对象已有的态度及其心理特质将影响其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这一模型使人们认识到态度改变的复杂性,要充分利用各种相关因素来进行态度改变的工作。

二、 态度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对比态度理论,可以发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德育过程具有相似的心理机制。从态度形成理论看,态度形成需要经过模仿与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态度形成的标志是主体新的观念内化为主体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德育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内心自愿接受外在社会要求,并把社会要求与自身原有价值体系相结合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过程。由此可见,态度的形成过程与德育过程是一致的,如同化(认同)和内化。

从态度改变理论看,态度改变的过程与德育也具有类似性。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是说服者传递信息被说服者周围情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影响德育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和教育环境。由此可以看出,态度改变过程与德育过程具有类似性和相互联系之处,如说服者与教育者、传递信息与教育内容和方法、周围情境与教育环境。

综上分析,在态度理论的视野下,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社会影响,改变个体的旧态度、不正确态度,形成新的正确的态度,从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态度理论探索德育的新原则、新方法,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三、 基于态度理论德育原则

依据态度理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德育原则。

(一) 增强教育者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原则

态度理论认为,说服者的说服效果取决于说服者本人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专家权威以及可以信任的人的影响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是从信服教育者的人品、学识开始的,逐渐相信他所说的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全面的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权威性,还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处理问题公平、公正,投入真诚实感,与受教育者产生共鸣,以增强自身的说服力。

(二) 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与新颖性相统一的原则

依态度改变理论,人们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称为“登门槛效应”。同时,心理学家认为,新颖性的期望会使一种沟通更有吸引力。因为人们心目中的“新”总蕴含有“较好”和“更有趣”的意思。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和新颖性,能使学生对高要求产生“心理屏障”逐渐消除,使教育内容能充分为学生所接受,转化为其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其行为。

(三) 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的原则

霍夫兰德的认知说服理论认为,被说服者本身的特点影响说服效果。被说服者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受其已有的态度及其心理特质影响。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才能了解和调动受教育者本身的心理需求,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产生积极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发挥主导作用,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就是使受教育者转变消极态度,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使接受灌输变成一种自觉需要,从而促成受教育者态度的转变,增加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被动接受灌输,那么,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思想受到压制,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性得以发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 教育方式多样,使受教育者乐意接受的原则

认知说服理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方式及其安排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因此,德育须选择适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注意多样化,使受教育者乐意接受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首先,信息传递的方式,应使信息内容易于为人们所理解。研究表明,对于简单、易于掌握的信息,用图片、录像等生动形象的视觉形式传播的效果较好;而对于较复杂、难于掌握的信息,采用书面文字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劝说效果。其次,一种观点在论证过程中,是单方面提供赞成的材料来证明观点正确,还是提供反面材料,然后驳倒反面观点更有利于说服学生接受某一观点呢?研究表明,宣传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年龄、智力、知识水平高低和学生原有的态度。如果学生的年龄小、智力和知识水平低,原有的态度和教师的传授要求相一致,则单方面正面宣传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容易相信所传授的观点。如果学生的年龄大、智力和知识水平较高,原有态度与教师传授的要求不相一致,则正反两面的论证效果更佳。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并且相信是正确的,教师忽视反面观点的驳论,会使他们对讲授内容的真实性怀疑,从而降低了说服力。再次,教育者要注意更新教育方式,开发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其感染力。在德育过程中,要多注意利用大众媒介、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使教育内容生动形象,为学生所乐意接受,促使学生的思想向好的积极的方面转变。

(五)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接受影响得以加强的原则

研究表明。一定的情境条件对劝说效果会产生影响。首先,环境中某些因素对信息传达产生强化,会使说服增加影响力。这种效应称为强化作用。其次,预先警告也起一定的作用。预先警告是指人们预先知道他将受到不同观点的说服,他就可能抗拒这个说服。再次,令人分心的情境会使信息的劝说被削弱和降低,而注意力的轻微分散会增强信息的劝说力。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环境,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转变。首先,学校应注意美化校园,通过各种活动创设良好氛围,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容易沟通,形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在说服时,预先不让学生知道其目的,把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在活动过程中,也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再次,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善于利用情景中各种因素,劝说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或只有轻微的分散,也能增强说服的感染力。

(六) 通过集体规定,有效影响学生思想转变的原则

研究表明,集体规定比个人劝说更有助于人的态度转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接受集体的影响,使该影响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态度改变就比较明显。学生越是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这种改变就越明显。因此,在进行德育时,可以通过制定集体纪律来要求学生执行,使他们改变态度,与集体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等方式,使集体纪律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06.

〔3〕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郭毅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阐释及其意义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报,2006,(06).

〔5〕郑培军.说服教育的“态度改变理论”〔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