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及发病率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414例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专人询问及妇科检查,将病因总结归类。
结果:2435例妇科疾病患者中,414例由于慢性盆腔疼痛就诊,其临床总体发病率为17%;20~38岁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8%,39~51岁人群的发病率为15%,两个年龄段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就是盆腔炎,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余下病因则基本一致。
关键词:发病率 发病原因 慢性盆腔疼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9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83-02
临床对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疼痛的定义为:位于患者盆腔范围内的没有可遵循周期、慢性且发作情况呈反复性的大于6个月的疼痛症状[1]。文章对2012年10月-2013年4月我院妇科收治的414例以慢性盆腔深部疼痛、反复性发作下腹痛和腰骶疼痛为主要表现症状就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找出慢性盆腔疼痛的起病原因,分析其临床发病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2年10月-2013年4月间来我院妇科就诊患者共计2435例,其中以慢性盆腔深部疼痛、反复性发作下腹痛和腰骶疼痛就诊的414例,患者年龄20~51岁,均为未婚有性生活史或已婚。
1.2 临床诊断依据。
1.2.1 慢性盆腔炎。①对患者盆腔进行B超检查,图象显示炎症。②疼痛表现为持续痛及钝痛;患者下腹坠痛、隐痛或腰骶部胀痛、坠痛,疲劳、经期加重,曾有盆腔炎病史,一些病人也可能没有。③妇科正常检查:患者子宫大小未出现异常,有触痛感、双侧条索状及附件扪变厚或变粗,压迫有痛感,没有产生结节。
1.2.2 内膜异位。①患者B超检查结果发现子宫腺肌病或部件伴随巧克力囊肿。②临床患者疼痛表现:腰骶部及下腹部坠胀痛感明显;疼痛表现为痛、痛经、不孕、月经失调、肠道刺激症状进行性加重。③妇科正常检查:患者子宫正常或伴随增大,后位固定,附件出现囊性包块或增厚,骶韧带或子宫直肠窝扪及触痛结节。
1.2.3 盆腔淤血。①盆腔静脉造影提示盆腔静脉曲张。②疼痛表现:患者出现持续性慢性坠痛;临床表现为低位腰痛,下腹痛,月经中期开始患者疼痛感逐渐加重,具体表现为上午轻,下午、晚上重,月经前几天、、久站、劳累疼痛状况加重。③妇科正常检查:外阴静脉曲张或充盈,宫颈粘膜、阴道着、呈紫蓝色,宫颈子宫体厚倒、肥大,双附件、子宫出现压迫感疼痛,扪不到显著痛结、厚度增加及块状物。
1.2.4 慢性宫颈炎。①患者白带增多,且伴有异味。②不存在上述描述疼痛体征。③妇科正常检查:颈出现中、重度糜烂,宫颈质感变硬、充血、肥大。
1.2.5 其它疼痛原因。不满足上述条件者均归于此类病因。
1.3 方法。通过专人专项对患者实施病史询问及妇科检查,B超检查由专人进行,根据诊断统一标准,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情况以及致病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X2对所得数据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慢性盆腔痛发病率与分组发病率对比,如表1所示:
2435例妇科疾病患者中,414例由于慢性盆腔疼痛就诊,其临床总体发病率为17%;20~38岁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8%,39~51岁人群的发病率为15%,两个年龄段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慢性盆腔痛发病原因构成与不同组别发病原因构成对比,如表2所示:
2.2.1 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就是盆腔炎,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余下病因则基本一致。如表3所示:
2.3 慢性盆腔痛病因构成比与不同生育情况的比较,如表4所示:
3 讨论
3.1 临床发病率。慢性盆腔痛作为一种妇科临床常见疾病,据国外相关学者统计,临床以慢性盆腔痛就诊的患者占妇科疾病总就诊患者的15%[2]。本文对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慢性盆腔痛在普通妇科病例中所占的比例为17%。慢性盆腔痛多发于40岁以下女性患者(17%),而40岁以上女性患者的发病率仅为11%;针对未生育女性,它的发病率可达到17%。
3.2 分析具体致病因。通过上述研究表明,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就是盆腔炎,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余下病因则基本一致。盆腔感染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指感染累及子宫与其周围输卵管、盆腔腹膜、结缔组织、卵巢以及临近器官的一种综合临床病症,严重者会危及到患者生命[3],一般会引起败血症、弥漫性腹膜炎以及感染性休克等。盆腔炎多见于已婚生育年龄妇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周围盆腔腹膜、结缔组织发生炎症。按照发病的部位可分为:子宫肌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输卵管炎等等[4]。可以仅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几个部位一起发炎。临床表现分为两种: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和身体健康,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所以要积极防治。急性盆腔炎有可能会引起败血症、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严重者会危及患者
生命,所以要给予重视。主要用广谱抗菌类药物对急性盆腔炎进行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后遗病变,改善体征及症状,经恰当治疗,大
部分患者都可以得到彻底治愈。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一般情况差,且伴有恶心、发热等症状,或者有输卵管卵巢脓肿,或者诊断不清,或者门诊治疗无效,或者有盆腔腹膜炎,都应该住院采用以广谱抗菌药物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5]。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不同组别致病因的结构也存着一定的差异,以20~38岁组患者为例,慢性盆腔痛的导致原因一般是患者盆腔炎性疾病所造成的,特别是在还没有生育人群中,这项比例的最高值可达到59%。据不完全统计[6]80%的盆腔炎性疾病都来源于患者自身,通过传播的一种急性疾病,余下20%则来源于临床自生殖器官手术,而针对40岁以下女性生殖器官手术几率(特别是放置宫内节育环、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等)以及性生活频度较高,相应的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也就高一些。
参考文献
[1] 崔尚云.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及发病率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04):454-456
[2] 朱兰秀.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478-5479
[3] 袁润强,陈羽,罗刚,黎卫.疼痛对慢性前列腺炎伴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的影响――附490例分析[J].新医学,2010,41(1):35-37
[4] 孔改霞.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和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2):89-90
[5] 罗琼英.陈淑芳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4):124-126
[6] 吉庆.刘文生从血瘀论治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具体思路探析[J].中医药学报,2011,39(2):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