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常戴耳机听音乐损伤听力耳鸣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戴上耳机,世界与我无关。”这样一句在网络上流行的话,甚至成为了不少时尚人士的座右铭。无论是大街上、公交车站台、地铁里还是餐厅中,随时可以看到戴着耳机,沉醉于音乐世界的“发烧友”。由于工作的压力增大,朋友间的交流少了,与家人的沟通也没了,于是塞上耳机,成为了许多人的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式之一。殊不知,轻松听音乐的同时,你的耳朵正在遭到“摧残”。
戴着耳机睡觉得了耳鸣
顾女士是一家外企的高级员工,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出现了失眠的情况,在网上看到音乐可以治疗失眠,于是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戴上耳机听一阵子音乐,常常是MP3还在放着音乐,她却已经睡着了。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有鸣音,听东西也时常不清楚,要别人重复很多遍。后来发展到全身的神经系统都出现异常症状,经常头晕头痛,难以忍受,甚至耳朵一碰就痛,严重影响到她的工作和生活。经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她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
酷爱流行音乐的晓晓只要不是在上班,那耳朵里一定塞着耳机。尤其在逛街、坐公交车等声音嘈杂的场合,她都会不自觉地把声音调高。晚上回到家中看电视时,声音总是开得很大,自己还浑然不觉。直到有一次妈妈出来问她:“这么大的声音,像在电影院一样,你耳朵能受得了吗?”。在一次体检中,经医生过诊断,她的鼓膜完整、中耳无感染,听力测试后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衰退程度已经很严重。
戴内耳式耳机易伤耳朵
目前被当作许多随身听使用标准的内耳式耳塞会增加人们听力损伤的风险,一旦超过最大音量的80%,听音乐的时间就应缩短在90分钟以内。研究还表明,对听者而言,内耳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比耳垫式耳机的音量高5.5分贝。对于年轻人来说,现代社会意味着更多的诱惑和更多的噪声。然而,目前尚没有一项长期研究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听力习惯和听觉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因此,在没有找到更好解决办法之前,正确地选择和使用MP3就是降低其负面影响的最好办法。
乘坐地铁戴耳机易伤耳朵
在地铁、公交车这种环境里,音量大小不是由听力而是由噪声决定。尤其是地铁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再戴着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里,带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毛细胞的损伤。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声音过大、每次听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听觉神经,造成兴奋性毒性,自主神经功能也会紊乱,除了耳鸣,严重的还会导致厌食、失眠等症状。在所有的噪声中,脉冲式噪声,就像MP3里传出的声音,对听力的损伤最大。
听力受损过程悄无声息
听力受损的过程一般都是悄无声息的,因为人的听觉范围非常大,一般的损伤可以暂时影响不到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再加上常规体检中并没有详细的听力检查,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就会过早地跨入了听力下降的人群里,在步入老年之前拥有一个“衰老的耳朵”。人的听力是非常娇嫩的,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一旦受损,就会造成语言识辨力下降,也就是说,听得见别人在说话,却听不懂具体说什么内容。就是这样重要的细胞,其数量在一个人出生时就已经定了,损伤一个就少一个,根本不可逆。目前,突发性耳聋在高级知识分子以及都市白领中发病率很高,就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
保护耳朵小方法
掌握60~60原则:经常戴MP3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在安静环境下,几种耳机的输出音效相差无几。
购买高质量的耳机:购买耳机时不妨挑能阻绝外在噪声的耳机,以减少因环境噪声而加大随身听音量的机会。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更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9分贝。
减少听音乐的时间:听音乐的时间一般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耳朵。而且,不要戴着耳机入睡,否则耳朵在人入睡之后还不断接受刺激,不知不觉中绒毛细胞又损坏了不少。听MP3时,别两个耳朵一起听,应该左右轮换,而且不要塞得太紧。
噪音环境下用个防护耳塞:除了听MP3,经常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生活、娱乐,都是听力损害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机场、建筑工地工作,这些环境的噪声强度很大(超过90分贝)。经常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下,最好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戴个防护式耳塞,这在一般的劳保商店都能买到,几块钱一个,可以有效阻隔一部分噪音,保护听力。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用棉花球、纸球塞进耳朵,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对比法”判断听力情况
经常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看有没有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异常,这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信号。也可以拿以前能听清的音量做对比,比如以前听手表走动的声音很清晰,而现在听不太清楚了,或者以前看电视时一般开的音量,现在却觉得太小听不清楚。出现以上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做听力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