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是一门艺术课,它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甚至神秘莫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外,还要求教师用艺术的方式把一篇文章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是一种突出形象化特征的感官性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语文教学手段的使用逐渐显现其独特的优势,极大地激发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思维发展中的视觉和听觉优势,较为轻松地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一些地区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一、课前预习阶段

高中生由于学习紧张,对外界信息接收得相对较少,在学习中往往出现被动接受的情况。而语文教学不仅仅学课文内容,还需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这些知识可以由教师通过电脑给学生出示,让学生获得书本外的知识,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示查找相关资料,主动习得知识。如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了解到高中生对琵琶和白居易的知识缺乏了解,我在预习时简单介绍《琵琶行》的内容后,让学生在课外上网查找有关白居易的生平和琵琶的乐曲。在此基础上学习诗歌,学生比较容易懂,也能够体会诗中所说的意境。当教师用多教媒体出示有关示意图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教完了诗歌,我又让学生观看有关《琵琶行》的视频资料,生动形象的画面、抑扬顿挫的朗读、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重温了文本所要传达的精神。

但是另一方面,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充分认识语言的表意功能,学会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方法。《琵琶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能使人观其文而听其音,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随着文字再现于读者眼前,这种效果无须在阅读时放一盘琵琶乐的音像磁带来辅助实现。画蛇添足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在认识和感受语言功能方面干扰学生的视线,使他们忘记体会语言本身表情达意的精妙。

二、阅读教学阶段

由于升学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张,高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够丰富。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对高中生学习语文非常有利。它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动态画面,把情景搬进教室,将画面和语句切合密切,画面、文字、声音同步显示,也可以随意选取。它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理解语句的意思,而且能够训练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采取“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

如宋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一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的“看”“拍”两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视频和想象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看、拍两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赏、摸而用看、拍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这位感慨万千的江南游子并不是一般地登楼怀乡,而是“把吴钩看了”。他是多想手持这锐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看吴钩,正是词人雄心壮志的表现。然而他却不被重用,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只能一边走动、一边不断拍击栏杆以泄其情。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2 形象生动,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体,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而有条理地表现出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而又形象地揭示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荷塘月色》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月光、荷花、荷塘、树木、远山等景物,向读者展示了荷塘的静谧。学生虽然有对夏天荷花的感受,但高中生的想象力比较贫乏,对文章的理解与作者的描写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于是,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荷塘、荷花、月光的景色,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就会使学生丧失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学生根据眼前的语言符号,调动现存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由此及彼地联想并对自己记忆中的有关内容扩充加工、再现或再造,从而进入作者精心构造的语境去玩味旨趣,理解其情感变化过程。所以,用一些固定的画面去图解蕴蓄深厚而复杂的语言,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思维简单化,导致理解力逐渐退化而丧失学习语言应有的心理素质。

三、自主学习阶段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上网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相关网站和自行设计的教学课件,通过独立思考、操作和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进行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我还将这些习题的正确答案加以链接,使学生在完成解题之后,进行自我检查和比照,客观上提高了学习能力,主观上增强了自我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应当承认,多媒体教学引入了多种传达信息的方法、加大了信息量,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有利于扩展他们的视野、触发他们的感知,使他们触类旁通、自主学习。但也正因如此,这种教学方式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曹禺先生的《雷雨》,本是一篇语言极富韵味的戏剧。如果配合一些网络视频去看,虽然会使学生对文中描写的情节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但语言的韵味和深刻内涵也可能被同样的画面所冲淡,使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转移到其他非语言的方面,从而失去咀嚼玩味戏剧文本的兴趣,甚至降低自主学习的情趣。

四、基础积累课方面

语文活动课是传统语文课的延伸和补充。语文活动课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我曾经设计过一堂语文活动课,主题是“有关月亮诗词诗歌赏析和积累”。活动要求学生查找1~2首有关月亮的诗篇,并为它配上合适的画面,最好能找到录像或影碟。活动以学生介绍、讲解为主。高中学生学过的古诗虽多,但是进行这方面的总结并不容易,于是我事先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在此过程中扩大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量。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时非常认真,有的通过网上的语文课件学古诗,有的运用古诗赏读学,还有的找到了名教师讲课的教案在认真学习。每个学生都想找到与别人不同的诗歌,认真地记录了对自己有用的材料。在之后的课堂交流中,我要求学生在讲诗歌的过程中做到声情并茂,不少学生找到相关的画面与之配合。由于运用了电教媒体,这堂语文活动课体现了活动课的本质,即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语言内容有模糊性,这并不等于否定它同时也具有准确性和精确性。认识了前者,就有利于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想象发挥;理解了后者,就便于要求学生将知识掌握得准确到位。要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得准确到位,还需要从课文本身做文章。现行于中学课文课堂的许多教学片,并不能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目的实现上殊途同归。一方面,有些课文内容不适合制成教学片;另一方面,有些教学片无法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本意和风格。

总而言之,语言学科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信息的组造能力、对美的体验能力和对人格的自我塑造能力。这些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对语言的“悟性”,而多媒体教学正是一个能直接培养这一“悟性”的教学手段。要使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将其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联系而深入研究,使它避免或尽快走出形式化、简单化、表面化的误区,真正为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