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出灵动的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出灵动的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下,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教师提问缺乏设计,随意性大,或是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满堂问的现象。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问在激发学生兴趣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在新课的导入中加上有趣的问题,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荡起一片思维的涟漪。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时,运用媒体创设情境,讲述“八戒分桃”的故事:一天,猪八戒带着20只小猴子到果园去摘了9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们说:“90个桃子你们20只来分,每只分4个,剩下一个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子们不相信,就列了一道算式即:90÷20=4……1,小猴子们信以为真,就各自拿了自己的桃子高兴地吃开了。直到孙悟空赶来,才戳穿了八戒的骗局。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孙悟空是怎样发现八戒骗局的吗?这样引入新课,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题教学富有了童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非常集中地主动去研究商末尾是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问在学习内容疑难处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尤其是难点处。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贵有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学习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若老师巧妙地设问,可以以问促学,以学促思,从而在质疑、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难点之一是让学生懂得“余数小于除数”。在多位学生板演多个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个算式,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我们同学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学生探索的劲头更足了。果然,学生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余数小于除数”。

课堂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问在新旧知识衔接处

在新旧知识连接时提出启发性、思考性问题,使学生感到旧知不忘、新知不生而跃跃欲试,激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在趣中施教,教中启思。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将一平行四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教师在这时向学生提问:“所得的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当学生找到两者的关系后,教师紧接着问:“剪出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剪出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又紧接着问:你能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学生通过剪剪拼拼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学习进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在旧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新知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衔接过渡处,依次提出三个问题,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诱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探求出新知识。这样的提问对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启迪思维都有良好作用。

四、问在知识矛盾冲突处

教师通过巧设矛盾冲突,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知道的迫切心理。“矛盾冲突”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是创造的火种。层层设疑,制造矛盾,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探索。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当学生认识理解平方分米单位后,让学生拿着1平方分米方格去量教室的面积有多大,结果有的学生动手埋头测量,而有的学生感到这样测量很麻烦。最后学生齐声说:不好测量,能否有其他好办法来测量。在引起思维冲突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换个什么单位,你能比划测量一下吗?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这时学生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就全身心投入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了。

五、问在学生思维发散处

在教学中,对于同一条件的事物教师可以从更宽泛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精神。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出示这样一道题:比转4∕5和7∕8的大小,师问:同学们,这两个分数你会比较出谁大谁小吗?先独立思考,也可以动手画一画,再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你的理由。经过一阵子,发现学生多种方法比较4∕5和7∕8的大小,有的利用线段图进行比较,有的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比较,有的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进行画图来比较,还有的用1分别去减这两个分数,用所得的差进行比较,真是出乎教师的意料,课堂一下精彩起来。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问在“最近发展区”处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思维激情,教师提出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如,一位教师教学“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出示这样一道题:“大丰粮店运进大米30吨,运进面粉的吨数是大米的4倍,运进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吨?”教师可启发性提问:要求的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系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问在新知易混淆处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形式相近、联系紧密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极易混淆,影响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整除和除尽、质数和质因数、减少和缩小、时间和时刻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因此,教学中,对一些相似易混淆的概念应适当采用“对比分析法”,于相似易混淆处提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如,“化筒比与求比值”是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师可以从意义、从方法、从结果并配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明确化筒比与求比值的异同点。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在遵循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原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才能达到“问在妙处也生花”的境界。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