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文解文,在沉淀中积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文解文,在沉淀中积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积累语言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积累是为了运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积累语言很容易,在表达中运用语言就困难多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语言的沉淀、内化不够。我尝试了“以文解文,在沉淀中让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效果就好多了。“文”指的是成语、谚语和文学作品中的精彩句、段等。“解”指的是理解、感悟。以文解文,用“文”来感悟阅读材料,用“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让学生的心灵栖息华彩美文,能让学生的生命濡润智慧灵光。

一、通过主题提炼内化语言

窦桂梅老师执教《珍珠鸟》一文时,沒有停留在“信赖,往往可以创造出美好境界”这一文本主题,而是对课文进行二度解读。她抓住文中“大鸟在笼中生气地叫”“天色已幕,父母再三呼唤……”这两个关键语句,然后用“未闻笼中鸟,飞去肯飞还”“虽知主恩重,何日肯重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古诗词句,让学生深入体会“信赖,就是还小鸟自由”这一主题。这种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让文本内容的解读与古诗词融合在了一起。进行发酵式的阅读与感悟,文本中的关键句子与古诗中的语句就会沉淀在学生的心中。

二、用语言思维训练来内化语言

1.类比。将阅读材料中的情感、主要思想用“文”表达出来。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文中,“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更是作者不甘虚掷光阴,而力求上进的内心表白。这种矛盾的心情与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本语言本身就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学生反复读、悟,加上横向、纵向的类比,最终将其内化成精神营养。

2.置换。将作者的描写换成一些词语来概括,或者将一些词语换成一些具体的描写来发散思维,这与阅读教学中“将作者的描写想象成画面,将看到的、听到的想象成习作”的方法是一致。

三、让语言积累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积累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找不出好句子。学生的生活经历少,缺乏必要的阅读能力,不能敏锐捕捉到阅读材料中揭示主旨、细致刻画、有启示意义的句子。二是沒有良好的积累习惯,特别是摘录、写感受的习惯。

以文解文,可以让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语言、思想和谐共振,成为学生生命的元素,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