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双城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双城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双城——由一部电视剧而产生的新词,其意更多的在于生活在两个城市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诸多故事,而由这个故事所引发的异地婚姻、异地文化交融等社会现象,更引起了无数观众的“通感”效应。然而京城中的子民或可称为“土著”们,你有没有发现,你并不需要找到另外一个“城”,你其实早就陷入在“双城”的生活里……

北京沦陷”“北京颠覆”……或许出自众多北京原住民之口的这些词显得过于偏激,然而从另一侧面则反映出了一种茫然,一种争鸣,一种随着时代高速发展,城市前进格局与方向均发生急速变化后的无助,不禁有人慨叹:现在的北京真的还是不是我们童年的那个京城?身边的环境为何寻觅不到太多茉莉的清香与吆喝声声?答案真的有点无情,慢板与洒脱已然在无意间从每一位北京人的指缝中流走,剩下更多的是在这大城中的穿越之感。

这并非耸人听闻,这样一个“大城北京”,当身在其中的人们,整日沉溺于这里的喧嚣与高节奏的生活频率中时,或许不会有北京之大的感触。然而,当你因房子、孩子、工作、婚姻等等转换着地域、习惯、生活方式……你会发现,原来在“大城北京”你就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穿越”。

许多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回想小时候的北京城,错位之感觉愈演愈烈。

何处是家?

——无房小夫妻的双城生活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在所有中国人的观念里,成立家庭的先决条件便是房子,而结婚“三转一响”的时代已经随着生活标准以及城市的进程改换为“房子、车子、票子”。当然有人会对这种过于拜金的言论加以鄙视,但不得不承认当前房子的重要性比任何时代都显得格外凸显。如今,北京的小夫妻们同样面临着高房价与普通工薪收入的矛盾问题,引用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一句话——“水开了,但仍旧找不到暖壶放开水!”

“我说哥们儿,你们小公母俩都得快奔三张半了吧?怎么这还没开花结果哪?”老李这个酒腻子总是习惯于哪壶不开提哪壶。“哥们儿愿意!你管得着吗?我这成天码字,哪像您一样国企老总的高级跟包儿?弄一小的,我还有心思写东西,喝西北风你管呀?”这是我的经典回答,个人认为也是经过多次考虑与修改后,觉得因自己职业和人生追求与要孩子这件事情上产生矛盾恰如其分的解释。

然而,每当这话说完,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总会犹如长安街上跑的大一路公共汽车一样,过了西单肯定会看见天安门城楼子。在一个城市小两口结婚,却仍旧保持着平时分居、周末团聚的情况,原因只有一个——房子。

春暖花开,小燕儿没能力做窝,只能凑合各自跟老燕儿挤在旧窝里,显然我和媳妇就属于这两只时运不济的小燕儿。老丈杆子是位公交老职工,为闺女挣下一间半平房实属不易,可惜另外属于闺女住的那半间只能放下一个衣柜和一张单人床,再也容不下新姑爷经常留宿。我爹妈一个买断工龄,一个提早退休,守着个百年老宅盼着2007年就说要拆迁的房子干瞪眼,面积不大,却四处掉渣儿,概叹北京拆迁要比股市坚挺得多。

三角的两个支点都甚是疲软,但怎能将一切困难归过于这两个支点哪?他们辛辛苦苦将闺女儿子抚养成人,仍旧没有享受到太过美满的晚年,这理还没处讲去呢。所以需要小燕儿自己个儿打食的时候到了。虽说新婚夫妇只有周末才能共度良宵,但老婆却深明大义,颇有点虎妞的仗义,好日子坏日子一起往前奔。虽说面对一调再调的房价仍旧望而兴叹,但现在的工资还好,足可以填饱肚子并完成每年一次的旅游计划。虽说在一个城市却颇有点两地分居之感,但好在父母健康、家庭和睦……

于是乎,北京人天生的乐观态度在这里犹如蒸包子的面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良宵虽美必定比不上两口子的互相理解,房子会有的、好日子也会有的。

“嗨,我这也算赶个时髦,你们看有个电视剧叫《双城生活》收视率多高。我们两口子在北京也享受一把双城生活,你们想享受还没这机会呢。告诉你们,距离产生美,我们永保新鲜……”突然觉得这话说得连自己都佩服自己。

“是呀,谁说北京人都有车有房,现在我们公司那帮孩子一说北京人有钱,我就上火,咱老北京有几个开着宝马吃卤煮的?谣传,都是谣传!”小遥从小就是急脾气,看什么都不忿儿的主儿,或许此时他的话匣子又有点要开开了。

繁华与陈旧

——生活与工作的双城生活

2012年上半年,一份15城市上下班时间调查显示:北京人每日上下班时间平均为1.32小时,在全国最长。的确,郊区住,城里上班,这是很多国际大城市人的标准生活。在北京亦然。时间的长短不论,空间的转换才是让北京人真正感觉有如生活在双城里。

小遥比我们小几岁,脑子活好折腾,但就是脾气急,又喜欢侃山,所以大家伙都叫他遥大侃。要说遥大侃的家境并不比我家好多少,但好捣鼓的劲头可是从祖上传下来的。80年代末北京实行房屋交换,他爹老遥三捣鼓两捣鼓,颇有点远见地将西城的小平房换成了石景山的老楼房。虽说房子老,地点又有点远,但毕竟大大改善了住房环境,这在当时还成了胡同里街坊邻居们聊天的主题。

“你们说说我这天天上班是不是也算双城生活,那时候街坊邻居都羡慕我们家那么早搬楼房,可现在这地理位置比什么不重要?也奇了怪了,现在公司全都喜欢在大北窑、通县开,我这天天的早晨从西五环往东五环迎着太阳上班,晚上又从东五环追着太阳往西五环奔,你们说我这城双得可不简单吧?”小遥确实不简单,几句话把双城赋予了新的概念。

这话一出,大家伙全乐了,要知道,当时胡同里要说谁家搬进了楼房,能每天不用排队上公共厕所,那简直就是个新闻,绝对能体现出此户人家主人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

“不是弟弟好侃山,我这双城生活过得也算是老资本了,算笔账都得吓着你们!每天哥们儿先坐公共再倒地铁,下了地铁又上公共,上班下班加起来的时间得有4个小时。那天闲得没事瞎琢磨,每天我耽误4小时,一个月20多天工作日,我就耽误80多小时,一年我就得耽误将近1000小时,哥哥们,人这一辈子,有几个1000小时呀?”小遥这话说得还真不免有些吓人:“8年了,8年日本鬼子都打跑了,我倒是有一样,见证了北京地铁的发展。从地铁五号线到十号线又到奥运专线,要说咱北京公共交通发展得确实挺给力。但是我还就闹不明白了,怎么这一号线光见人多,不见人少呀?每天为了躲高峰,哥们儿索性5点半起床,早点上地铁,公司就我最远,就我最早上班,谁让咱急脾气呢!”

就在大家为小遥的全新“双城论”公式而惊叹的时候,他的双城感受并没有结束:“穿越,现在最时髦的词儿了吧,其实哥们儿每天都能体会到穿越的感觉。要说石景山最近几年发展得挺快,人多了,环境美了,但周围人的生活节奏还是属于比较温和的一类。大清早老人可以在老山周围遛弯,晚上也可以看到不少散步的人们,然而坐上地铁就跟坐上了时间穿梭机,刚一出地铁口,那个人呀,突然会给你一种极度的压抑感。工作在CBD里的人们,那种节奏你们都知道吧,走路都得比你快,再加上各种写字楼、大厦跟树林一样扎堆儿凑到一起,那种感觉真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咱哥们儿这穿越够彻底吧?”

穿越文化的爱情

——不同文化婚姻的双城感受

“要说我这双城生活比你们都彻底,我算是由内而外地体会到了双城的穿越概念!”老李憋了半天,终于发话了。

大家伙儿正琢磨老李怎么会也有自己的双城生活,一口二锅头下肚,他叹了口气:“咱首先说这住房吧,从小咱就是胡同里长起来的,出来进去街坊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有点什么事,整条胡同的老街坊恨不得都得嘘寒问暖,互相帮衬,那种热乎劲儿就像这‘二得子’,浓、烈、香!可搬楼房里都俩月了,要说生活方便了很多,可就是觉得哪都不对,各家的屋门一关,谁都不认得谁,在阳台上望风儿,小区花园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您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谁不知道住楼房舒服呀。”大家有了不同的意见。

“真不是,远的不说,就说咱院查奶奶,有了名的孤寡老人,可在胡同杂院里,这老人就不算孤寡,谁家包了饺子,不得说先给查奶奶送一盘去?还记得咱胡同口那老槐树吗?夏天端碗麻酱面,举着根儿黄瓜,咱哥儿几个能聊俩小时。住楼房里?甭想!”老李忙解释。

要说也是,住进了楼房,胡同的生活气氛确实少了不少,这也许正是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魅力所在,这是所有真正生活在北京胡同中的人们才能切身体会到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

“炸酱面,炸酱面你们知道吧?没有自己家里炸的酱,拌什么面,搁什么菜码儿都不是那个味儿!我这生活还不叫双城生活?”老李话多,但很会比喻:“再有,要说这房子是外部环境,那老婆就是内部的双城生活了,咱家媳妇是外地的。虽然体贴备至,但确实也有双城的感觉,就拿这吃饭打比方,原来搞对象都是下馆子,过日子就得自己做饭,口味就是个问题。咱们喜欢吃炸酱面,喜欢甜面酱,但媳妇喜欢清水煮,喜欢泡椒。虽说两口子互相迁就,但总觉得睡在一张床上的两个人,却随时穿越在两个城市的生活氛围中。”

老李的话,倒是说出了个普遍现象,要说现在北京人和外地人联姻的事情不计其数,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老刘的媳妇是东北人,小赵的媳妇是天津的,据说邻居张师傅家闺女直接嫁给了个浙江大老板。然而,北京的国际大都市概念发展或许会带来更多像老李这样的双城婚姻。虽然没有像电视剧中那样身在两个不同的城市,但各自势必会有各自的文化与生活习惯,这也为双城生活带来了些许隐痛。

北京城里的“留学”一族

——为了孩子选择双城生活

“幼升小”“小升初”“占坑班”……这些对于有孩子的北京人来说肯定不陌生。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孩子能比自己过得好,很多北京的父母选择了他们的双城生活。

刘姐一家三口是院子里的新住户,聊天中得知,原来她家有房,而且在南城的高档小区拥有着三室一厅。但正是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小学,而租住在我们这所小杂院中,这类人群被形象地称为北京城的“留学”一族。刘姐为人和善,喜欢聊天,经常拿自己打趣:“我这孩子6年小学,我也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等孩子大了,我还住回我南城的大房子里去,就希望我家这小家伙别让他爸妈瞎忙活了!”

仔细品品,要说刘姐也属于现而今北京的又一“双城”人群。刘姐的一段话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我家南城没什么好学校,而西城和海淀的好学校多一些,为了孩子能有出息,转户口、移民都值得!而且现在国家有规定,孩子上学必须划片,在这问题上北京原住民还不如外来人口有优势,我们只能依托户口,而外地孩子如果家里是做生意的,只要根据营业执照所在地就可以,一家要是有几个执照,那在哪上学不是都很方便?”

相信,很多孩子家长都会有刘姐一样的想法,谁知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甭说“双城”了,就是几城的奔波,也在所不惜。我们不得不正视当前北京教育资源不很平均的现状,以及因庞大的“北京新移民”的涌入,而对教育环境内的诸多领域造成的种种影响。相信在有关部门与大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以解决。

日月交替,大城北京每天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双城生活,文化的差异、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前行……他们带来了很多,也带走了不少。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也在随着城市的变化而改变着自己。但是北京人始终不变的乐观天性,让我们坚信,这就是生活,活着并且找乐,双城生活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