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和谐教学的策略探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和谐教学的策略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本文从五个层面对当前的初中历史社会学科教与学的和谐性进行探讨,以期对同行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课堂;历史与社会;教与学;和谐统一

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教学调研,全部历史与社会教师都要上公开课。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微观层面上认识课堂教学,以知识为重点开展教学。具体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事实上并未体现。这样的实践和评价,不是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不是从学生高效的学习出发,究其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还尚未真正理解,或者说有些课堂要素还未搞清,进一步分析就是:课堂教学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来把握,实现三大目标在课堂中有哪些因素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设计怎样的课堂环节,而这些往往还显得模糊、乏力。

初中社会学科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综合的人文素质。社会学科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应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仅靠说教的方式成效不大,只注重表面的体验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只有提高教与学互动的有效性,才有可能达成社会学科的课程目标。为此,笔者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学习理论为背景,结合浙江省教科院王健敏博士指出的“高参与、高认知、高情意”和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提出的“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四个要素,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和加工,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而凸现现代社会课堂的魅力。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感的共鸣

课堂上有效的教与学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师生二者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作为一个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体,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自由地进行交往对话。

1.以爱传递爱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缺少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认识到“爱”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能力,更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教师要用快乐的思维方式和乐观向上的性格,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不是教师一厢情愿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师生双方的“敞开”和“接纳”,应该是师生之间通过有效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以情感染情

教师既需要最大限度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也要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以情动情,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就是要努力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激情的课堂。

在和谐统一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沟通者、引导者、互动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师生之间没有壁垒森严的藩篱,他们可以民主地进行理性的对话和协商。教师不是话语的霸权者,师生都有资格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参与对话和讨论。师生双方坦诚相待、共同合作、相互尊重、积极探究,都能充分享受到教学的乐趣,共同实现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升华。

二、引入真实和谐的交流内容,获取生活的体验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在生活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

1.关注身边的故事

关注身边的故事,有利于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有真实的生命体验,激发学习的动力。

如在教学“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尊严”,学习到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保护时,笔者拿出《富阳日报》,读了几则新闻:富阳由政府出资建廉租房供给城市周边拾荒者的举措,在全国属首创,让拾荒者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富阳市第十次春风行动爱心榜;富阳女孩何剑英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国家贫困县)西部支边,帮助37名贫困生重返学堂。然后让学生当新闻评论员,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

面对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真切地感受到:关注、关心弱势群体是国家、政府的责任,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而且是全社会每个人应该做的而且是可以做的。

2.关注时事的热点

国际国内发生的时政热点总能激起学生的深厚兴趣,适时地引入时事热点,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实问题。

3.关注生活的体验

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把生活情境再现到教学中,让他们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进行联系。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提升生活的理念,学生生命的体验得到释放。唯有如此,课堂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生命体验才会真正得以形成。

三、铺设主动和谐的参与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活动的,而课堂生活的第一主角又是学生,因此,在我们的课堂里,如果要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被唤醒,真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就必须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滞的局面,要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

1.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复制性,为历史教学设置了重大障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与新课改的理念相悖,而且激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编演历史短剧,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介入事件发生的时代,使学生置于历史场景中,走进历史,充分感知历史,主动阅读相关史料,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