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隧道点灯人”让谁汗颜?等6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隧道点灯人”让谁汗颜?等6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隧道点灯人” 让谁汗颜

47岁贵州籍男子卢政祥到昆明后一直靠剪纸花勉强度日,他见到家附近的火车南站人行下穿隧道长期没有照明,就每晚去隧道的两边点上6支蜡烛。这一点就是一年。在这一年中,卢政祥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一直没人处理……(7月18日新华网)

[点评]:卢政祥的行动,让许多人感到汗颜。不知道对隧道照明问题负有职责的相关部门是什么样的心情,是否会有一丝一毫的惭愧?但可以推测,一年中能够对群众的多次反映“忽视”,能够置多名群众长期的不便、不安全于不顾,心不“硬”是做不到的。在卢政祥自觉的行为面前,相关责任部门自私、冷漠的形象越发凸显。

在媒体报道仅一天后,相关人员就修复了隧道照明,并解释说隧道长期黑暗与“路灯管理方经常变换”有关。但应当看到,无论管理方如何变换,只要有人管理,让隧道保持光明就是职责所在。然而,明明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明明一天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却拖了整整一年……相关部门的失职行为,用再高明的解释也无法自圆其说。

期望相关部门能有更多人具有卢政祥的觉悟、具备他对群众的深厚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唯有如此,群众面临的困难才能在机制保障下顺利得到解决。

保障房“大干快上”存隐忧

截至5月底,各地保障房开工340万套,当时不少人对开工进度过慢的问题表示担忧。但短短一个月后,开工量就陡增到500万套。(7月19日《人民日报》)

[点评]:一个月的时间,全国保障房开工率陡然增加近23个百分点,人们怀疑有“水分”是自然的。

至于其中的原因,恐怕还是政令所逼。保障房建设成了政绩指标之一,9月份还要进行全面督察,各地对保障房建设显然不敢怠慢,谁会拿自己的“乌纱帽”开玩笑?

但是这种“大干快上”潜藏着诸多隐忧。一个月开工率提高了近23%,这样的速度如何保证保障房的工程质量?资金何来?

真正意义上的保障房目前包括经适房、两限房、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和公租房。调查发现,少数地方在申报数据时,将去年未开工的项目结转到今年开工项目中。为了加快进度,在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边施工边审批的情况则更为普遍。还有一些地方,将奠基仪式作为开工的标志,“铲点土就算开工”。有个别市、区级政府为完成保障房建设指标刻意“凑数”,将产权性质模糊的回迁房、企事业单位自建的福利房以及公务员住房,都填充至年度保障房建设目标中。

保障房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需要一砖一瓦地真建实干,而不是拿数字游戏来忽悠上级、忽悠民众。

惠民政策谨防“惠而不及”

南京失业人员可以免费参加职工医保,未就业大学生可以免费参加就业培训等惠民政策,因种种原因,未惠及相关人员。(7月19日《新华日报》)

[点评]:原本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事,可就是有人“不上心”,结果失之交臂,有关部门的结论是一些市民有点“麻木”。但是,一些惠民政策送不出去,责任恐怕未必全在市民“不关心”、“不知情”。

现在,各个部门出台的民生政策越来越多,有的还在更新调整之中。这其中,不要说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市民,就是一些城市白领,也未必能一一清楚。这提醒有关部门:其一,在做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时,一定要科学合理,政策的设计可以复杂,以便考虑到各种因素,但政策的表达和操作应该尽量通俗易懂、简洁易行;其二,政策宣传必须搞“分众传播”,根据不同的对象有的放矢,强调定向、到位;其三,不妨设立和构建一个惠民政策查询系统,将有关惠民政策汇总在一起,方便市民查询。

惠民政策,首要的是“惠及”。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惠而不及”、“惠而不至”,那么,受损害的将不仅是政策的效果和百姓的福利,而且是政府部门的形象与公信力。

“出租车低价伤民”是真的伤民

广州出租车调价方案,面对涨价与民争利的反对声,该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副处长黄迎进表示:定价太低的话,可能公司会裁员、管理不到位,最后司机服务的质量肯定会下降,车辆的安全性可能会受到损害。(7月20日《南方都市报》)

[点评]: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这种听起来楚楚动听、苦口婆心、站在百姓利益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堂皇之论,现在似乎越来越多了,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喜欢站在这种“为了老百姓的利益”的道德制高点上分析问题,再自私的利益,都敢于厚着脸皮包裹上公益的油彩招摇过市。这些论调其实不是真为百姓考虑,而是一种软性的绑架和恐吓。

难道出租车不涨价,出租车公司的服务质量就非下滑不可?谁都知道,只要从事这个行业,就必须提供安全乘坐环境,就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这是无须赘言的常识,怎么到了黄副处长这就成了问题?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这完全不是一个问题,因为竞争的压力会促使各公司尽可能在压缩管理成本上下工夫,而不是动不动就想掏消费者腰包,甚至拿“安全”威胁消费者:不涨价,你们就惨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当下我国出租车营运还没有市场化,它是垄断经营的。对此,黄副处长坚定地说:广州出租车整体上还没有达到开放市场的条件――因为垄断经营,他们才敢霸道地说“价低伤民”。

你有多少勇气抗拒变相的强捐

单位“建议捐款”、“号召捐款”时,即使你不太想捐,但你能不捐吗?在广东省慈善总会召开的专题研究会议上,副省长刘昆直指“建议捐款”、“号召捐款”、为“向领导看齐”而捐的款都属于“变相强捐”。(7月21日《新快报》)

[点评]:“号召捐款”、“建议捐款”本质上也是一种强捐,“你都‘建议’了,人家能不捐吗?‘建议者’的意图并不是要强捐,但对捐款人来说,已经造成了‘被捐款’的效果了。”这一语点醒“梦中人”,现实中又有多少单位多少机构常常在号召职工捐款捐物,而丝毫不觉得这是“强捐”呢?

很多时候,我们被迫上了捐款的船,并不是因为这条船的号角吹得太响或者是捐款命令有多么强硬,而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湖面上只有这一条船,你不跳上来就得落水,你怕落水后落汤鸡的形象,你怕别人异样的目光。其实你心里很清楚,这条船行驶的方向,或许并不是你想要到达的彼岸。

强捐是对捐赠者善心的亵渎和不尊重,强捐扼杀慈善的生命。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慈善意识正日渐成长,应该相信民众有爱,真正需要出手的时候,没有“号召”没有“建议”,民众同样会大大方方毫不吝啬地出手。

身份隔阂不除,称呼再美也是虚名

广州外来人口达到713万,接近实际管理总人口的50%,市长万庆良建议从现在开始一律称呼外来人员为“新广州人”。(7月21日《新快报》)

[点评]:改变对外来人口的称呼,广州并非首创,几年前东莞就称农民工为“新莞人”,深圳叫“来深建设者”,嘉兴则呼“新居民”。各地煞费苦心为农民工冠名“新市民”,目的是为消除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隔阂,但这些努力难以改变农民工对自己身份的认定。

绝大多数进城务工者仍然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说明廉价的新市民基本是虚名,甚至有点银样枪头的味道。想想并不奇怪,年关到来,当农民工伫立在寒风中艰难讨薪时;高考临近,当农民工不得不送在城里读书的孩子回农村老家参加高考时,这种“新市民”待遇能不让他们产生一种酸楚与无奈吗?

用“新市民”拉近、融洽与老市民的关系,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宿感,但如果只是一个空洞无物的“新市民”,对广大农民工而言就如同糖果的“包装纸”,没尝到一点“甜味”。当然一些地方“新市民”也附带了少许福利,如免费培训、大病救助、享受免费计生服务等,但“含金量”太少。

甄别市民与非市民最明显的标识是户籍,因为很多福利都捆绑在户口上。让“新市民”名副其实,必须打破户籍界限,暂时做不到,也应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