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标下一节成功语文课必备的三个条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标下一节成功语文课必备的三个条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节成功语文课应该时时处处关注学生发展;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彻底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强化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关注学生状态;转变教学方式;强化三种意识

语文是百科之母,是新课改的龙头学科,它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还要承载着育人功能。在新课改理念下,在高唱“减负增效”的今天,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下面想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过去,我们要评价一节优课时总喜欢把眼光放在教师身上,但是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把目光对准全班的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都念过多年书,又受过专业训练,又教了多年书,基本功不可谓不扎实,可学生们不懂的依然不懂;我们费尽心思备课,教案写得越来越精细化(计划安排两课时的课文,我们三课时甚至是四课时才上完),可是语文课堂依然死气沉沉,冷若冰霜;即便我们下载特级教师的教案去讲课,可教学效果还是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关注自己、关注知识、关注“教案”了,而恰恰忽视了不该忽视的学生。学生是有血有肉的天真烂漫的小生灵,他们有爱有恨、有喜有忧,他们兴趣盎然时就学得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就好;兴趣索然时,你讲得再好,也是味如嚼蜡,对牛弹琴。不要忘记,课堂40分钟也是学生生命中的一个时段,我们没有权利去伤害他们、惩罚他们,而应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千方百计让他们享受学习,享受课堂,享受课堂上的一切……在享受中感悟、体验、磨砺、自信、成长。用新课改的理论来概括就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二、彻底转变教学方式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我们必须将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

“自主”就是“我的课堂我做主”。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也无权代替。只有他自己在老师创造的条件、情境中愿意学了,才能主动去学,学起来才有后劲。所以,看一节课成功与否,一条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能否主动地学。应该特别指出,自主不是放任自流,是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我通过精心创设课堂氛围,营造课堂情境,把学生领进课文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说、自结,学生用心,主动投入,学得实在,练得扎实,效果很好。

“合作”要讲究实效。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分组坐在一起,而应注重“合作”的实效,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表达、交往、竞争等基本素质。最好的合作是小组成员异质搭配,有学困生也有学优生,有性格内向的也有活泼开朗的等等;小组活动要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分工,这个这小组长可轮流来当,也可组员推荐,可视情况而定;活动前老师要明确任务及操作上的要求,提醒一些方法;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其中参与讨论、探究、答疑等;活动后要把小组意见,由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切记,不要以学生个体身份发言汇报),本组组员补充,其他组也可以补充意见,参与竞争,哪个组表现更好要适时鼓励。我在上吴功正先生的游记散文《阿里山纪行》就采取这种方法,学生参与面广,回答问题积极性高,准确率高。

“探究”要留足时间。语文课的“探究”就是让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用眼看,耳听,脑想,还要用手操作,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生命的动力,促进了他们健康成长,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如学习《老山界》一课,课本上要求背诵红军战士山上半夜宿营一段,我们就让学生去探究揣摩作者用一组比喻把山中夜间特有的声响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领悟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关键的因素,因为“ 教”的方式不变,“ 学”习方式的改变就难以实现。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强化三种意识

强化目标意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知识传授得怎样是一节课优劣的唯一标准。新课程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克服了传统的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表述知识点和教学要求的弊端,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式目标来建构课程,这是课程目标的质的飞跃,也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过程中逐步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洗礼、积淀和提升。

强化质量意识。一节课的优劣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影响学习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方面有活动质量、提问质量及评价质量等。活动质量包括活动设计的质量和小组活动质量,我们提倡“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要注意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形式要符合学生特点,取材来自学生生活,还要考虑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切实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提问质量包括问题设计质量和处理学生答题的质量,我们应尽可能少地提问那些“该不该”

之类的问题,多提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关系重难点目标、学生思考后才答得出的问题;对学生活动表现和答问情况,我们提倡激励性评价,但不要走极端,不管学生回答得对和错,教师都鼓励, “你真棒”、 “你真行”,这并不一定是好课,关键看表扬的价值、评价的质量(评价的针对性、多样性和时效性)。即杜绝无效的提问与丧失是非标准的鼓励。

强化创新意识。要怎样在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刻意去设计“创新环节”,为创新而创新,因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当教材内容不适合学生及学校实际、影响了学习效果时,你敢对教材进行增删改吗?当学生畅所欲言、突发奇想时,学生所作所为出乎你的预料时,他的答案与你的答案不一致时,也许你会忽视它、否定它,因为你关心的是教案,是课堂纪律,是老师的尊严。但有创新意识的老师会牺牲一点教学进度,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表达,让他们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造未来。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积极合作、勇于探究,学生在语文课上一定会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