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是之无――试论早期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是之无――试论早期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早期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只见是者而不见是本身提出了否定,指明了形而上学的“遗忘”问题。并试图通过“无”这一特有的哲学概念来解决此问题,实现对形而上学的超越。

【关键词】海德格尔;无;形而上学

1929年,海德格尔发表了《形而上学是什么》一文,并于1943、1949年分别发表了此文的后记与导言,最终完成了整篇文章对形而上学的讨论。海德格尔的讨论围绕着形而上学的“遗忘”,他在《是与时》开篇的感慨是对这篇文章所面对的核心问题最好的概括:“我们的时代虽把重新肯定‘形而上学’当做自己的进步,但这里所提的问题如今已久被遗忘了。i”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难题,海德格尔提出了“无”这一与“有”格格不入的概念,并通过它实现自己对形而上学的“超越”。

一、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

传统形而上学关注第一因的问题。海德格尔则认为它所面对与解决的应该是关于“是”(sein),这一哲学自身的基础问题。《形而上学导论》便是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本身的一次考察,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形而上学的“首要”问题:“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ii ”这一问题,被海德格尔看做为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始的问题。

最广泛,因为它包括了一切时间中的是者,其边界只在于无。甚至无也在追问的范围之内,并非因为我们询问的言语将其转换为是者,而是因为它“是”(sein)。最深刻,因为这个问题探究的是是者“是”的原因,它并不介意“是者”本身的性质等等,而是着眼于其根基。最原始,因为此问题必然让我们的视线从特殊的是者转向是者的整体概念。在追问是者整体时,我们恰恰使问题回归于其自身,促成关键的一“跃”,将自己作为根据地跳出自身,形成“渊源”,继而成为最原始的问题。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追问,思想经历了一个循环并实现了超越。从追问是者出发,超越界限,走向是者整体,在问题中实现一跃,从是的角度重新俯视是者。对海德格尔而言,这是形而上学本应走过的历程。然而传统的形而上学却一直在是者的领域固步自封,将是当做是者来讨论,不论它是叫做实体还是上帝,是依旧在其自身的阴影之中。因此,在海德格尔看来,我们必须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以期获得关于是的真正认识。想要达到此目标,我们只能将目光转向“无”,因为“无恰恰是与存在者绝对不同的iii ”。

二、无的概念

在传统形而上学中,无的概念如同怪兽一般,是需要绝对排除掉的。它将“无”等同于“没有”。而“没有”则只能是绝对的“虚无”,它不仅在科学中毫无用处,更会侵蚀我们思维的基础――逻辑学。在一个只思考是者的形而上学中,当我们尝试表达“无是……”时,我们便已经违反了矛盾律,因为“无”被等同于绝对的“没有”。因此,无是根本不能接受的。

但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无置于是者的对立面,“无乃是对存在者全体的否定iv ”。如此,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出发,无就成为了与是者相对的他者,变成了我们可以去认识的对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无呢?

“畏启示无。v ”

这就是海德格尔给出的答案。畏不同于怕,后者产生于具体而与我们临近之物,它依旧属于是者整体的范畴之中。而“畏”则是面向由死亡带来的绝对的不确定性,绝对的可能性,也就是“无”将其带来。在“畏”之中,我们被悬置于“无”的深渊中,从是者的整体中脱离而出,物与我们自身都不再与我有关,我们只是飘荡于“无”,落落磊磊。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得到休息,逻各斯的枷锁从我们身上脱落。

然而,“畏”并不是对“无”的把握,毋宁说它只是引导我们通向对“无”的认识的道路。“无在畏中与存在者整体一体地来照面vi ”,它显示于是者那里,那个在“畏”中与是者整体脱落的是者。只有是者才有能力在“畏”中揭示无。

无的本质是无化,它引导是者从其整体中脱落,但并不将其引向自身,而是进行着拒绝,这也是“畏”并不是对“无”的把握的原因。是者在“畏”中漂荡时,不仅仅是与其整体相分离,同时也远离“无”。然而,无通过是者揭示出来,是者在“畏”中的漂荡,恰恰就等同于漂荡于“无”之中。而也正是这一无化的本质,使“无”能够成为是者整体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可认识的绝对他者。

在畏之中,在无之中,是者进入了其源始的状态:“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vii ”在这里,作为是者的人,通过嵌入无之中,深入到是者整体的深处,从是者整体中脱离,完成超越,成为此之在。这样,“超越形而上学”就在无中获得了其可能性:“形而上学就是一种超出存在者之外的追问,以期回过头来获得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以及对存在者整体的理解。viii”

到此,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为何无要遮掩、伪装自己?事实上,这是其本质无化所决定的。它本质上拒绝着被认识,被靠近。在无化中,我们与是者整体脱离,但同时,它又将我们推向是者整体,我们转移的视线,使我们失去了无。

三、无与是(sein)的关系

在文本中,海德格尔并没有对于无与在的关系的直接讲解,但我们依旧可以从其中寻找到蛛丝马迹,并从中寻得答案。

在《形而上学是什么?(后记)》中,海德格尔写道:“存在是不能像存在者那样对象性地被表象和建立(vor-und herstellen)的。这个与一切存在者绝对不同的东西,乃是不-存在者(das nicht-Seiende)。但是,这个无(Nichts)是作为存在而成其本质的。ix ”在这里,是被等同于“不-是者”,而我们之前曾说明海德格尔将无看做是者整体的否定,这样,我们似乎可以说是即是无。而在文章结尾处,海德格尔又将无称作是之面纱(der Schleier des Seins),是者的命运在是中源初地完成。后半部分的表达,可以证明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但我们究竟要如何理解无为是的面纱?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海德格尔的另外一篇与《形而上学是什么?》同年发表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在《论根据的本质》中,海德格尔写道:“存在之本质中包含着根据,因为在作为筹划着世界而处身的建基的超越中,只有存在(而不是存在者)……自由乃是根据之根据(Grund des Grunds)……自由乃是此在之深渊。x ”形而上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寻求一个唯一的绝对的基础。是就是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它是唯一的深渊,因此,它植根于无。

现在,我们可以对两者的关系下一个结论式的总结。无“是”(sein)无,是(sein)无化其自身。无并非是是的属性。是自身拒绝着一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切使其堕落成为是者的危险。是无化着,无“是”着,它们彼此相等。但这并不是一种同一关系,它们相互融合,相互矛盾,不停的争斗的两者,在沉思中――海德格尔的λ?仵γο 中实现自身。在这点上,海德格尔回到了黑格尔:“纯粹的存在与纯粹的无是一回事xi ”如此,海德格尔通过无/是的概念,完成了他对形而上学的超越。

注释:

i P3,《是与时》(德)海德格尔著,熊溥林译,待刊。本文对sein的翻译遵照熊溥林的《是与时》译本译做“是”,但是引用其他翻译本时,遵照原文引用,译为“存在”

ii P3,《形而上学是什么》(德)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出版社,1996.9,第一版

iii P123,《路标》(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11,第一版

iv 同上,P126

v 同上,P129

vi 同上,P131

vii 同上,P132

viii 同上,P137

ix 同上,P356

x 同上,P200-P202

xi 同上,P138,转引自黑格尔《逻辑学》第一卷,《黑格尔全集》第三卷P74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是与时[M].熊溥林,译.

[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出版社,1996.

[3](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