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年儿童在训练中行为习惯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年儿童在训练中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业余训练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运动员行为习惯进行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对运动员行为习惯起到约束和促进作用,最终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少年儿童训练;培养;行为习惯

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不能只为提高运动成绩而训练,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少年儿童业余训练是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达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实际也是知与行相结合的一个过程。由于它受外界环境干扰,受天气、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加上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因此,他们往往会在业余训练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充分表露出来。特别是我们少儿体校,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基本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优秀运动员的上进心强,都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 而一般运动员明显表现为懒散、任性、不能吃苦的心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业余训练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运动员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

1 加强强文明意识培养,促进运动员文明习惯的养成

文明意识教育应是业余训练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应重点抓三个方面;(1)训练前要求运动员主动集合好队伍,等教练布置任务。训练课结束后要有礼貌和教练说再见、谢谢等,强调精神面貌。(2)讲个人、公共卫生:包括服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3)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

2 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少年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会影响运动员的生长发育。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摆臂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别人所造成的不正确姿势应讲明危害性。要主动帮助纠正,教会一些矫正方法,同时应加强以下二方面教育和训练:(1)对运动员进行美的教育。让运动员知道体育训练和美是紧密相关的,它包括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其中健康是美的基本要素。在此教练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2)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特别是田径训练,让运动员了解正确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姿态。

3 加强运动员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业余训练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笔者认为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运动员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业余训练中应对运动员进行“三爱”教育:

(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运动员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的运动创伤的相关知识。训练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做好准备活动,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运动员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

(3)爱器材:教会运动员器材使用方法。特别是在小力量的训练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训练、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运动员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这也是运动员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4 加强运动员进取意识的培养,促进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少儿业余训练中,每个训练队都有一些新来的队员,还有一些成绩差的运动员,由于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限制,往往这些运动员自己会产生心里障碍,对训练失去信心。作为教练应注意抓住这些运动员的特点,发挥他们自身优势,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训练,教会他们一些训练方法,就能起到积极效果。比如新来的运动员,有些身体条件比较好,刚到一个新环境,还不太适应,这时教练和老队员要主动帮助他们,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就能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加强运动员技术技能和自身能力的培养,注重运动员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在学心跳远技术过程中要熟记动作要领,了解动作过程,抓住动作关键。培养运动员在思考基础上进行练习的习惯。在形成运动知识阶段,比谁的动作学得快。在形成运动技能阶段,比谁的动作质量高。在形成熟练技巧阶段,比谁的动作优美。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运动员积极进取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5 在训练课中内容要多样化,兴趣化

枯燥无味的田径训练最容易使少年儿童产生厌烦心理,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最容易在多样化的训练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往往通过一个具体的练习,就能觉察出运动员的不同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如有些独生子女身体素质较好,但怕吃苦、性格倔犟等。作为教练员就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个体的任务,把它作为份内之事,不要作为额外负担,应把业余训练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这些运动员的优点,来逐步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在一堂训练课上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训练。

5.1 严密训练课的组织,做好训练计划。抓住突发事件,及时进行教育

严密训练课的组织对运动员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在训练中,教练一定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迅速、整齐、守纪、集体协同动作的习惯。比如在耐力跑时的节奏跑,要求运动员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坚决反对组织松散、不服从指挥、随随便便等现象。在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中任性调皮的孩子比较多。教练员应注意观察运动员的行为和表现,对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不良倾向必须严肃批评。让运动员分清是非界线,提高明辩是非能力。让运动员在温暖、愉快的集体氛围中,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5.2 严肃训练风气,发挥集体作用,不断提高要求

在训练中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训练风气,才能很好地完成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因此,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来对每个成员进行帮助教育。同时也要利用良好的集体舆论引导和帮助运动员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启发和教育运动员要敢于同各种不良倾向和行为作斗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训练教学中,可采用练习法。如游戏、教学比赛等。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让孩子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才能,同时也要发挥同他人集体协同配合的能力。让孩子在集体练习中。养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习惯,从而达到养成好的集体行为习惯的目的。

总之,运动员个人行为习惯和集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为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一个好的集体氛围,从而对运动员行为习惯起到约束和促进作用。运动训练容易在运动员身体活动中抓住闪光点,也很容易发现运动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评价,提出表扬与批评。通过树立榜样、纪律约束、反复训练、不断提高要求等手段达到教育目的,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行为,决不能轻意放过一次机会。同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为运动员作出表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起到潜移默化效果,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