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生命因“生本”而启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生命因“生本”而启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品德课堂如何融入生本的理念,绽放生命的精彩?通过自身的实践所得和多次听课所思,亦有些许感悟。我想,首先应该是从尊重主体需求出发,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给予充分的话语、思考、探究空间,生本的种子才会孕育美丽,才会点燃生命的激情。

关键词:生本 生命 主体需求 实践能力 空间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曼教授在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中说到:生本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释放生命能量的教育,是激扬生命的教育。他能把生命的理想、生命中对真的、善的、美的、向往美好事物的那种追求引发出来!虽然,以生为本观念的提出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打着生本旗号,有意无意中上着绝对权威的课,却依然屡见不鲜。怎样在品德教学中真正体现生本,秀出个性,创设理想课堂?我们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尊重主体需求

1.了解认知原点

“当可以激发一定体验的客体重复出现而没有任何新的内容,不含有可能影响情绪反映的任何新的因素时,则情绪反应因客体重复出现而产生的适应会变得越来越弱。”

在上四年级《集体力量大》一课时,为了以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在课一开始就采用了折筷子的游戏。这个游戏操作简单,而且很能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所以,尽管知道孩子们在二年级语文课中已尝试过这个游戏,但我还是一意孤行地再次“复制”。虽然孩子们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似乎表现得还是很兴奋,但是对于我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性,众多学生已是了如指掌。因此,当一个学生在台上折大把筷子的时候,下边就冒出了一些不以为然的声音:“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他不管怎样用力都是没用的。“……可见,这次活动看似热热闹闹,活动的参与性比较高,但其实孩子们只是为了满足表演欲而已。

因此,我们在教学预设时不要当孩子们是一无所知的一张白纸,要了解他们的原有认知水平,考虑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

2.激发学习期待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期待并满足其期待,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是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积极体现。

上虞汤金华老师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采用的先扬后抑教学法。在强烈的对比中,深入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其一,课伊始,欣赏绍兴水乡风光照,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配上优美的音乐,为孩子们献上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引出水和我们的密切关系。此后,与当下的水污染现实作了强烈的对比,激发了学生对保护水资源的深深思考;其二,呈现两组数字,第一组说明了我国水资源的拥有量非常丰富,第二组则反映出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以此用数据作对比,引发争议;其三,绍兴兰亭的今昔对比,原先的山清水秀与如今的污水横流,通过视觉的强烈冲击,唤起孩子们的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3.满足解惑需要

教学要针对学生情感上的障碍、行为上的误区、认识上的盲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在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动情、懂理,进行启发,受到心灵的震撼。

四上年级的《网络世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正确合理地安排上网的时间和内容,明辨是非,文明上网。所以,除了课堂上通过老师的介绍和一些新闻报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不良信息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危害。还可以建议学生课后自己查找有关事例,加深认识。并且还应学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交流体会。

六下的《科技是把双刃剑》,告知科技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现在,废旧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问题。教师通过让孩子们课前调查统计家中一天垃圾的种类和重量,汇报家人的处理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其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正在成为破坏环境的一员。鼓励学生正视缺点,谈谈垃圾处理的合理化建议。

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我们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

二、指导实践能力

教学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包括情感、态度、观念、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为归宿,指导儿童的生活、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实现课程、教材、教学向儿童的生活的回归。

如《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一课中,一位老师在教学时非常关注落实“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提高运用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这一技能目标。她给了孩子们一份黄山的资料,让学生四人小组阅读这份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反馈检查。并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告诉孩子们,课中展示的许多图片和资料,都是老师从网上搜索来的。如果要找相关的资料,可以通过怎样的搜索引擎,如何操作,老师也一一进行了现场演示。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课后运用这种方法去尝试找下节课关于长江长城的资料。不仅为下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学到了一项真正的本领。

与之相比,觉得自己以前往往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孩子们课前去搜集一些资料,而从未示范指导该如何搜集、如何筛选、如何整理,因此,也从来不对他们能怎样有效的搜集抱有太大的希望。其实,原因在于自己。

三、给予充分空间

1.给予话语空间

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教师要放手一些,让学生多一些话语权。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总是将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转变为主宰地位。尤其是在上品德课时,非常喜欢照本宣科、现场直播,很少让学生发表意见,一个人撑起课堂一片天。

叶澜教授对理想的生成性课堂曾做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设想,如果没有给孩子们一定的话语权,仅仅是老师为了演绎一番课前预设的教学环节,能创造出理想的生成性课堂吗?

2.给予思考空间

教师强势灌输,大量呈现,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时间。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1)教学内容太多

为了让听课教师多欣赏到所谓的精彩片断,上课老师往往不分课时目标不惜将下一教时的内容也搬至这堂课来教学,于是一堂课里的教学信息量塞得满满的。教师为了完成预设内容,唯恐孩子们的思考占用时间太多,所以,往往没等孩子们考虑清楚就心急火燎地要他们回答了。

(2)媒体刺激频繁

运用媒体使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化的初衷不容置疑,但它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果“反客为主”,不仅使孩子们缺乏了思考的独立空间和时间,而且刺激密度和强度太大,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疲劳。

因此,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让思维自由驰骋,让智慧的火花在心灵间的交互中撞击而迸射出耀眼的光华。才能使学生对教材深入理解后再度创造,充分展示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潜能,使潜藏在“每个人身上有待开发的金矿脉”都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

3.给予探究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顿说:在儿童探索的过程中,成人给予的指导越少,儿童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反之程度就越低。同时,我们还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探究性体验而不是验证性体验。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张力,兴趣才会有焦点,情感才能被点燃,体验才会被内化。

一位老师在上二年级《动物、植物和我们》时,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观察、探究生命现象。老师说: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动物植物朋友轻轻地放到桌子上,先别急,现在我们要亲密接触动物,植物朋友,仔细研究他们的生命现象。你认为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摸,听、喂、看、闻)老师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在我们跟这些动植物亲密接触的时候,请时刻记住,我们不能伤害他们,也不能被他们伤害。明白了吗?如果发现了他的生命现象,可以马上记录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记得越多越好。于是,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观察,七嘴八舌地讨论,一本正经地写下来。最后,他们发现了动物会动、吃、呼吸、生宝宝、睡觉、死亡等,植物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等生命的奇妙现象。一个原本非常抽象复杂的概念,通过孩子们的探究体验后,变得具体、形象。而且,真正使孩子们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那么我们教育的重点就是怎样将这种积极性给充分地调动起来,满足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欲望。以生为本,你做到了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8

[2]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6

[3]韩永平.让品德教学行走在学生的期待中.[J]小学德育,2009,19(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