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赵家路 真心寻礼三部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赵家路 真心寻礼三部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生活的内心态度。

2000年,家住北京密云的赵家路眼看着密云县城每天日新月异的变化,思索着生活水平一天天提高,新城建设得越漂亮,要求的文明程度就越高。身为教师的她开始琢磨做一个相关的类似培训,家庭环境的浸润,令她首先想到的是礼仪培训。“那时候认为不管是衣着,举止、社会公德等等都属于文明范畴,这些应该可以解决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真的基于这个想法,我开始从事礼仪培训。”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这意味着北京将把五千年古老的文明展现给世界,身处北京,赵家路更加坚定礼仪培训前景很好。

第一阶段:初始之路

2001年,从礼仪培训学校进修完回来后,赵家路开始了她的培训事业。

至今,她还记得做第一场培训时的情景,在一次社交场合中遇到一位局领导,偶然间问起赵家路的职业。得知她做礼仪培训,这位领导很感兴趣,邀请她给单位职工讲讲。“对方问讲一天多少课酬,她说:‘不要钱,能讲就行。’一天下来,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块钱。”她说,永远难忘这第一次,以及第一次的两百元钱。

因为此次培训当地电视台做了新闻报道,一些单位陆续邀请她去讲课。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密云争创“首都文明县”,给她提供了更多的讲课机会,沿着这条路赵家路越走越坚定。

2006年,密云县再次争创“首都文明县”。为配合创建,赵家路承接了政府的“文明礼仪百场讲座”任务。十个月的时间里,赵家路带着她的礼仪课程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厂矿、走进学校、走进农村、走进家庭……外加百场以外的讲座邀请。仅2006年,听课人数累计达到近十万人次。她说,那一年,每天都在讲,讲给不同的人,现在回想起来,很幸福。

最初在培训机构赵家路只是接受了站坐行走等礼仪培训,并意识到外在仪态的重要性,“一个人怎么可以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会握手,不修边幅?”站在那时候的立场上觉得这些很重要,也相对来说比较在意。

而对于赵老师所讲,学员们乐于接受,也听得津津有味,但她发现大家热情的眼光里缺少一份全神贯注。

第二阶段:人际之道

赵家路反思学员的眼神和表情缺少触动,缺少共鸣,这一定不是别人的错,是我的课程缺少吸引力,也许讲授的内容并不是大家最需要的东西。年长的人,教他站坐行走,教他摆几个姿势,做优美的叠宇腿不合时宜。很多人也承认他们对如何站坐行走、穿衣吃饭等并不感兴趣。“作为一个老师,给人家不需要的东西,再热闹,有什么意义?”她再次陷入了思索中。

这时候她开始改进提升自己的课程,她告诉学员说:“为什么要教大家站坐行走、点头微笑?这样做无非是对人表达你对他们的尊重,你尊重对方,对方也会尊重你、认可你,双方彼此认可,就有了圆融的人际关系,这样就有了人脉、利益。这不就是学习礼仪的目的吗?”

由此,她给礼仪下了定义,用规范的形式向交往对象表达尊重,赢得对方的认可,达到人际沟通的效果。

从大家的眼神里她读到的不是旁观者的态度,大家的情绪进来了,因为从你的课堂里可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时候恰是2006年百场讲座期间。

那一年里,天天不停地讲课,这对赵家路来说既是一种磨练,也是心灵沉淀的契机,“让我在礼仪培训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赵家路坦言假如没有那百场讲座的磨练,她可能会陶醉在人们的认可中,陶醉在热闹的课堂气氛和学员的赞美声中。但是,每堂课下来,在总结得与失的过程中,会对自己讲过的话反复进行反思,“我觉得在教一种手段、技巧,通过交谈,寻找话题、点头微笑,来得到认可,最终为赢得利益。这是一种换取,一旦目的不在,礼仪也不在。它不是发自内心去做事。所以,我需要再调整,找我的不足”。

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凭直觉和知识的积累,赵家路感到她想要的东西可能在孔子和儒家文化中找到答案。

第三阶段:养心之道

她开始各方查找资料,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本南怀瑾老先生所著《论语别裁》中的一段文字,顷刻间如逢甘霖,立刻买下这本书,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读。不讲课的时候,白天12个小时,从早上睁开眼,一直到晚上睡觉前都在读。困了睡,醒了读。当一个人内在精神极大丰富的时候,外在物质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书里的每一段文字不是读一遍,而是反反复复地读,在这里她找到了想要的东西。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书中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也会给她的教学提供很大的启发。

这时候她发现,礼仪原来不是表面的行为规范,不是外在行为上的约束,不是一种利益的换取,而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修养。虽然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举止是内在修养的表现,但是如果内在修养不足,单纯地教外在行为举止,也达不到内外的统一。礼需要内心的积聚。赵家路不断博览群书,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礼记》《史记》《古文观止》等,都成为她苦心钻研的书目。而且随身携带。她广泛涉猎,儒释道均有所学,寻找更深刻、更本质的礼的意义,“礼者礼也,礼是做人做事的道理。礼者事之至也,即礼是做事的根本方法”。礼,就是做人做事。她终于为礼找到了根。

在传统文化广阔的海洋中不断汲取,赵家路不再像以前那样怀疑自己所讲,而是讲得充满激情与自信。一方面自己的情怀被激发出来,更感觉到一种责任:同时更激发学员对人生。为人处事的反思,有的人甚至会在课堂上流泪,那是礼仪之道触碰到他们内心最柔软之处时所流露的真情。“从现场看,我得到一个老师想要收获的效果――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甚至被深深吸引。所以越讲越深入,赢得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心。”

这个世界几千年来物质在变、环境在变,唯有人性的东西不变,它很容易被激发、唤起。

现状:心有礼则心泰

回忆走过的路,赵家路也曾经急躁过、焦虑过,为生计奔波过,接触国学礼仪以后,潜移默化中她学会调整心态,以一颗沉静的心做该做的事情。她欣喜地看到如此这般仍然收获很多,不仅能坚定地找到前面的路,而且知道怎么走,在走的过程中步伐坚定,就像树根深扎于泥土之中,不管遇到风吹雨打,依然坚定。

在国学礼仪的滋养下,赵家路评价自己目前的状态“生活得很从容!我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如此状态,是她经过多年的努力得到的。在自己的领域里授课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所以保障经济没有问题,又懂得“得意时不忘性,失意时不忘形”,不忘自己肩上的一份责任,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在没有课的日子里,她不会为琐事发愁,而是潜心看书,准备课件。

她说自己现在的生活中确实没有烦心的事情。首先不做恶事,不用担心祸找来。所谓“福祸无门,唯人自招”,起心动念为人好,百善能有百福,好的事情就会追随你来。

其次,在讲课获得经济收入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学问,受到学生的欢迎,自然讲课的机会更多,并且不断提高,学问也越来越好,如此良性循环。

再则,人都怕老,但是做学问的人不怕老。因为文化会让人有一种美,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会让人变年轻,因为心态好,不焦虑;文化沉久弥香,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生活的感悟越多,带给人的东西越多。

最后,在书里找到养分,去滋养家人和朋友,家里家外一团和气。

人生的经历加上国学礼仪的积淀,赵家路用坦诚与恳切的语气对我说:“其实如果一个人不去刻意追求所谓的名和利,一生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够了。在事业中,我不算开国学礼仪的先河,但是我非常希望将礼仪回归到做人做事的层面来,别再舍本逐末。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一点做法,找到寻找本源的路。做这些事情我并无所求。无所求,自然无所怨。所以,我很享受做这件事情的过程。

我现在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地讲课学习、学习讲课,这两件事是我做的最幸福的事。所以,是一个很美好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