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代文学教学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文学教学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古代文学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必须凸显人文精神,建立起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机制。文章通过论述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对建立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机制的途径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机制

一、前言

人文素质,是指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关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以及个人能力,包括人的理智、能力、情感和意志这几个内在因素。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转化为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人生观等的过程,是引导人们求善、求真、求美的精神教育过程。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一)人文知识结构失衡

中国有着悠久的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然而,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的应试教育的普遍采用使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情怀的培养,导致人文传统在高等教育中逐渐被淡化。但目前在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一些学生民族意识淡漠,对中国文明史缺乏了解,对传统文化没兴趣,很多学生不了解“清明”、“端午”的来历,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十分崇尚。

(二)人文精神价值观偏狭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这弱化了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利他精神,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丧失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丧失了人生方向。人文知识的结构性缺失导致了当今很多大学生们精神不充实,不丰富,不优雅,反过来加剧了物质化实用化的泛滥。许多学生成了只想着自己那点小利益的没理想,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小市民,造精神的欠缺、价值观的偏狭。

(三)人文心理及人生理想欠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切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因受挫而颓唐;还有一些学生理想天天有,行动迟迟无,毕业时追悔莫及;还有部分人,把混张文凭、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作为上大学的目标,他们把经济尺度作为指引其人生的重要航标;更有小部分人理想信念模糊,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混日子。

三、古代文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教材

(一)中国古代文学是人文知识的宝库

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融和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博大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传统的民族美德和民族审美心理,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既是专业文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

(二)优秀的古典文学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深厚的民族情感

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思想,中国历代的诗人、词人以其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时代强音。他们中有在汉民族本身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诗人如屈原、杜甫,有在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诗人、词人,如陆游、辛弃疾、岳飞、张元干、文天祥,有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中涌现出来的诗人,如戚继光、林则徐。特别是这种情感不是以理论说教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于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这就更容易感染大学生的心灵,拨动大学生的心弦,为他们乐于接受。

(三)古代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素质情感教育的源泉

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传统伦理观念,固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有不少属于糟粕的东西,但其中合理的部分,仍应为我们今天所效法。孔子的“泛爱众”,孟子的“仁者爱人”,墨子主张的“兼相爱”,古典诗文中反映的勤劳俭朴、忍辱负重精神,元、明、清戏曲、小说中反映的朋友之义、手足之情,与人交往的文质彬彬、款款有礼,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好的伦理道德。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不在这些方面倾注形象,贯注爱憎,营造意境,升华感情,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具有极为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建立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机制的途径

(一)奠定传授人文知识的人文基础

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的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必备条件。一个人的人文知识在经过一定的沉淀后便升华为人文素养。教师还要注意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思想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学科研究领域中以现代观点去进一步理解把握传统的人文知识,奠定传授人文知识的人文基础。

(二)注重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优势非常明显,因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 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情感教育,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三)培养人文个性,提升人文精神

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意志等。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人类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进取精神、健康的审美心理,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左慧青,人文精神的传承——浅析大学语文中古典文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2]冯华,浅议.工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 教育与职业. 2006(17)

[3]滕志朋,陈贻琳.学习语言、传承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关于《大学语文》目的任务的思考[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作者简介:

赵丽霞(1977~),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