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语感到语文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语感到语文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如语音准不准,用词当不当,句子通不通,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实质上,语感是心灵的感觉,是社会人的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培养语感必须以人为本,体验生活,勤思多练。具体来说,要在读上下功夫;加强训练,培养语感分析能力;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要重视读写的结合。这样,由语感到语文能力才能水到渠成。

【关键词】教师 语感 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从浅层意义说,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如语音准不准,用词当不当,句子通不通,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实质上,语感是心灵的感觉,是社会人的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是这样描述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教学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如语感敏锐丰富的人,看到“海”字,心中不仅有大海的波澜壮阔,而且还会有海一样的色彩,大海一样的胸襟;看到“春雨”二字,不只解作春天的雨;看到“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愁怅、孤寂等不尽的意味。

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有高下优劣之分,良好的语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那么,怎样培养良好的语感呢?

1.在读上下功夫。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分为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1.1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式,离开了诵读,学生就难以去直接感受,体验文本,也就难以学好语文。《课标》强调:“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精美的散文、小说和感人肺腑的优美的诗歌……都是指导学生诵读的好材料。除此外,当代精美小品文、优美诗歌,精心选择,也可纳入诵读行列。对这些文章进行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消化吸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咏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2 有感情的朗读,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宋学大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倒一字,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之重。

1.3 注重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2.加强训练,培养语感分析能力。即培养学生对语言环境下的关键词语、句子、主旨、含义等的分析感悟能力。

2.1 揣摩、比较重点词语的能力。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中对“春花”的描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作者为什么用“闹”字而不用“叫”字?通过揣摩比较就会发现“闹”字别具境界。

2.2 细细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有利于培养语感。如读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平凡”是文章的关键词语,全文围绕这一词语展开描写、抒情,又为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

2.3 揣摩语序的变异,进行语感分析训练。如郑愁予的诗《雨说》中“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又甜又准”本应在前面,这里把它倒装在句尾,将惯常的书面语变成了口语,听起来更加亲切活泛,增加了诗的色彩和张力。又如《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后置,突出了春天的“新生”。总之,对于这类语序变异的语句多多揣摩,明确作者所强调的,在平时就会运用自如。

2.4 要深刻领悟文章的点睛之笔。领悟了文章的点睛之笔,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有利于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结尾:“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辨析词语的感彩、体会修辞手段的妙用、启发联想与想象等方面进行语感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真切”。可见,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平时应多接触客观事物,思考这些事物,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平时要多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揣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些是好的对的,哪些是不好的不对的,细细辨别,这样就可提高语感能力。

4.要重视读写的结合。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运用。带着写的目的去读,比纯粹的阅读效果要好。在指导学生写作前,有计划地提供一些文章让学生读、揣摩或从内容上、从形式上、从语言上、从表达上、从表现手法上给学生以熏陶和启迪。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

可见,培养语感必须以人为本,体验生活,勤思多练。这样,由语感到语文能力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