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机制建设 确保高效运转 推动研发体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机制建设 确保高效运转 推动研发体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6月20日)

建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是适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接近20%。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就业链和价值链,在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发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近年来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作用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客观上存在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平衡问题,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而且这种差距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偏低、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标准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加工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加工专用原料缺乏、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企业管理落后等等。

为落实《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建立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一批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同时在一些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开展试点,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共同组建研发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通过这两条主线,逐步推进“搭建研发体系”的工作。我们将全国的研发机构分为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装备等6个大类,从2007年起分4批认定了一个国家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并相应建立了6个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各领域分中心的组织协调工作。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依托逐步健全的研发体系开展了一些工作,如筛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组织申报和实施行业科技项目、开展成熟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制修订部分农产品加工行业标准等,取得了一定成效。正是由于我们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聚集了国内农产品加工领域有实力、有影响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明显起到了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凝聚目标、共谋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系内产学研结合的程度大幅提高。这一点,得到了有关各方的一致赞同。截至目前研发体系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和深度还很不够,目前的合作还主要以项目合作为主,合作形式松散,很难适应农产品加工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而如何使这个体系真正发整体优势,通过有组织的协同行动实实在在地解决各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没有完全破解的重大课题。“建平台”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起点,最终的目的是“用平台”,让这个平台真正发作用。因此,我们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如何从“建平台”向“用平台”转型,可以将这次座谈会的任务理解为统一“转型”思想、明确“转型”目标、部署“转型”工作的会议,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努力开启一个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进一步明确“十二五”研发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一)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工作定位

从“十二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研发体系的作用要体现在为“三个主体”服务上。一是要让农民得实惠。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基本是农民承担,由于这些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每年仅粮食、蔬菜、水果、马铃薯等作物的产后损失折合近2000亿元。按目前单产水平计算,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同时农产品产后腐烂变质、鸟啄鼠盗、蚊蝇滋生,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尽快提高产后初加工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农民最现实、最迫切的要求。我们要通过这个平台,引导部分科研力量研究、开发、集成一批适合一家一户农民需要的投资小、易操作、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推荐给广大农民选用,以此减少损失,增加收入。二是要促进领军企业迅速壮大,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比如高部长重点提到的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落后、国产率低的问题,就必须在研发体系建设中直接去面对,抓住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这条主线,一个一个产业地梳理技术需求,一个一个环节地解决技术、工艺、装备上的难题。三是要让科研人员大展宏图。要借助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这个平台,让广大科研人员发优势,人尽其才,大展宏图。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提出“十二五”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的决策和农业部的部署,围绕各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全面提升体系功能,以重大共性技术的攻关、集成和试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集成化、集约化、模式化技术装备的示范推广,服务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以技术、标准、信息等的创新、普及和应用,带动整个行业升级转型;以体系内各类科技资源和企业力量的有效整合,以及国内外的广泛合作与交流,形成大联合、大开放、大协作的新格局。

(二)建设五大平台,发整体功能

关于资源整合的问题。重点要解决智力资源的整合、硬件资源的整合和重点任务的整合问题。一是整合智力资源,凝聚研发力量。二是整合硬件资源,建立开放平台。三是整合重点任务,组织协同行动。要立足农产品加工各领域的发展实际,统一开展行业技术需求调研、重大关键技术筛选、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及公共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而且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统一的策划方案、明确的进度要求、合理的分工协作和严格的监督检查。总之,体系运转和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明显体现出资源整合的特点。

关于信息共享的问题。重点解决体系内信息封闭、不对称和交流不畅的问题,建设网络化、功能化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建设好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信息网站,提升体系的社会影响力。二是立足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信息的广泛交流。三是利用好我部已经正式启动的农产品加工行业监测预警体系。

关于联合攻关的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攻关是我们建立研发体系的基本目标之一。我们要非常注重联合攻关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转化性。通过组织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最终物化为重大共性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在实施方式上,要组织好两种形式的联合攻关,一类是以解决公共的、共性的技术问题为目标的联合攻关,在充分把握行业公共需求的基础上,以政府公共项目为载体,通过科研资源的有效组织和财政项目支持予以推动。我们将把行业科技项目、研发体系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农产品加工重大共性技术推广项目、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示范项目、农产品加工行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项目等,与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公共技术问题的联合攻关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源。另一类是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为目标的联合攻关。

关于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实现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对于以企业为主体的分中心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其产品结构及相应的设备工艺条件决定它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但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他们的学科建设和人才结构大都是多方向的,研究的内容和承担的课题也涉及多个领域。我们提出专业化发展的本意,是希望各个分中心都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研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特色、突出重点,逐步从以往可能存在的“小而全”向“专而精”方向转变,在特定的领域做大做强、做出成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变“一片丛林”为“参天大树”。为了加强引导,今后我局在安排分中心的扶持项目时,将把专业化发展程度作为重要的条件之一。

关于创新应用的问题。“创新”应该体现在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机制创新主要是指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在管理上,要充分发体系建设三个行为主体,即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和地方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国家中心和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分中心的作用,要实行目标制、责任制、项目制及动态管理与奖惩等机制。在运行上,要针对院所型、企业型两类分中心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与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体系的潜能。技术创新在形式上主要是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出强调集成创新;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需求,合理设计、安排研发体系的各项工作,重点强调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应用”主要指科研成果的转化、示范与推广。要在细分行业、调整优化专业分中心结构与布局的基础上,系统开展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筛选工作,建立“成熟适用技术项目储备库”,为技术对接与推广奠定基础。同时要多方争取手段,支持研发体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活动,努力把研发体系建设成集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熟化、集成、示范、推广为一体的转化应用平台。

(三)建立基本制度,确保高效运转

我们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为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层面的目标任务、分工责任和监督考核内容,将推行三项基本制度。

一是实行国家中心总责制。

二是实行专业委员会制度。

三是实行研发分中心扶优扶强制。

今明两年研发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经过反复沟通和商讨,我们认为研发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今明两年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技术需求调研

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示范推广,必须建立在满足现实生产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技术为一体的产业,任何一个企业都难免会遇到有关节能减排、副产物综合利用、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技术的制约,有些还可能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重大瓶颈问题。如前几年有关部门责令关停了许多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主要理由是排放的废水不达标,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污染了环境。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因此我们认为,深入调研和认真梳理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遇到的、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对产业健康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共性技术难题,就应该成为研发体系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调研范围界定在体系内企业全覆盖和体系外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调研工作由国家中心统一组织、协调,制定调研方案,各专业委员会具体落实,根据需要和可能,可分别采取实地调研、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网站查询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技术需求,经过汇总、分析、凝练和专家论证,形成农产品加工业技术需求调研报告,作为技术研发、引进、集成和推广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筛选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研力量不断壮大。尽管在研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毕竟产出了不少科研成果。然而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那么,如此大比重的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应用的原因是什么?是适用性差,还是集成度低,还是政策扶持不够,还是缺乏技术供需之间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大家知道,每一项科技成果的取得,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我们的研发体系有责任、有义务去努力消除这种现象。在具体操作上,要将“十五”以来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组织研发的相关科技成果尽可能齐全地收集起来,并与技术需求调研的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技术本身的成熟度、与现实生产需要的适应性等,筛选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有重要影响的技术项目,按照攻关(包括集成)技术、引进技术、推广技术分类,编制筛选研究报告及其技术目录,以便对我们今后申报行业科技项目、“948”项目和组织成熟适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发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推广农产品加工成熟适用技术

这里讲的成熟适用技术,主要指有利于提高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共性技术,既包括通过研发、集成、熟化以及中试检验和专家论证,可以应用于现实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也包括一些早已被部分企业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但应用面有待提高的“老技术”。推广工作的对象则是数量众多、自身没有研发能力、信息相对闭塞的中小型加工企业,以及从事农产品产地储藏和初级加工的广大农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我局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在政府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某类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中小企业或农村大户建设加工示范线、储藏示范库(窖)的基础上,举办示范推广培训班的做法,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在这方面,需要我们研发体系做的工作,主要是挖掘、甄别、筛选出值得在较大范围推广的成熟适用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并选派相关专家积极参与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示范推广活动。当然,我们也鼓励和支持拥有这类技术的科研机构,在体系内外自主地开展推广工作。

(四)遴选农产品加工各领域领军企业

“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是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们把“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确定为一项战略任务,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国际资本大举进入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安全造成现实或潜在威胁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能够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形式,整合资源要素,实现优势互补,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化、集团化、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专业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与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的有效对接,增强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总之,要通过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各领域的领军企业,遏制外资大量进入的势头,保护和巩固民族产业基础。在这方面,需要我们研发体系做的工作,主要是在研究确定农产品加工各领域子行业细化方案和领军企业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分领域编制出《农产品加工子行业领军企业目录》。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扶持领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五)争取农产品加工行业科技项目立项并组织实施

行业科技项目,是研发体系开展农产品加工重大共性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工作的主要项目依托,也是凝聚体系力量的重要手段。自从2007年财政部设立行业科技项目以来,农业部已经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化等多个领域争取到189个项目立项,安排项目资金35亿元。由于农产品加工领域进入较晚(2009年),目前只安排了3个,但是发展趋势较好。去年我局按照科教司的要求,组织相关专家研究起草了《“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规划》,围绕农产品加工节能减排、综合利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提出了60个建议项目。最近又按照科教司的总体设计,优选出了20多个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分步争取并组织实施。目前2012年的5个推荐项目已基本确定,参与单位涉及几十家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我们的研发分中心。今后几年,将有更多的分中心有机会参与到行业科技项目中来。“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而且必然存在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因此,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行业科技的主攻方向和项目内容,也是研发体系的重要工作。希望国家中心、各专业委员会、各分中心都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积极献计献策,使我们申报、实施的行业科技项目真正起到凝聚体系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服务行业发展的作用。

为了使上述主要任务落到实处,我局将与国家中心签订一个包含今明两年主要工作内容、进度和完成时间的目标任务书。国家中心与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与各分中心之间,也要在细化任务分工的基础上,建立约束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此外,我局在“十二五”期间还要着力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农产品加工监测预警与国际标准跟踪平台建设工程”等,也需要研发体系的有力支撑。希望国家中心、专业委员会、各分中心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今后凡是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科技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研发体系应该最了解、最能说清楚;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和确定的研发、集成、推广项目,应该最符合实际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