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疆生态文明农业产业模式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疆生态文明农业产业模式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根据新疆不同的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三种不同区域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类型,同时,重点分析了沙湾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典型模式的运作方式和发展状况,以期对新疆其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模式;新疆

新疆各地在地理位置、资源储备、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地适宜选择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也不尽相同,以下为几种新疆可进行发展的模式。

一、绿洲生态农业产业模式

绿洲农业是新疆特有的农业生态经济类型,目前分布天山南北的新疆农场多为人工绿洲,有引自天山山脉的雪水,土地比较肥沃,具有发展农、林、牧的巨大潜力。新疆农业的大多数优势产业如棉花种植,林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多集中在绿洲农业生产中。但是,由于受生态环境脆弱、观念落后、不科学的耕作制度、生产管理粗放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农业现代化水平仍十分低。绿洲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首先,建立科学的灌溉排水体系,合理分配水资源,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搞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建立农田林网体系,防止土壤退化,减少抛荒耕地,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其次,变单一的棉粮种植为种植-畜牧-林果为一体的商品农业基地,形成棉花、瓜果、肉蛋及特有农产品等多层次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优质农产品,促进绿洲农业的经济发展。此外,充分发挥庭院经济和立体农业在绿洲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绿洲农业地区,农民在庭院里种菜、栽果树、养家畜,形成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规模不一的庭院种养业,使庭院得到高效益利用。同时在一些以畜牧业为优势产业的地区,推广沼气这一生态、环保、能源利用高效的技术,既解决了畜牧业产生的大量牲畜粪尿的处理问题,也为广大团场职工提供了清洁廉价的能源。沼液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优质叶面肥,可以防治病虫害,节省大量农药和化肥,用沼渣和沼液灌溉果树和蔬菜,对促进农作物增产丰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荒漠草原生态农业产业模式

新疆的荒漠草原地区占新疆全部面积的75%以上,新疆绿洲的边缘及交接处无不被大片的荒漠草原所包围,荒漠草原降水量小,植被稀疏,种植业发展潜力不大,所能发展的多为载畜量不大的畜牧业和一些沙区药物种植。但是草原荒漠的生态价值更甚于其经济价值,大片荒漠草原的存在是保护水源,遏止沙漠侵袭,维护生态平衡的屏障,也正是大片的荒漠草原的存在保护了新疆的绿洲,所以发展荒漠草原生态农业产业模式首先就要对荒漠草原进行生态保护。不过,荒漠草原并非完全没有优势,由于这些地区交通不便,工业化程度较低,没有工业化污染使其具有发展无污染替代农业的优越条件。利用这些地区的无污染特色发展特种药材种植和有控制的特色养殖很有经济前景。新疆沙漠药用植物肉苁蓉、麻黄、甘草、枸杞、沙棘等等都可以在这些地区驯化种植,无污染,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在荒漠化和沙漠化地区应积极发展具有新疆新疆特色的沙产业,立足当地的光热资源,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生态-产业-技术”的治理保开发,开发促治理的产业化道路,最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利用和良性循环。

三、城市周边生态农业产业模式

新疆经济发展虽然并不发达,大中型城市也并不多,但是沿一些经济发展带,尤其是在天山北坡经济带还是有一些经济、人口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这些城市本身就是一些新疆师部所在地,这些城市周边也无不分布着一些农业团场,这些团场的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借助城市经济发展的放射带动作用。城市周边团场拥有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市场渠道畅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但也承担了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污染,耕地面积缩小的劣势,因此城市周边团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要充分发挥优势,规避不利因素。首先,充分发挥离城市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优势,大力推动生态化,无污染的蔬菜,瓜果,肉蛋,禽鱼的种养殖基地的建设,真正成为城市的有力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产品提供者。同时,具有距离优势的团场还可发展新疆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红色种植业。西红柿,枸杞,辣椒,胡萝卜等一些新疆优势农产品避免了长途运输的损耗做到就近加工,提高了产业效益。其次,可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适时推动城郊生态农家旅游等农业观光项目。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农家游由于不需长途跋涉,交通条件较方便,所需时间短,一般利用双休日即可完成,非常适合许多城市人渴望亲近自然又苦于时间有限的需求。参加农业生态旅游的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农产品(蔬菜瓜果、畜禽蛋奶、水产等),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耕地、播种、采摘、垂钓、烧烤等),从中体验农民的生活感受,并能带动对当地农产品的消费,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在“乌昌一体化”中许多沿乌鲁木齐-昌吉的团场,由团场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团场职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八师石河子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还结合当地军垦历史传统,把军垦文化元素和农业生态旅游有效的结合建成集餐饮、住宿、游憩、休闲、度假、游览、教育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军垦第一连”。

新疆各地在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根据本地的特点,不拘一格的发展符合本地生态气候和经济发展特点的发展道路,形成优势产业-生态效益-社会意义综合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四、沙湾县生态农业产业典型模式

沙湾县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带黄金地段中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天山支脉依连哈比尔尕山,中部为洪积――冲积绿洲平原,北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与石河子市、玛纳斯县相邻,南与和静县、尼勒克县相接,西与乌苏市、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相连,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交,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1994沙湾县被正式确定为国家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1999年沙湾县成功通过国家农业部、财政部计划发展委员会等7部委的验收并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先进试点县”。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沙湾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均得到发展,人均收入得到提高,投资环境也得到改善,并建立起了一定层次的农副产品加工、轻纺化工、食品加工的产业体系。

(一)发展种植+养殖+沼气+林果综合发展的模式

首先,在乌兰乌苏镇等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比较均衡的典型区域,建设起各具特色的种养结合生态系统。种养结合生态系统是按照生态学原则把种植业生产、畜禽养殖结合起来,使该系统内的植物产品(果、瓜、菜、粮等)和动物产品(家畜、家畜产品)相结合达到多产品高效益的特点。至2005年年末全县牲畜存栏766731头(只),全年肉类总产34706吨,羊毛2101吨,牛奶38613吨,禽蛋7993吨,畜牧业46162.57万元。其次,在2005年,以养殖业比较发达的乌兰乌苏镇作为试点推广发展沼气技术,继而在全县推广,自2006年沙湾县开始全面推广沼气技术。沼气的使用解决了禽畜粪尿污染问题,不仅洁净了环境,而且还鼓励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仅在最早作为推行沼气技术试点的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下四宫村2006年就增加了十几户养殖户。同时,沼气的使用还减少了能源耗费,降低了农户的生活及生产费用。据统计,建一个沼气池每户每年可节煤3.5吨,节约燃料费520元;节省电130度,节约电费135元;用沼液、沼渣施肥,节约成本320元,节约农药费用100元,总共每户每年就可以节省1000多元。不仅如此,由于沼液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使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使其更具生态绿色的特色,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在推广沼气技术的过程中,沙湾县政府做出极大努力,从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培训指导;加强典型示范;加强督促检查四方面进行推广。经过2年的推广,全沙湾县已建成450余个沼气池。再次,在加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果业。沙湾县每年造林1000公顷以上,最多的一年1999年造林1876公顷,造林以农田林网化和经济林为重点,现累计造林保有面积达1.44万公顷。林业发展不仅重视生态效益同时还重视经济效益,林业面积中有3247公顷的经济林,其中果树面积58公顷。林果业的发展和沼气技术推广不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使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使沙湾各级乡、镇、村呈现林粮棉油多-饲料多-牲畜禽蛋多-沼气节能多-沼渣肥料多-林粮棉油多的良性生态循环。

(二)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复合模式

根据沙湾县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为基础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以及农业协会,推广农业产供销一条龙的生态农业复合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首先,根据在每个不同区域依靠各自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如在交通便利的村镇种植蔬菜水果,在土地较贫瘠的地块儿种植红花等药物,在庭院发展家庭养殖,在水库泽洼饲养鱼虾蟹,达到粮、棉、油、瓜菜、药、肉、禽、鱼共同发展的格局。其次,在政府大力宣传支持下,乌兰乌苏镇等一些养殖业比较发达的乡镇自主成立养鸡、养牛协会等农业协会,协会既可以在生产上给农户进行指导服务,又可以组织专门人员负责销售,把一家一户的产品组织收购,然后外销到石河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交通方便的大城市,从而可以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建设为具有规模效益的养殖集群。再次,充分利用沙湾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建立了具有辐射效应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转移了农业领域的过剩劳动力,促进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建设。沙湾县以县级企业为龙头,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了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高产棉花、畜牧养殖、酱用番茄、蔬菜林果、优质粮油五大基地建设为带动,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带,并扶持了辣椒、枸杞、蟠桃、葡萄等特色果蔬产业发展。十几年间,新增蔬菜林果保鲜能力3万吨,完善了酱用番茄、优质棉、无公害蔬菜等8个农产品标准体系。

(三)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

沙湾旅游资源丰富,离周边大城市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距离又不远,从而发展了一系列集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点。沙湾按照县域经济“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要求,本着统一规划、整体设计、突出特色、重点开发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引进大型旅游文化集团、民营资本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相继开发温泉,鹿角湾、东大塘,森林公园、千泉湖等具有保健疗养、草原风光、生态农业观光、沙漠探险、冬季滑雪的旅游景区。并带动了以沙湾大盘鸡,千泉湖大闸蟹为代表的一系列旅游特色农产品的开发。逐步建成景观互补、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区。景区的开发在保护了当地环境的同时还变当地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共同的实现。同时,大量的游客带来了大量的消费能力,从而也促使沙湾农副特产得到了经济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宏观数据挖掘数据系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畜牧业发展统计表[DB/OL].省略/cyfd,2006.

2、田生花.沙湾县“四个加强”推进沼气建设[DB/OL].新疆平安网,2008-08-21.

3、中国宏观数据挖掘数据系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业林业发展统计表[DB/OL].省略/cyf.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