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倾听文本的声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倾听文本的声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离不开“读”。学生对文本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语句,熟读体验情感。因此,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教学的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读”的形式来达到其效果。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体味情感,明情悟意。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品读词句,训练语文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静思会文 品读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从中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里,除了重视朗读,还需要重视默读。因为默读可以帮助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有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要想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最有效方法就是默读。学生默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做出正确的取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船长》一文介绍的是哈尔威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我在教学时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静思默读,画重点的词句,深入研读写感受,让学生在与文本深层次的接触中受到震撼。静思默读的过程就是释疑解难、思维灵动过程;就是体会情感,感动心灵的过程。静思默读可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

2、借助媒体 品读词句

对于关键的字词,教师除了让学生自主发现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及时引导学生深入关注,仔细研读。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课时,抓住雨后湖景一段,及时出示相关文字,引导学生去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现回顾一下这段的教学流程:(1)体会颜色美:抓住文中描绘颜色的词语,并尝试用“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词来概括(2)体会景物美:按顺序理出文中的景物(3)体会动词美:特别紧抓“泻”字。这样,分层次的深入研读文本,有效地将语言文字化作灵动的形象,优美的画面来吸引学生,震撼着学生。

3、图文结合 品读词句

课本中,有许多都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在学习时将插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接触课文,自然会引起其注意力和兴趣。与此同时,让学生试着解读图画,让他们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从而激起朗读的兴趣学会感情朗读。课文内容与插图相吻合的,可采用图文对照法品读,即让学生边观察图画,边找出课文中与画面内容相关的词句。学生通过自读、揣摩、讨论、交流、再读、细细品味,体会文中词句所表达的意蕴,进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钱学森》一文中,引导学生关注了这样一段文字:“钱学森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与这段文字相匹配的正好有一幅图画。教学中,我让学生图文结合品读词句,他们便很快体会到了钱学森急切的归国之情.

4、联系课文 品读词句

学生读课文,可圈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找出与该词有关联的词句作上记号,反复品读,细细揣摩,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如教学《诺贝尔》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词句体会诺贝尔研制炸弹的不容易,进而让学生联系前文来理解“终于”的深义。有了前面深入体会做铺垫,此时理解“终于”一词真的是游刃有余。可见,关注前后文是理解难词有效的方法,简捷的途径。

5、想象创新 品读语句

宝贵的课堂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天地;而不是老师表演感悟的舞台,教师的讲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感自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独立感悟能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关注词句,拥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见解、体会和看法。教学《开天地》一课,有一个很精彩的片段:让学生两次想象品读词语(1)边读边画关键的词,再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样的(2)依据有关词语想象身体的其他部分会变成什么样?想象是创新的基石,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发言踊跃,他们切身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进而形成心灵中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

总之,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他们感情契合,培养敏锐的语感,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对话的前提是师生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和底气,得有充分的准备才行,最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就要先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让学生把文本读通、读透、了然于胸。这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文本声音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