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与风险防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与风险防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中国入世后逐步实行金融对外开放,国内银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防范信贷风险、化解不良资产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强贷款风险的事前防范,注重贷后检查,及时挽救不良贷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分散贷款风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等措施化解与防范不良资产。

关键词:不良资产 化解 风险防范 措施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牵动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全局性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有机遇就必然存在竞争,不良资产比例过高、资本充足率偏低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先进的外资银行之间的主要差距,这也成了拖累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同时,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的严重性。因此,如何处置如此规模庞大的不良资产就成了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

(一)银行业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信贷管理体制,银行是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所以也并不存在什么金融风险问题。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特别是以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为基本特征的金融改革正式启动,引发了新旧体制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进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贷款质量低下,亏损问题严重,呆账、坏账的比例很高等,资产质量风险也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二)银行业内部自身经营性偏差

诚然,不良资产的形成有着较深、较广的客观原因,但是,毋庸置疑,银行评估不严、定位不准、信贷管理水平差强人意,不仅是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催化剂,更是造成信贷资产风险度大,固态化严重,收益率低的直接因素。

1.银行资产投向缺乏理性定位,行业偏差是导致银行资产结构不合理的关键。

2.市场退出拖泥带水,对淘汰客户的追加接信使银行资产不良,更是雪上加霜。

3.不能辩证地处理好规模经营与风险集中的矛盾,使规模经营过度成为风险集中的直接原因,不良资产由此大量产生。

4.多头援信,形成管理空档,导致对同一客户投信限额失控,风险由此而生,贷款不良迅速加剧。

5.审贷不分,接信机制的不健全是不良资产滋生的土壤。

6.银行信贷人员和其他人员民事违法、刑事犯罪、违规违章或存在主观过错,疏于审查,急于管理,致使银行资产形成不良,后果严重。

7.不良资产形成后,消化方式过于单一,是使银行不良资产权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首先,不利于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存款,不良资产过多,许多贷款不能收回或不能按期收回,就有无法支付到期存款、发生存款支付危机的可能。

其次,损害经济和银行业务的发展。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信贷支持。如果银行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则银行不仅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而且不敢放手发放信贷,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再次,助长企业相互拖欠货款,使社会信用恶化。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和国有企业拖欠国有银行贷款,是当前社会信用恶化的两种主要表现,而且它们的根源是相通的、互为因果的。

最后,银行改革无法进一步深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实行股份制,已实行股份制并具备上市条件的其他商业银行逐步实行股票上市。实行股份制和股票上市,需要增加透明度,公开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达到有关标准。如果不能把不良资产降下来,就达不到上市标准,就不可能上市,即使上市了,股票的出售也将成为问题。这就会延滞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

可见,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其自身体制改造的重要障碍,已成为四大国有银行的心中之痛。因此,进行不良资产的化解风险防范已经刻不容缓。

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与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贷款风险的事前防范

强调贷款风险的事前防范即强调贷前调查和审查工作, 强调在对市场和企业进行大量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选准贷款企业和项目,选择产品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还贷能力强的企业和项目, 把住不良贷款形成的源头,把贷款的风险清除在发放之前。

(二)注重贷后检查,及时挽救不良贷款

从银行资金的贷出到本金与利息的收回在时间上是分离的,相隔数月到数年。而在这数月与数年中,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都将有很大的变化,可能出现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所意想不到的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因此为最大限度地规避贷款风险,就必须加强贷后检查,建立贷后检查报告、登记、备案制度,严密监督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密切注视借款企业的变化情况。

(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分散贷款风险

一是避免贷款过于集中某些行业和企业,避免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的情况。因此,必须对贷款对象类别进行控制和分析,设定科学的比例,对单个企业的贷款余额也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不得随意突破。二是在贷款方式上加大抵押、 担保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尽可能缩小信用放款额度。三是在贷款形式上,运用组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委托贷款等形式,将贷款风险加以分散。

(四)强化营销意识,建立基本客户群体

在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得一席之地,赢得一批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好,还贷能力强的贷款客户群、银行的信贷人员就得具有强烈的营销意识,走出银行,投入市场,开展市场调查、主动推销自己,寻找好的客户。要在对整个金融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结合本行经营的实际状况,确定合理的市场定位后,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营销组合”策略。

(五)建立调研机构,掌握信息资源,提高竞争能力

无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强化贷款风险防范的预警工作,还是调查市场,对市场进行细分,正确进行市场定位,确定有效的营销策略都离不开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信息是资源,也是机遇,捕捉信息,把握机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金融竞争能力的十分重要前提。因此当今国际上的商业银行, 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都建有一定规模的调研机构,集中一部分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较强的人才,充分运用电脑网络,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科技各领域的信息,经过科学、严密的加工,及时形成正确有效的信息,供决策者、管理者运用。

(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

在当前资金周转流程复杂,信贷运行风险含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必须以防范风险,提高质量为主。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监测体系;坚决推行贷、审、查三分离;认真实施风险量化管理;全面推行贷款档案标准文本;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责任体系。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化解与风险防范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实践和总结,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成功之路。

参考书目:

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再生及治理》李霁友

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研究》李洪江

3.《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过多问题的思考》赵海宽

4.《试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观成因》 白玲 季向红

5.《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张心良

6.《走出不良资产的阴影――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见》尹鹏海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