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习作评价的“三棱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习作评价的“三棱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缘起:网络热帖,引发全民讨论

日前,一篇名为《我和爸爸的便当盒》在微博上被转发3万余次,文章是日本小学生片山悠贵德写的。他3岁的时候,爸爸因病去世了。3年后,这个孩子在作文中写下对爸爸的思念。这篇作文获得了朝日学生新闻社举办的第四届作文比赛最优秀奖。很多人在感动的同时思考:这样的作文,在语文老师眼里,会是最优秀的作文吗?

二、遭遇质问后的冷思考

(一)执著于深度的“挖井人”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作文命题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一般不会再出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的题目。但花样翻新的作文要求,仍指向“意义”二字。写梅花,大多要联系其报春、傲霜的品性;写小草,必然写其顽强的生命力;写春游,最后一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写给母亲洗脚的事,一定联系《感恩的心》……著名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从小学生就被教育说要注意审题,要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独立的思想,这不仅是作文的问题,更是一个做人的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像个挖井人,所写的作文充溢着“新八股”的味儿,缺少他们自己的语言。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应该要有孩子的语言,我们应该把“意义”暂放一边。

(二)留意长度的“拉面王”

上学期,六年级毕业考试的作文题是《嘘,保密!》。我参加了作文阅卷,浏览完所有六年级学生的作文后,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次作文学生写得不错,不少作文写得很长,仿佛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接下来,我开始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并根据作文要求给出分数。在复审时,有人对我的评审提出异议,认为有的作文比较短,不应得满分。听到这样的意见,我并不感到奇怪。我看过一个报道,说阅卷教师在每年高考作文评分时,对短的作文一般都不会给最高分,原因很简单,怕引来争议。这让我想到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作文字数多得高分,字数少得低分,几乎成了规则。平时的习作更是如此,字数少被认为是态度不够认真的体现,因此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学生非要兜几个圈子,把文章拉长,凑够字数。

(三)钟情于翻唱的“刻录机”

相信语文老师都布置学生写过《童年趣事》这一类的习作,对这样的习作开头,老师们也见怪不怪了:“童年,是欢乐的海洋。在回忆的海边,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的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第一次读到这样的开头时,觉得挺有美感,第二次读到就觉得有点不是滋味了。如果一个班上有好几个学生这样开头,老师就应该反思了。老师或许是想走捷径,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水平,因此要求学生摘抄甚至背诵好词、好句、好段,积累语言。著名作家赵丽宏也被这样要求过。他说,起初一段时间,似乎有点用处,写作文时就把好词好句用进去了,不久就发觉,这样就没了自己的个性。

(四)倾向于主观的“霸王弓”

我们每周都上作文课,由于受传统的写作训练序列的影响,学期伊始,我们往往会制订一个整体计划,如训练哪些文体,突出哪种能力,设计哪些内容等。而这些计划多半从教学的系统性和写作知识的完整性出发,很少从学生的欲望、需求、体验以及学习的规律出发,所以这种教学的实质是以强制的外部规定否定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概念的界定。语文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老师要他写的文章紧皱眉头咬破笔杆才能勉强交差,写出来的东西言不由衷,套话连篇,但一旦有什么拨动了他的心弦,他往往下笔如有神,写出的作文童真烂漫,灵气飞扬,甚至会让老师拍案叫绝。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真心拥抱作文。写作一旦成了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一种习惯,就会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三、明确评价标准

习作评价不能搞得太复杂。有的老师制定的评价标准很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无错别字、问题对应、标点正确、及时上交、书写整洁……这看起来很细,实际上没有一个着力点。有的老师专门设计了评价表格。这样的批改对大多数习作是不适用的。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建立了“三棱镜”作文简约评价标准,即信、达、雅的习作评价标准。

信、达、雅是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本是翻译的评价标准。我把这个标准引进作文评价体系中,赋予了它切合小学生作文的时代内涵: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

(一)信,拥抱童真的回归

1.儿童习作必须较真

“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和别人对话、交流,这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或者说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从这个意义来说,小学生作文的关键就是回到基点——用童心,说童言。学生有自己的个性,有独特的生活经历,但在老师的“教育”下,鲜活的个性、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被扼杀了,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独立人格,没有怀疑精神,这与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小学生应该写“放胆文”,也就是自由写作。事实证明,学生们平常的练笔、日记、心情故事,远比课堂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写得精彩。

儿童的作文,首先求一个“真”字,即写他们的真实生活。如清明节扫墓,成人是在感怀先人的音容笑貌,而对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孩子来说,扫墓更像是一次愉快的郊游,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地用“思想不健康”或者“跑题”来否定。语文教师要把保护学生的言语欲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言语冲动。

2.儿童习作必须“顶真”

写作文,决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真实上。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自己想设立的节日。有个学生写了《自由节》:“哎,整天和书本打交道,真没劲。几乎每堂课老师都要拖延下课时间,使我们的课间时间大打折扣。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没想到老师进教室比我还早。到了放晚学,又有一大堆作业跟我一起回家。为了看一会儿电视,也要大费周折。爸爸说:‘你被老师表扬了才可以看电视。’这对我来说比登天还难,不让我看电视就直说,何必绕一个圈子呢?都说童年是快乐的,可我觉得童年真苦!”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完整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习作虽然偏激,却很真实,说的是心里话。如果教师认为这类习作主题消极,学生可能就不敢再说真话了,言语尝试的冲动也会从此逐渐消失。失去言语的兴趣,这是非常可怕的。

(二)达,追寻童语的结构

1.让语言的小溪流淌

作文,本来是件简单的事情,就是把嘴上说的、心里想的话写下来。要想让别人看得懂,就要做到句子通顺。句子通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用词准确,句中词语排列的次序合理,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词语搭配得当,让人读起来觉得顺口;句中各词语的意思前后一致,不矛盾;正确使用关联词。一个三年级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我想有一个卖丝袜的亲戚》:“一说到丝袜,妈妈就十分头疼。因为我家有一位‘丝袜破坏王’。哈哈,那就是我!丝袜遇到我,算它倒霉。因为我是穿一双,脏一双;穿一双,破一双。我真想有个卖丝袜的亲戚。亲戚嘛,总会送些东西,特别是做生意的。卖茶叶的送茶叶,卖文具的送文具……那么,卖丝袜的当然送丝袜喽。但是,我也要学会自己保护丝袜,因为我的梦想还没有成为现实。”读着这样的习作,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精明可爱的孩子。

2.让每一条支流欢唱

潘新和教授指出:“从总体来看,文章评改的重点首先是思维和思路上的问题,最需要纠正的是条理混乱、思路不清的问题,这是写作的最大毛病,在作文评改中务必要下大力气。”今天的作文评价,仍存在着重文字、修辞,轻思维、思路的倾向。因为文字、修辞这些文章表层的现象,容易被发现,而思维、思路隐藏于文章深层,评改和纠正起来比较困难。多数教师当然不会舍易求难,在梳理、调整学生的作文思路上多费工夫。这种舍本逐末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极为不利。

做文章,必须要有结构意识。头脑中有了结构意识,必然会考虑开头、展开、收尾等内容。整篇文章的框架搭起来,必须有具体的“填充物”,这逼着作者搜寻素材,言之无物的弊端比较容易避免。结构意识有助于文章的条理性、层次感。注意文章的结构,从整体着眼,必然要考虑组织材料的问题,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写什么等,这样想过以后,文章的思路就明晰了,行文的顺序就明朗了,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无视结构问题,信笔写来,乱扯乱凑,结果不是胡说八道,就是杂乱无章。如果教师只教学生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不重视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不强调作文要写自己的感受、感想和感情,那么只能教出一批高级的“鹦鹉”,到处拾人牙慧。

(三)雅,激发童言的灵性

1.拒绝平庸

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很长,但老师的评价写得不够具体。“具体”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细节。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令我们刻骨铭心的常常是精彩、有趣的细节。小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粗线条地勾勒、朦胧化地讲述。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语言敏感力的培养,即对熟悉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发现,以生成一种新的情趣。管建刚老师说:“一片叶子在他面前飘然坠地,他弯下腰,拾起来把玩一番,这人不是小孩就是作家。”三年级上学期的一篇作文是《秋天的树叶》,我布置学生在校园里捡树叶,学生们一个个像探险家、寻宝者,在校园里来回奔走,不时发出阵阵欢呼。他们兴高采烈地呼朋唤友,热情地交流着自己的“宝贝”。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展示树叶的环节,“藏宝者们”恨不得冲上讲台。“藏宝者们”兴高采烈地介绍自己的“宝贝”。我看时机已经成熟,就让大家把自己的宝贝写下来,用文字的方式跟其他同学交流。“忽然,一片竹叶从我眼前飘过,它很长,像一把宝剑,再长一点的话拿在手里一定很有骑士的风范。我还发现一个秘密,它在太阳下晒一会儿就会失去水分卷起来。因为发现了这个小秘密,我更加喜欢这神奇的树叶了。”多么富有童趣的表达!

2.张扬个性

王栋生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外面玩,叫他回家,他不愿意,冒出一句“我有我的随便”。王老师说:“他不知道‘自由’这个词,可是你看,他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个性化的语言才是最好的,最有自己的温度。作文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不是改变学生的语言。潘新和教授说,每一个学生都是语文天才,要善于发现、顺应、养护他们的言语天性与个性、潜能和才情,让他们的言语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找到归属感和尊严感。许多时候,小学生的个性思维往往会跑到他们所能掌握的语文能力的前面,这种思维是极为可贵的。某些看似不怎么正确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理性色彩和奇特瑰丽的想象。但是由于词汇贫乏,学生掌握的现有句子又不足以表达,于是就出现了词不达意的现象。这些错误,其实是学生力图打破一般的表达方式,尝试自认为最新颖的表达所致。如果教师在学生进行这种努力时不是给予理解和鼓励,而是给予批评,会扼杀学生的言语创造力。

每一篇习作都隐藏着丰富的意味,作文评价的“三棱镜”折射出了儿童习作的七色光谱。让模糊的作文评价逐渐清晰起来,一定能开辟出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