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按照随即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

【关键词】氟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病理表现包括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心肌重构。其常规治疗包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全身炎性反应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已得到认可,但其对于非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目前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6.1岁,其中男48例,女42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此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合并高血压病59例,扩张型心肌病18例,甲亢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已知或怀疑缺血性心脏病,炎症性肌病,严重肝肾疾病,癌症及其他威胁生命的疾病。按照随即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盐饮食及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等药物,必要时根据病情应用洋地黄、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晚。

1.3 检测指标

2组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CRP及NT-proBNP测定,采用德普DPC公司的IMMULITE化学发光分析仪,试剂为德普DPC公司的超敏CRP发光试剂。NT-proBNP检测采用德国拜耳公司Centaur化学发光仪,按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水平。采用美国HP8100超声仪,探头频率215MHz。由专业心脏超声人员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 疗效标准

(1)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2)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3)无效:心功能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全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1.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两组比较P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F、LVEDD、HsCRP及NT-proBNP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

3 讨论

目前对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主要为血管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的联合应用。常规治疗只有利于血液动力学改变,而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以及降低血浆炎性细胞浓度、减缓慢性炎性反应对心肌损伤的进展,才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刘维琴等[ 1 ]研究认为CRP的升高水平与心功能程度成正比,CRP可作为预测HF患者预后的一个观测指标。国内外许多试验发现他汀类药物通过其多效作用有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是交感神经激活的状态。他汀类药物对于交感神经系统的益处在动物心力衰竭模型中得到证实。本研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晚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LVEF、LVEDD、HsCRP及NT-proBNP,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维琴,刘洪海.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6):9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