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者应以成长论“弹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者应以成长论“弹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前,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一堂本应该普普通通的英语课,却上演了一场学生“弹劾”老师的戏码。9月13日上午,初二(11)班的英语课堂上,有学生当场拍桌而起,大喊不喜欢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要求全班表决,更换英语老师,获得不少同学的举手赞同。老师当即离开。据悉,学校将处分“闹事”学生。(华声在线)

事件发生之后,一场普通的师生矛盾,因为“弹劾”这个噱头,被舆论化的“过度解读”。一时间“师道尊严”“学生话语权”“教育暴力、程序正义”等各种片面概念被放大,以“是非对错”来评价学生是教育的惯性思维,当事件本身打破了以往的“评价惯性”,似乎舆论也失去了判断的标准,变得暧昧起来,变成了一场教育的“罗生门”。

不管是多么优秀的学校,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老师和学生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因为意识上的“惯性”,往往导致天然而基础的矛盾点被忽略掉。

达州开江县一位农村学校的校长,曾经对笔者说过自己的感触:“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老师),带领另一群不完美的人(学生),走向完美的过程。”这位校长曾经处理过类似的情况,他认为:在这个过程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回归成长本身,而不是停留在浅表性的“是非观”之中——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先论成长,后论对错。

以事件本身而论,学生在课堂上“拍案而起”,“弹劾”教师,本身就是有违教学秩序的。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可以通过班会课、家委会、学校办公室等多种渠道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中“闹事”,不仅是对教师的伤害,同样也是对秩序的破坏,所以背上一个“处分”,并无不妥之处。

但学校对事件处理的方式却让人失望,单纯的“处分”学生只是对教学秩序的维护,没有真正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比如,为什么学生会在课堂上“弹劾”教师,为什么不采取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渠道,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被“弹劾”的教师,学校应该如何帮助教师在事件之后摆正心态?事件发生之后,学校应该如何从舆论上对事件进行引导与评价,通过事件本身提高学生们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旦脱离了“成长”的出发点,这个故事的结尾就显得两败俱伤:老师受了委屈,学生挨了处分。然而这个学生的出发点是美好的,在学生群体面对学校时普遍独立人格孱弱、怯于自我表达的大环境下,他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他美好的目的在采用一个错误的方式之后,被全盘否定。而老师也是无辜的,当学校给了学生处分便不了了之后,这位老师也便坐实了“被弹劾者”的身份。

在一所学校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教育者都应该以“人的成长”为角度而出发。当教育丧失了最本真的目的,类似“罗生门”的事件,永远都不会歇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