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挖掘白洋淀传统芦苇编织艺术 探索华北芦苇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挖掘白洋淀传统芦苇编织艺术 探索华北芦苇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感受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展开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目标的文化产业研究,并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正式颁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作为政府机构,第一次确立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界定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然而,目前在国际上对芦苇艺术产业开发的研究并不多见,也没有成熟的淀区芦苇文化艺术产业开发模式。因此,对白洋淀芦苇艺术的产业化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芦苇艺术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华北乃至全国芦苇合理、科学、生态开发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东部,上承九河,下注渤海,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芦苇是白洋淀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被。白洋淀是北方芦苇的主产区,其分布面积约有6000平方公里,年产量高达70多万吨。丰富的储量为芦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淀中有蒲柳多霞苇”,这是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对白洋淀的描述。这里的芦苇加工历史悠久,淀区农民除了养鱼、种荷之外,大多掌握芦苇编织技艺,打鱼用的鱼篓、盖房用的苇席、以及农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各样的篓筐等多为芦苇、蒲草编织。淀区农民农闲时多以芦苇加工为业,养家糊口。芦苇加工一直是淀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众多的芦苇民间加工艺人为白洋淀的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另外,白洋淀的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很好,又有古朴的色彩、自然纹理秀美,是优良的艺术品和纪念品的制作材料,在材料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淀区的芦苇加工在民间历史悠久,初具规模,但大多只是作坊式的,简单初步的加工处理,如苇草和民间建房用的苇板、苇席。虽有部分企业和个人进行一些诸如芦苇画、工艺苇席、工艺苇编加工等产业探索,但其规模较小,这样简单的手工加工模式不足以形成芦苇艺术产业,更谈不上对芦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生态化开发。芦苇艺术产业是芦苇艺术产品(如芦苇艺术编织品、芦苇画、芦苇艺术装饰品等)符合了市场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是一种文化艺术上的产业化。而“芦苇艺术深层次的开发”既包括改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芦苇的质量,更包括拓宽艺术加工、利用渠道,根据芦苇的特性,进行编织艺术、芦苇艺术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深入研发。

为此,笔者认为在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开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在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挖掘、保护、传承芦苇传统编织工艺。因为,淀区的芦苇编织艺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工艺技术和艺术审美特征,是整个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的文化基础。同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芦苇、蒲草编织艺术,以巩固芦苇编织产业开发的基础地位。

其次,通过对新芦苇艺术加工形式的开发,巩固初具规模的芦苇文化产业。芦苇画是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工艺美术的一个新品种。它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白洋淀浓郁的水乡风情,是将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开始。白洋淀杨丙军艺术公司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了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对芦苇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挖掘传统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既拓宽了芦苇艺术的表现题材,对民间文化保护和维护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将芦苇这种自然资源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文化艺术产业开发的健康模式。相信随着芦苇艺术新形式的研究开发,芦苇会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芦苇、蒲草生态方式的开发利用必将为白洋淀芦苇资源找到更环保、更良性的开发模式,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目前白洋淀芦苇艺术已经初步形成市场,随着芦苇艺术产业化的进行,将继续深入探讨芦苇以及蒲草等白洋淀自然资源与传统艺术、现代设计艺术以及建筑装饰艺术等有机结合的生态型开发,芦苇行业必将成为白洋淀湿地生态开发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必将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芦苇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提供健康的模式。

另外,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必须符合市场运作规律,就是要求白洋淀芦苇艺术加工作坊以企业经营的形式发展;同时要进行市场化的合理运作,和其他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对产品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壮大白洋淀芦苇艺术企业实力,使之成为具有规模的文化艺术产业。

同时还要强调白洋淀传统芦苇编织艺术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避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只重视经济开发,而忽略文化资源自身的发展,破坏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对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民间芦苇编织艺术造成毁灭性的开发。

最后,我们相信,通过对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化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将逐渐形成新的生态式的芦苇文化开发模式,加速白洋淀整体文化产业化建设,造福民众,推动华北芦苇文化产业化的健康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