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牙髓治疗术后出现慢性根尖周围炎临床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牙髓治疗术后出现慢性根尖周围炎临床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对牙髓治疗术后出现慢性根尖周围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6例患者,患者年龄为15到61岁。上述患者均在接受过牙髓治疗,并在我院复诊时发现慢性根尖周围炎。经诊断,所有患牙都是后牙。复诊时所有患者均经X光片诊断,确定为慢性根尖周围炎。对上述患者的患牙状况以及牙髓治疗后慢性根尖周围炎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最早于牙髓治疗术后4个月即出现了慢性根尖炎症状,最晚于术后8年出现相关症状,其中1-3年为高发期。接受干髓治疗患者中,248例患者术后出现慢性根尖炎,在所有患者中占比67.8%;接受塑化治疗的患者中,94例后出现慢性根尖炎,在所有患者中占比25.7%。结论在对慢性根尖周围炎的防治工作中,务必应选择对应的治疗适应证,提高诊断及治疗率,保证无菌操作的执行。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从分降低慢性根尖周围炎的发病率。

【关键词】牙髓治疗术;慢性根尖周围炎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升高,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加。在口腔门诊中,患者通常主诉要求拔牙者数量越来越少,反之希望保留自然牙的则日益增加。经治疗,患牙可以较为理想地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然而部分患者虽然解释了牙髓及塑化治疗,经过一阶段又再度出现咀嚼不适,轻微的疼痛以及根尖处出现瘘道等情况,也由部分患者毫无自觉症状,当抵抗力下降时发展成急性根尖周围炎[1]。为了对牙髓治疗术后出现慢性根尖周围炎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笔者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6例患者,患者年龄为15到61岁,其中124例(33.9%)为20岁以下,130例(35.5%)为21到30岁之间;54例(14.8%)为31到40岁之间;32例(8.7%)为41-50岁之间;26例(71.1%)在50岁以上。上述患者均在接受过牙髓治疗,并在我院复诊时发现慢性根尖周围炎。经诊断,所有患牙都是后牙。复诊时所有患者均经X光片诊断,确定为慢性根尖周围炎。

1.2方法对上述患者的患牙状况以及牙髓治疗后慢性根尖周围炎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经分析,患者最早于牙髓治疗术后4个月即出现了慢性根尖炎症状,最晚于术后8年出现相关症状,其中1-3年为高发期。接受干髓治疗患者中,248例患者术后出现慢性根尖炎,在所有患者中占比67.8%;接受塑化治疗的患者中,94例后出现慢性根尖炎,在所有患者中占比25.7%,详见表1。

3讨论

导致慢性根尖周围炎出现的原因通常是根管内存在感染和其它治病因子共同刺激,从而使得根尖部的牙周围炎出现了慢性炎症反应,也就是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因炎症对其正常的结构造成了损伤,进而导致了炎症肉芽组织。

干髓术通常被用于治疗成年人后牙牙髓的早期病变治疗,由于成年人的根尖孔已发育成熟,且均缩窄完成,冠髓还没有出现化脓及坏死。即使是出现了牙髓的早期病变,冠髓还没有化脓或坏死,但是出现了部分的急慢性牙髓炎,然而因临床医疗人员经验不足或检查不够仔细,加之临床上很难获得准确的客观判断,所以诊断通常缺乏相应的准确率。据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相符率一般在50%-60%之间,严重的可能不足20%[2]。因炎症已影响患牙的根髓,干髓剂无法及时有效地组织其蔓延,其也会渐渐地侵犯根尖的周边组织,从而导致相应组织出现慢性炎症。而在多根牙中,由于各个牙根根髓的感染情况存在差异,离龋蚀最早影响区域最近的牙根,其根髓感染情况肯定比其他牙根更加严重,其根尖被感染的概率也肯定大于其它牙根。若检查不够仔细,则诊断的准确率必然受到影响,也无法掌握现有的适应证,最终降低了干髓治疗的效果。

由于根髓感染的轻存在差异,加之根管宽窄也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上颌磨牙的腭侧根比颊侧根的根管更加宽大,下颌磨牙远中根比近中根的根管更加宽大。本研究中,低年龄段患者比高年龄段患者出现根尖周围炎的概率更高,可能是由于根管较为宽大所致。根管的宽大或狭窄,牙髓内纤维成分的变化,血液的通畅程度,都会对炎症的扩散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根髓干髓化的情况[3]。

而干髓治疗操作的规范及严谨程度,同意也会对干髓的治疗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若操作时把感染物质带到了根髓,冠髓控除不够彻底,特别是已经坏死的冠髓没有彻底去除,失活操作不彻底,髓剂的有效成分不足,防湿工作不够严密,干髓剂没有封严等情况都会对干髓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经塑化治疗,出现慢性根尖炎的主要原因包括操作时注入塑化液的深度不足,或者是注入时间不够长、注入塑化液的量不够等。此外,根管过于弯曲及狭窄,造成了渗透不足,亦或是治疗时存在根管没有被塑化,另存在较为粗大的根管,包括上磨牙的腭根,造成了塑化液流失,无法塑化固定,因塑化不彻底而造成了慢性根尖炎等情况的出现。

总而言之,在对慢性根尖周围炎的防治工作中,务必应选择对应的治疗适应证,提高诊断及治疗率,保证无菌操作的执行。特别对年龄段较小的患者,治疗更加应该谨慎,治疗的各项操作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对于各类不同的根管,若根管较为粗大,或者是单根管,建议使用根管充填,部分可行塑化,然而对操作的规划性及塑化液的配制加以充分的关注,部分也可行干髓治疗。从多个方面着眼,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充分降低慢性根尖周围炎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黄伟安,郭冰,李益民.一次完成根管治疗术的近期并发症和远期疗效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S2:112-113.

[2]赵肃.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276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13(6):211-212.

[3]李阅.采用根管治疗术治疗159例急、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