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练功答疑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孙成润(山东省莱阳农学院2001级农学系生物技术4班265200)
问:1.一个没有习过武的人可否同时修习两种内功?
2.心意拳的内功可否与其它的内功同时练?
3.大成拳的功夫可否与其它的内功或桩功同时练?
希望李大侠能为我解答以上的三个问题。
李大侠:您问的虽是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刚刚接触武术,还没有“吃一看二眼观三”的能力,一下子要同时习练两种功法,无论是身体和接受能力都是难以“消化”的,所谓贪多嚼不烂,正是如此,请三思。还有,练功习武贵在专一,只要您选对一门功法,适于自己的身体条件,就是好功法,就能出功长功。待你对一门功法驾轻就熟后,再举一反三,多练一二门其它功法,不是不可以,但也要注意自身各方面是否吃得消,即练何门何派的功法,怎么去练,当然要以舒适得力、长功、健身为度。
顺便说一下,李大侠教场很是兴旺,已收到数以百计的“练功答疑”来信、电话,谢谢广大读者对本栏目的支持。但是,纵观不在少数的来信或来电询问,大都问得浅显,难以刊载,即问题的回答后,不能以点带面对很多人有指导意义,所以只好在此说明。问这些问题的读者,只要自己看看有关书籍,甚至独立思考一番,进而再咨询一下练功多年的同好及有关人士(如当地老拳师等)即可明了。
吴剑(四川省南川市冷水关乡新街648404)
问:本人喜少林功夫,可否请李大侠介绍一下有关少林拳手法及功技法术语。
李大侠:有关少林功夫中手法及练功术语真是多得难以胜数,今只介绍几点有代表性的供你参考。
长短分龙手:少林拳招法。又称“排达手”,俗称“开门手”。下站半马步(或称子午桩),侧身以对;上使长短手分置两侧,手心向下。前手长(肘稍屈沉),后手短(屈肘)。用时滚肘翻掌,可击可格,毋须换手。见《少林拳术秘诀》。
虎扑把:少林散打组合招法,由虎扑势与闪战身法组成。其手型为虎爪,手法讲滚打扑闪,步法取“S”步。其式有虎视、虎坐、虎扑、挑把、封喉、飞脚、截把等。
倒树法:技击用语,指踩对方脚尖。《少林宗法・技击术释名》:“相搏,先用足踏敌人之足尖,称倒树法。”
照风手:技击用语,指横击敌耳根。《少林宗法・技击术释名》:“灌击敌之耳根,称照风手。”
探穴:技击用语,指击对手肩窝。《少林宗法・技击术释名》:“击肩窝之合缝凹处,称探穴。”
铁帚手:技击用语,指以掌横扫对手两目。《少林宗法・技击术释名》:“以掌刷击敌人之目,称铁帚手。”
换枕手:少林拳招法。陡然闪至对手身后,以掌猛拍或砍击其脑后强间、枕骨、哑门等穴。闪身宜快,拍砍宜震。见《少林拳术秘诀》。
还有练功术语如“踢灯”技击用语,指踢对手腰肾穴。《少林宗法・技击术释名》:“踢敌人之腰肾穴,称为踢灯。”
踏中宫:少林拳马步操法。《重定少林十条戒约》之三:“少林技术之马步,如练习时,以退后三步,再前进三步,名为踏中宫,以示不忘中国之意。”此练法仅行于清末,南派之洪拳亦有此传演,盖出于天地会。
江大雨(湖南隆回县荷香桥镇茅铺五组422202)
问:我神经不好,夜晚难以入睡,有时起来静坐,慢慢养成习惯。后听人说,静坐有大小周天运行法,因地处偏僻,无这方面书籍。偶见同村有人看《精武》,便借来一阅,见有“练功答疑”,便向李大侠求助。我虽非练武之人,但常运动,苦于对大小周天运行方法不了解,今寄函问疑,望能予解答,谢谢。
李大侠:你虽非习武之人,但却问了连习武者都要问的两大问题:大、小周天运行法,可真是篇幅能够长的。今答疑如下:
大小周天究其根源,乃是道家内丹术的一步功程。道家将本门所练的气功称为内丹术,它分为四步功程:第一步是炼谷化精,第二步是炼精化气,第三步是炼气化神,第四步是炼神还虚。大、小周天即是其第三步功程中的修炼方法的功法名称。
练功姿势有站立势、盘坐势、正坐势、仰卧势,可视习者身体情况或习惯而随意选择,一般以盘坐势较为常用。
演练程序:盘膝端坐,男右足在外、左足在内,女子反之。右手轻握左手四指,双手置脐下。两目微闭,上下眼睑留一线之光。口自然闭合,上下齿咬合(应自然随意,不可过分咬紧),舌轻抵上下齿间。提腰背竖,排除杂念,形神安宁。意守丹田(关于丹田位置,大多数人认为一是脐下一寸半,一为脐下三寸,本文指后者。以演习者本人中指中间一节长度为一寸)。以鼻呼吸,顺其自然。先静坐片刻再进入小周天气法:呼气时让聚于(下)丹田(即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位置,属任脉)之气下降经会转过尾闾(即长强穴,在尾骨尖下半寸,约位于尾骨尖端与的中点),沿督脉上升,过头顶而达于上丹田(又名泥丸,即印堂穴,在两眉间正中,属督脉);吸气时令已到上丹田的内气沿任脉下降而到达下丹田。也就是说,在一个呼吸周期内,内气由下丹田出发,沿督脉、任脉循行一周。从路程上看,呼气时所走过的路程长,而吸气时内气所走过的路程短,这就是所谓内功“长呼短吸”的不传之秘。请注意,这是关键,在从前道家是不向外传的,而且千万不要理解为是呼气和吸气时的时间长短。如果刻意从此来追求,很可能永远也打不通小周天。
这种方法有别于常人的肺部呼吸法,是把肺部的直形呼吸变成循任督脉形成的环形呼吸,有黄道周天之象,所以叫小周天。道家也将小周天称为“河车搬运法”,被道家认为是返还人之初胎儿在母体内的呼吸方法。因胎儿系于胎盘,而胎盘又有“紫河车”一名,故命名之。
道书中介绍小周天操练的歌诀称:“前三山,后三山,通了三山是神仙。”为此,有必要将前、后三山介绍一下。
前三山,是指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有三处内气不易通过的地方,又称“前三田”。其实就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后三山,是指人体后正中线上(督脉),有三处内气不易通过的地方,又称“后三关”。
1.尾闾关,上文已介绍。
2.夹脊关,即脊中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
3.玉枕关,即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骨粗隆下陷中。
另外,还有必要将道家练小周天的另一个术语“鹊桥”介绍一下。道家认为,人出生后,任督两脉的联系就中断了,此两脉间原来的衔接处,被称之为“鹊桥”,有两处,上鹊桥即印堂穴,下鹊桥即长强穴。
大周天的练法
大周天的功法较之小周天要复杂得多,名家之间说法也不尽相同。现介绍一种练法如下:
习者练功前先做好准备,姿势不限,一般以端坐势或仰卧势,总的要求以轻松舒适为宜。两目微闭,口自然闭合,平心静气。用舌尖在口腔内自左向右绕满口,共绕九次。如此绕后,口内必有津液(即口水,道家称之为金津玉液,以舌下腺左名金津、右名玉液而得名),此时准备阶段即告完成,可以开始练功。
把津液吞落(下)丹田,开始运气:
1.吸气――感觉内气沿任脉降于下丹田。
2.呼气――感觉内气由丹田左右分开,沿两大腿根下行过膝至双脚大拇趾尖(隐白穴);
3.吸气――感觉内气由隐白穴转入足心至足跟,再沿双腿后面上行,经窝至尾闾汇于长强穴;
4.呼气――感觉内气由尾闾沿督脉上行至大椎穴(第七颈椎下);
5.吸气――感觉内气由大椎分两股各越肩部,再沿双臂外侧正中下行,达手背至中冲穴(中指尖);
6.呼气――内气由中冲转入掌心至腕,再沿两臂内侧正中上行越肩又交合于大椎穴;
7.吸气――感觉内气由大椎上行至风府穴,分为左右两股,各沿耳轮由后向上向前环绕一周,再回风府穴汇合;
8.呼气――感觉内气由风府上行,越百会穴(头顶正中)至前额后,下行至印堂(上丹田)再进入口中,其气化为津液。
如此循环一大圈,每循环一次呼吸四次,叫“大周天运气法”。初习时循环一次(即一个大周天循环)即可咽津收功,逐渐随功力增长而增加循环次数,但应以九个循环(连续呼吸36次)为最大限度,不可无限度地增加。练至连续循环九次收功,道家名之为“九转练还丹”。
大小周天收功方法
道家认为,内气经后三关、前三田运行后,所产生的津液已有质的变化,是精气所化生,称其为“玉液”。练大小周天收功时,要把口中玉液分三口咽下丹田,称之为“玉液还丹”,所谓“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注意,龙、虎又是隐语,龙即气,虎即血)。吞咽后即“散意”,然后逐渐由静至动,慢慢舒缓肢体百脉,方无后患,切不可枉动,以免遗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