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5例儿童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诊治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5例儿童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诊治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6 - 80 - 02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霉菌性耳道炎中耳炎误诊率、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原因。方法 对15例年龄在7个月至9岁之间确诊为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孩子的病史、诊疗经过、家庭日常护理措施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15例儿童中有11例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或化脓性耳道炎,误诊的11例患儿均未取分泌物做涂片及细菌培养检查;来我院就诊后均行涂片及细菌培养检查,15例中细菌培养均有霉菌生长,但仅有9例涂片找到霉菌。15例患儿均有掏耳史,6例患儿有经常用抗生素滴耳史。结论 儿童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误诊率逐渐增高与医护人员对霉菌性感染的认识不够、警惕性不高及诊疗方法有关。发病率逐渐增高与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家长的错误护理有关。

【关键词】霉菌;耳道炎;鼓膜炎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气候环境的恶化,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病是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认为系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1]。本病临床表现与耳道感染渗出,耳道疖肿流脓及化脓性中耳炎穿孔流脓颇为相似,且发病率不高,故易被家长及接诊医生忽略和误诊,以致延误治疗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本文对15例儿童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做一总结。

1 患儿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5例患儿;患儿年龄在7个月至9岁之间,男性12例,女性3例;15例患儿中11例在当地医院按化脓性中耳炎行抗生素治疗5~9日,但耳仍流脓或短期内复发多次,4例为初发来我科就诊。15例患儿中10例以耳流脓,5例以耳痒烦躁并伴有臭味为起始症状,但后期均发展为耳流脓症状。

2 诊断与治疗

来诊后详细询问并记录家长主诉、患儿病史、临床表现、病程发展及既往治疗情况。

对15例患儿取耳道内段或中耳穿孔处的分泌物行细菌涂片及细菌培养,并彻底清理耳道。

清理时发现15例患儿中,9例患儿耳道分泌物为黄中带有浅绿色,污秽,粘稠,有明显“奶油状”特点,量多少不等,且伴有恶臭味;6例患儿耳道分泌物为白色或黄褐色,豆渣样或稀泥样,其中混有黑褐色团块状或黑色脓性污秽状分泌物,均伴有恶臭味。

15例患儿分泌物标本中,5例有肉眼可见菌丝样物。

清理时见15例患儿耳道皮肤均明显红肿、糜烂、渗出(渗血),2例在耳道内段近鼓膜处有肉芽生长;15例患儿中有3例患儿鼓膜见穿孔(2例位于松弛部,1例位于紧张部)及中耳流脓;12例患儿鼓膜完整,但表面有渗出, 其中7例患儿鼓膜见明显菌斑,且附着紧密不易清理。

耳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示:15例患儿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有大量霉菌生长,但只有9例涂片检查找到霉菌。

15例患儿均暂停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定期清理耳道,嘱保持耳道干燥,行紫外线照射,向耳道内吹入氧气,并以大扶康注射液棉片贴附于鼓膜及耳道壁表面,早晚两次滴耳,3天更换棉片。若症状消失,再继续治疗5~7天后停药观察。

3 预后及复发

15例患儿均在治疗7~14天后症状消失。嘱家长密切观察孩子耳朵情况及听力情况,注意保持耳道干燥,耳痒时勿掏耳抓耳,注意居住环境湿度卫生,并进行随访。

随访结果示,15例患儿中,有10例无复发,5例在三个月内复发,经过再次治疗后,有2例仍反复发作,并伴有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余13例听力均未受影响。

4 讨 论

真菌为条件致病菌,致病力弱,既往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全身消耗性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白血病等),需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期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和细胞抑制剂的患儿。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病率在耳道炎的感染率约是8.7%和10%[1,2]近年来发现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发病地域逐渐扩大,病程逐渐延长,预后逐渐恶化,究其原因可能与抗生素与激素滥用,使得与真菌相拮抗的细菌簇受到抑制,真菌得以大量繁殖有关[3]。本文中15患儿有11例在来本院耳鼻喉科就诊前接受了较长时间的抗生素局部及全身应用治疗,其中不乏为了减轻肿胀渗出而加用激素治疗者。使得患儿症状反复或加重,病程延长。其它常见的诱发因素还包括错误的日常家庭耳道护理方法,如孩子耳痒时,家长给孩子盲目掏耳朵,损伤皮肤、耳毛、腺体分泌,破坏了耳道本身的防御屏障;居住环境过暖过湿,洗头洗澡时耳朵进水造成耳道潮湿孳生真菌繁殖,婴幼儿保暖过度,耳道出汗潮湿;甚至有些家长认为经常给孩子滴抗生素滴耳液可以消毒清洁耳道,破坏了耳道菌群平衡等;过敏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耳道湿疹的发病率增加,也降低了耳道防御能力;“卫生假说”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11例患儿误诊误治的原因可能为:由于以往认为本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导致医护人员和家长对耳道霉菌感染认识不够,不够重视;就诊后清理耳道分泌物时未作细菌培养(11例患儿均未行细菌培养,涂片检查会有一定的漏诊率),甚至未仔细观察分泌物性质气味;长期反复甚至加重者未重新考虑病因或多次细菌培养;且本病婴幼儿发病率低,孩子检查治疗时不配合,未耐心询问检查及清理。

预防及治疗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告知家长正确家庭日常护理耳朵方法及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十分重要;并告知家长勿给孩子乱掏耳朵,勿胡乱耳内用药。治疗方面要保证耳朵干燥,耳道清理彻底。遇到长期或反复耳流脓的孩子,根据其症状及耳道分泌物的特点,考虑到有霉菌感染可能性的患儿,一定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用药,长时间流脓的患儿一定要再次或多次细菌培养,针对病原菌合理用药,以防抗生素、激素应用过久导致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霉菌孳生繁殖。

5 结 论

儿童霉菌性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发病年龄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多发地域不仅局限于湿暖的南方地区,干冷的北方地区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要加强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选择正确的检验诊断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要加大对家长的医学科普教育,选择正确的耳朵日常护理方法。

本病预后尚佳,除非反复感染,长期不愈,孩子免疫力低下,一般不留听力及全身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Muglistan T,O’Donoghue G.Otomycosis:A continuning problenm.J Caryngol ,1985,99(4):327-333.

[2] 李宝实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耳鼻喉科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8.

[3] 黄选兆,汪吉宝,等.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