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共86例,40例正常体检患者,检测三组的各项血脂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AS组和SAP组的LDL-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弥漫性痉挛组、节段性痉挛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LDL-C含量也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0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0 cases of normal healthy people were arranged in three groups. Detected and compared the serum lipid levels. Results LDL-C of CAS group and SAP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population. LDL-C of diffuse spasm group, segmental spasm group, single vessel disease group, multi branch lesion group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spasm; Angina pectoris; LDL-C; ox-LDL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患者冠状动脉硬化后显微镜下呈粥样病变,通常会引起血管狭窄甚至阻塞,心脏肌纤维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大量研究证明[1],多种诱因均是其危险因素,例如吸烟、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都有可能诱发冠心病。以往的研究认为,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但近几年来,有许多学者将目光转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认为此物质可能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并全程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形成及内皮损伤等过程[2]。为探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病、病变范围、程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测定他们体内的各项相关指标含量,并与正常人群对照分析,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科就诊及治疗的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86例,其中CAS患者45例,平均年龄(62.1±4.7)岁。确诊主要根据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入选患者需满足具有静息性胸痛发作但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非缺血,血管狭窄程度0.05)。
1.2 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2 mL,用抗氧化剂处理,防止样品在体外环境下氧化,离心后存放于低温冰箱。血样指标的测定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此仪器检测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三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对比结果显示,CAS组和SAP组的LDL-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人群(t=4.89、4.66),弥漫性痉挛组、节段性痉挛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LDL-C含量也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论
多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3],低密度脂蛋白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影响着患者的预后。但近年来,单凭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的水平判断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已有许多学者提出质疑,因为经常会出现动脉硬化患者甚至心肌梗死患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正常人群无差别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降低胆固醇治疗后其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也随之降低,但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仍然会发作。诸多现象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关联性尚需进一步确定。
有研究报道称[4],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在研究低密度脂蛋白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围、严重程度相关时,结果显示并无相关性。目前有新的研究报道称[5],低密度脂蛋白在体内经过氧化修饰后能够促进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内膜下发生氧化形成轻度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mmLDL),它能促进内皮细胞产生单核细胞黏附因子,单核细胞在此因子作用下黏附在内皮细胞周围后逐渐进入内皮下,并在巨噬细胞群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转变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活性氧一起作用于轻度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使其最终成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6]。巨噬细胞能大量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导致胆固醇在细胞中不断积聚即成为泡沫细胞。此过程的研究使更多学者将目光关注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上。有学者还报道称[7,8],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具有细胞毒性,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舒张受限,逐渐导致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又被看作是导致冠脉痉挛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对比了CAS患者、SAP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血脂指标,结果显示,CAS组和SAP组的LDL-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人群,弥漫性痉挛组、节段性痉挛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LDL-C含量也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CAS患者、SAP患者各分为两个亚组,探讨血脂指标对病变程度的影响,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递增提示,从弥漫性痉挛、节段性痉挛到单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程度是越来越重的。而低密度脂蛋白在四个亚组进行比较时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不仅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而且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有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相关,因此比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联系更加紧密,是此类研究的新靶点[9]。
最新的关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研究报道称[10,11],临床降脂过程中常出现的“降脂外效应”即患者体内的胆固醇降低后,冠脉的狭窄程度并无太大改善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这一效应可能与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有关,因为短时间内胆固醇含量的降低并不能使血管内皮的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或消失,所以有学者猜测有可能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降低减少了血管内痉挛的次数。本研究虽有数据支持以上结论,但还存在样本数少、正常人群年龄偏低等偏倚,因此确切结论还有待更严谨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向定成,张金霞,阮云平,等.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血脂与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06, 21(10):270-272.
[2] 向定成,洪长汀,龚志华,等. 冠状动脉痉挛的血管造影及血管内超声特征[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1):5-8.
[3] 向定成,羹志华,何建新,等. 中国人乙酰胆碱试验剂量阳性诊断标准的探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 20(9):529-531.
[4] 刘剑. 冠状动脉痉挛的相关研究与临床诊治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45(4):56-59.
[5] 向定成,何建新. 非典型性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3):227-230.
[6] 孙国强,李玉波. 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自身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及调脂治疗对其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2,58(7):78-91.
[7] 杨蕊琳,郭蕾,翟海英. 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58(2):67-68.
[8] 于薇,孟存良,容春莉. 服用阿托伐他汀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LDL-C达标率的影响因素[J]. 重庆医学,2011,68(16):71-73.
[9] 何喜民,向定成,何建新. 冠状动脉节段性痉挛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ox-LDL水平相关[J]. 心脏杂志,2007,56(4):56-59.
[10] 王维梅,再努拉・阿不都艾尼,王长友.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延滞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3):135-137.
[11] 孙国强,李玉波. 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自身抗体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关系及调脂治疗对其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2,52(21):23-26.
(收稿日期: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