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欧洲的尽头与孤独相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欧洲的尽头与孤独相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出发是单独的,我的旅程是寂寞的,我的前途是蒙昧的。……在这道上摸索的,不止我一个;旅伴实际上尽有,止是彼此不曾有机会携手。──徐志摩

这段话是徐志摩在1926年为《诗镌》发刊而写,拿旅行来借喻新诗创作的荆棘路难。

其实路难的又何止写诗?有人说历史只不过两三事而已,情境虽不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活在现代,很容易觉得放眼望去一片杂沓,诸般琐事弥天盖地而来,却又无所遁逃。真有什么事嘛,倒也说不上来;如今已不是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时代,现代人也不容易有什么大悲大喜、大是大非,点点滴滴都在琐细之中累积、侵蚀、成就、消磨,了无声息痕迹。生活有时像坐公车,一个个站牌井然镶嵌,铺排出笔直的专用道:时速不可超过40公里,司机不可过站不停,乘客不可任意上下车。虽说红尘万丈,车如水马如龙,沸沸汤汤好不热闹,却也寂寥枯索。

我在去年底到西班牙走了一趟,沿着“圣雅各布之路”(CaminodeSantiago)到位在依比利半岛西北端的圣地亚哥(SantiagodeCompostela)去朝圣。但我既非教徒,也不准备信教,这圣朝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我从《山高水清》和探索频道晓得了这么一条路。

但是据估计每年仍有50万人甘愿花上数周到数月不等,栉风沐雨,一步一脚印地徒步走上近千公里。如果每个朝圣客援臂携手相连,就是一条蜿蜒800公里的人龙。这条路什么特奇绝灵秀之气,能吸引这么多人?是什么信念,支持他们远从世界各地到这西班牙的偏远地区朝圣?

本来设想,既然是一趟绝俗之旅,就要把对文明的倚赖褪得愈干净愈好。但是身为一个现代都市人,早已丧失在野外里过活的能力。所谓自我的放逐,不过如一局电动游戏,充满了虚拟的意味;而亲近大自然,也只是现代人在文明保护之下的一种假象与想象而已。我腰间悬着的那只摩托罗拉行动电话,恰恰证明了我受文明世界翼护之密、羁绊之深。

至于手表,更不是说拿掉就能拿掉的。西班牙的隆冬,日照短,而且入夜后气温陡降。我必须仰赖手表,尽可能地精确估量步行的速度、以及与下个城镇的距离,以在入夜之前找到投宿的旅店。

一日的行程,大致有这么个规律:衣物由多而少,又由少而多。清晨即出发,此时太阳还未升起,天色一片昏暗,眼前景物罩上一层严霜。我戴上手套、毛线帽,围巾蒙面严阵以待,全身上下只有眼睛在外。

冷归冷,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巷道、足迹杳缈的旷野,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满足于还有一整天的时间在握,还不需担心今晚落脚何处,可以不必急着赶路,即使迷路也有一种“只缘为花开”的雅趣。

在西班牙人笃信的天主教里,有所谓“日课”的仪式,把一天分为八段祷告时间。每一课都蕴含不同的意义,传达不同的讯息。从朝阳初升到日正当中,要人从容开始,以庄严、均衡的步调与全心的专注做任何一件事,并心怀祝福。

经过一夜睡眠,踩着规律的步伐,身体开始热络起来,疲倦还没爬上身躯,又有一整天可以从容消磨……这种满足感──觉得自己如此富足──是一般“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的旅游难以想象的。

只身走在山区,更觉蓝天广袤深邃。远离了公路的喧嚣,没有昆虫飞行的嗡嗡声,连鸟儿也噤声。这是正午时分,一日阳光最灿烂的时刻,却也是最静默无声的时刻,只有冷冽微风刮过零落树梢的颤动,以及脚底碎石有规律的橐橐声。随着日头高挂,气温回升,我也把围巾和手套解下,然后毛线帽,甚至外套也揽在手臂上,解开衬衫的钮扣,发散热气。

午后,也就是一天开始下滑、阴影逐渐拉长的时刻。诗人佛洛斯特(R.Frost)说“黄金事物难久留”,叹时间消逝、事物凋零。阳光从早晨的清新,转而为下午的老辣,我也开始要为今晚落脚的地方做准备,也不容许冒着迷路的危险,尝试没把握的新途。

随着天色渐暗,朝发时的种种雄心,以为今日可奋力步行多远,到了此时也只能无可奈何在最近的小镇歇脚。无穷的可能性都因白昼渐短而落实为避无可避的现实,并以肉体的疲惫、痛楚具体表现了极其清晰的现实感,进而令我以贪婪的目光搜寻旅店招牌的踪影,直到我扭开水龙头,让热水哗哗注入澡缸,蒸气氤氲,方才舒一口气。

绷紧了一天的肌肉,僵硬了一天的肢体,到此刻才得到放松,全身的肌肉都好像要散在这一缸热水中。这一天走得愈是辛苦,泡在澡盆这么一件单纯的事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就愈大。

空乏了大半日的胃囊也开始放松、蠕动,饥饿之感渐渐浮现,期待着待会儿的晚餐。

这一盆热腾腾的洗澡水,以及内心对丰盛晚餐的期待,比那远在百里之外的圣地亚哥,毋宁是更加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