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死生”句发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死生”句发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跟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旨。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然而,人们对于其中某些语句的注解,众说纷纭。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2005年版)对主旨句的注解【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死生,指有价值和无价值的不同生死观;【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意思是说,匹夫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匹夫,平民,这里指五人。社稷,指国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翻译为:“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①

苏教版编者此处并未注解。而郭在贻先生在其《训诂学》中曾说,“古文选本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就是应该加以注解的地方,反而付之阙如,不予注释。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注不出,因而加以回避;二是把难的当成容易的,以为无需乎注释。不管哪种情况,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文都是不利的。”(《训诂学》,中华书局,郭在贻,2005年,第21页)因此,文本不注,常常会导致读者以为简单而望文生义。

查阅其他一些名家译本对此句的翻译,有以下几种。《名家精译・古文观止》译为“也借此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普通百姓也是能够对国家作出贡献的”②。《古文观止译注》译为“用以阐明正确对待生死的重大意义,以及普通百姓对于国家的重要性”③。《古文观止新编》译为“也是想要证明生死之间的巨大意义,平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④。周大璞主编《古文观止译注》译为“这也是为了说明生死的重大意义,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的死,也关系到国家的兴亡”⑤。纪江红主编《古文观止》译为“也是想用它来证明死和生的重大,普通百姓的死有时也能对国家起重要作用啊”⑥。

综上观之,各名家译注形式多样,但我们若从细微处考察,可以发现实质意同。

孟子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管窥文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其实糅合了几句儒家的经典名言。

首先,张溥,明崇祯进士,选庶吉士,文学家。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两人相互砥砺,崇尚节气。天启四年(1624年),二人在苏州创建复社,主张“兴复古学”,深受儒家孔孟思想之熏陶。张溥引用儒家思想为自己文章张本,理所当然。

其次,总体来看,“亦以明死生之大”,可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变形;且此处“死生”,应属偏义复词,据《古代汉语》(周本淳主编高校专科教材),“偏义复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其实,偏义复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时常出现,直到现在仍然保留其遗迹,如“安危”“好歹”“国家”“睡觉”“缓急”“利害”等等,仍广为使用。即使在人教版同版本同册教材中,也有很多范例,尤以《孔雀东南飞》一诗为最,试举几例: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作”)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偏“姥”)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兄”)④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母”;偏“兄”)⑤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偏“马”) (以上《孔雀东南飞》)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偏“夜”)⑦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深”)(以上苏轼《石钟山记》)

因此,此处“死生”,为偏义复词。此处“死生”的真义,乃偏指“死”的价值,即舍“生”(取“死”)存“义”。

而“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整合与变形。此处“有”,宜看作通假字“或”⑦。检阅《汉语大字典》“有”,(一)读yǒu时,共22义项,其中义项(15),相当于“或”,或许⑧。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有,犹或也。有与或古同声而义亦相通。”《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引陈瀚《异闻集》:“忽暗云覆水,黑风波涌,舟子失容,虑有覆没。”而“重于社稷”宜译为“比国家还重”,它是张溥对司马迁“生死观”的承继与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为“匹夫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这似乎让大家会不由得想起顾炎武,有人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认为此句张溥移植顾炎武的名言,其实顾炎武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⑨到了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无聊消遣》中引用顾氏语并变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语一经梁启超宣扬以来,脍炙人口,成为一种激动人心的口号,但它并非顾氏原话。倘若翻看史书,得知张溥(1602―1641),崇祯四年进士。本文作于魏忠贤“投缳道路”(1627年冬)后不久,即崇祯元年(1628年),其时张溥26岁。而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清初学者,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后世称为顾亭林。推知张溥作此文时,顾炎武才15岁,而《日知录》为顾氏晚年所作。据此推断,张溥不可能“盗用”顾氏句;而多年以后,同乡顾氏晚年袭用或变换张溥的名言,也未可知。

再次,联系整个文段来看:“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此段运用了几组对比,尤以“高爵显位”的畏死者之种种丑态,与“五人之谈笑而慷慨赴死”对比明显;“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最终享有了虽死犹生的殊荣:“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联系《五人墓碑记》全文来看,文章夹叙夹议,开篇所谓“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之“义”,乃全篇纲领。而以颜佩韦为代表的“五义士”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着实令人景仰。

综上,“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个省略句,完整句式应为“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死生)有重于社稷也”。那么,全句应译为:“(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用来表明五义士死的重大价值,老百姓死(的意义),或许比国家还重。”究其原因,正好与开篇纲领句“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相照应,升华主旨。

顺便说一下,文中还有一句“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册(2005年6月版)注释为:“比一比轻重,到底怎样呢?固,实,本来。”而与之配套的《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此句译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样呢?”查阅《古文观止》译注本,《名家精译・古文观止》译为:“比起五个人的壮烈牺牲来,孰轻孰重本来是应该怎样的呢?”《古文观止译注》译为:“与这五位相比,究竟哪个伟大,哪个渺小呢?”《古文观止新编》译为:“与这五个人的死亡相比,其轻重竟如何呢?”其他的注译本大都不囿于这三家。笔者以为,此句亦化用了司马迁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各家的译法似乎有些别扭,此处也宜将“轻重”,看作为偏义复词理解。因此,则“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宜译为:“(其他人的生命)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重量到底怎样呢?”

【参考资料】

①《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197

②周先慎译.《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99.634

③李梦生等译注.《古文观止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23

④钱伯城主编.章培恒先生译.《古文观止新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98

⑤周大璞等主编.《古文观止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562

⑥纪江红主编.《古文观止》(图文版).京华出版社,2004.335

⑦《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162,“有”(yǒu)义项④通“或”.《书・多士》:“朕不敢有后。”

⑧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1995.856

⑨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十三《正始》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15

【刘莹: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何伟: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