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需深度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需深度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期国家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如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意在加强引导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特别是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十条”),其中提出“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措施,意义不容低估。

可以说,过去10年,对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管制和防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使是村镇银行,现有的制度依然必须由作为最大股东的银行也就是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来牵头,否则根本无法成立。这成为民间投资进入银行业最大的制度障碍。

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崩盘引发的跑路事件,倒逼温州金融改革,特别是提出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更是为民间资本设立银行打开了制度之门。

而在此之前,民间资本唯一可以进入的领域是小额贷款公司,但小额贷款公司本身并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这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在制度设计上先天不足,既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在行为能力上又被死死限制,根本无法承担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

应该看到,无论是今年6月的“钱荒”事件引发的金融风险,还是产能过剩的痼疾,以及中小企业长期的制度性融资难题,根子都在于金融改革的滞后和金融垄断。

大量信贷资金,为什么只在金融体系内进行着自我交易的循环游戏,为什么喜欢投向低效的产能过剩领域和政府项目,为什么喜欢追逐高杠杆而又极不透明的理财项目?

原因就是金融抑制和垄断,导致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成了两张皮:一方面是实体经济在发展中需要承受极高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却人为提高银行业的准入门槛,导致金融的短缺。

而金融短缺、金融业不发达的根源在于金融垄断。在这种的情况下,尽管一直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但由于大银行的垄断和金融抑制,民间金融无法给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造成了人为的短缺。中国金融业目前最主要的仍然是供给不足的问题,唯有放开金融业的垄断,才能在抑制银行业暴利的同时,构建更合理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

“金十条”再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可谓抓住了中国金融业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化解中国系统金融风险的正途。任何开放都会有风险,但事实证明,没有任何风险比金融业不开放诱发的风险更大。必须痛下决心加大银行业开放步伐,只有大量民营银行成为主流金融机构,金融短缺和金融资源的错配才能化解。

因此,要真正释放开放,助推金融改革深水破局,就需要深化制度变革,使监管遵循市场脉络,而非凌驾于市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