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元”崛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元”崛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跨境贸易结算只实现了交换媒介这一功能,人民币真正国际化,需在全球贸易与金融体系中被广为接受与使用,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其前提条件,更需与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深化,中国社会的整体改革相互配合。未来,将是美元、“中元”与欧元三足鼎立的世界。

就在欧债危机越演越烈,美国面临财政赤字与就业不足压力,全球经济、金融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时候,中国似乎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中国央行近年来不断放宽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增加了企业、机构与个人跨境贸易结算的便利程度。2009年7月,央行、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后,香港迅速成为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截至2011年9月,当地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6222亿元。中国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如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冰岛、新加坡、蒙古及新西兰等国签署了官方货币互换协议。

在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热烈讨论中,有三个重要问题需要澄清:一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含义与影响,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后与美元等其他货币的关系。目前无论是学术界的讨论还是财经决策层的表述,对这三个问题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混淆。

跨境贸易结算

并不等同于人民币国际化

众所周知,一国货币有三大主要功能:交换的媒介、记账的单位、储值的工具。因此,如果一国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除了在本国能够履行上述三大功能外,还必须在境外地区担负同等的功能。最近几年来,中国力推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无疑显著增进了人民币作为“交换的媒介”角色的作用,但是境外人民币的其他应有功能尚没有发挥出来。

目前,90%以上的国际贸易合同是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作为计价单位,国际市场绝大多数的大宗商品如原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黄金、大豆、小麦、咖啡等也都是以美元作为主要计价货币。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但是,人民币在许多商品贸易合同中还不是被广泛接受与使用的计价货币。绝大多数境外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基金或国际组织的内部账目或公开财务报表也不以人民币为记账单位。至于国际金融资产包括可交易证券,使用人民币作计价货币的,就更为鲜见了。

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第三功能―储值手段,更是受到了巨大的限制。除了在香港市场发行的数量品种极为有限的人民币债券与银行存款,境外人民币持有者几乎没有其他投资选择。作为对比,据美联储估计,在世界上流通的美元存量中,只有约28%用于商品跨境贸易以及包括教育、旅游、医疗在内的服务类贸易,其余的72%都是用于金融投资。

国际货币还具备一个与货币三大功能密切相关的重要特征,就是作为储备货币,成为各国官方外汇储备构成中必有的币种。目前全世界9.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8%,欧元占19%,日元占5%,英镑占3%,其余分散在加币、瑞士法郎等货币中。而绝大多数国家的官方外汇储备构成中还不包括人民币,人民币也不是IMF特别提款权(SDR)的成员货币之一。

一国持有外汇储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际支付与流动性的需要。如果一国的货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那么至少在理论上,它可以创造足够多的本国货币(恰好是被广泛接受的国际通用货币)满足其国际收支的需要,而无需持有任何他国货币作为储备资产。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与最大债务国竟几乎不持有外汇储备,因为它永远不必担心缺乏国际流动性的风险。

相比之下,日元的国际化程度有限,所以日本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中国虽为世界第一债权国,却坐拥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3.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