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意义与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意义与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论述了从改变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通过案例说明了学生应充分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性质的发现过程、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体验;必要性;方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137-02

长期以来,教师总习惯于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绝招”、“金点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使课堂成了老师唱独角戏的的舞台,学生成了观众,课后,教师不断的寻找所谓的“好题”塞给学生。这种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训练磨掉了学生的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必须转变这种状况,并要努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丰富的体验。

一 体验学习的认识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因此,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

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

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并不是体验,它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已。

3.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

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二 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是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学生数学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就必须给学生有探究问题和亲身体验的时空,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有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才可以在自己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操作、体验活动,学习才具有了主动探索的意义

1.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2.体验定理、公式、性质的发现过程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诱导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常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这对学生加深理解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3.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4.联系实际,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既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这时候,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启发,让他们知道数学存在于所有的生活中,提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能够激励学生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 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在认识上似已无争议,但问题在于学生是学习主体在教育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是通过什么过程得到确保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在强调学生体验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能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参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材、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有权加以批判、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正是这种直接的、无需任何中介、他人完全无法替代的体验真正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让学生相互合作,体验交流实现的整合

钱学森说过,他在美国求学时的一些发明创造,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自发组织的一个小组,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确实,在数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交往,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从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使他们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尊重他人。例如: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值与角度变化关系时,可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实验、通过交流,不管是用代数中的角度求值法,还是用几何中的单位圆变换法,都可得出一般三角函数值随着不同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学生从相互合作中,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维得到了整合,从而求得最佳效果。

总之,体验式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