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书豪启示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书豪启示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象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说,林书豪是一种现象。林书豪风暴不仅常卷整个NBA,也成为当前世界体坛的最热话题。不过,在纽约球迷高呼MVP的同时,关于林书豪的争论也舌战正酣。挺林派认为“林熟”不是偶然现象,会延续下去;另一派则质疑林书豪只是流星,终究昙花一现。该怎样看待林书豪现象?

张卫平:林书豪未来应该有不错的发展。从他爆发以来的这几场球看,技术有特点,视野开阔,会传球,也有很强的自信心,身体失去平衡时的投篮感觉非常好。

从技术上看,林书豪大部分都是挡拆,往内线突,在纽约这支球队中,效果不错。当然,他和NBA的超一流后卫,比如纳什相比,还是有差距。

未来他的发展,一要减少失误,二是别受伤。现在失误多和球在他手里的时间多有关系,对手一夹击,容易失误。另外,他喜欢往篮下突破,这也容易受伤。

马跃南:林书豪的未来也许有起伏,这是很正常的,球场上不会有常胜将军。多少状元秀后来不也表现平平。

美国文化中有崇尚英雄的传统。这也是林书豪特别吸引人之处。其实,我觉得林书豪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仅是篮球,而是人生。他对目标的追求和把握,对自己学习和训练的安排,怎样合理支配自己的行动,分清主次和节奏,这既是对一名好后卫的要求,也是做人的理念。他身处逆境时没有多少抱怨,不给自己找借口。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薛原:林书豪掀起的热潮中,有充满戏剧色彩的元素。无名小子在关键时刻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而他之前一直被看低,在角落里默默坚守,直到一天突然爆发。这就像一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励志电影,唤起了每个人心底对实现梦想的一种渴望,触发了轰动效应。

但林书豪的故事毕竟不是电影,是在竞争最顶尖、也最残酷的NBA世界中实实在在发生的。林书豪的成功,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他顺利融入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成功是拼出来的。

所以,林书豪自己也强调,人们在看待他时,只需将他看做一名“纯粹的”球员,去掉华裔,哈佛等背景。虽然这些背景让他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但和他如何在NBA立足并无直接关联。林书豪的篮球智商是他令人叹服之处,但要判断他未来生涯的走向,还应当有更长时间段和比赛场次的考验。

可以肯定的是,林书豪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只会比现在更多,好在他已经赢得了球队的信任,也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轨迹

除了一张华裔面孔,林书豪可谓不折不扣的“美国制造”,他的成长轨迹中带有鲜明的美国体育文化烙印。在林书豪的各种访谈中,他多次提到两个词汇――乐趣和梦想,也正是这个词让他等到了爆发的契机。至于他的父母,也没有刻意培养儿子走体育路,支持他打球只因“希望他快乐,过程比结果重要”。如今媒体已经把林书豪的经历翻个底朝天,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中外体育文化、体育价值观的哪些差异?

张卫平:林书豪是典型的美式篮球打法,他的篮球意识、篮球智商和篮球哲学,都是在美国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如果他是在欧洲成长,也许就不会这样打球,这和不同地方对篮球的理解有关。他要是在中国可能又是一个样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环境对塑造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薛原:林书豪生长在典型的美国华裔家庭。他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做东西方不同价值观的混合过程。比如,他的家庭虽然一直尊重和鼓励他的篮球梦想,但始终没有放松他的学业。高中时代,他的母亲就因为他数学得了A-,去和校队教练商量要求停训一段时间。他在哈佛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虽然学业和篮球的兼顾并不容易,但他还是努力做到了。即使不以球场上的成就衡量,他也可以被看做一个优秀的青年人。

美国是一个崇尚体育的国度。这不仅反映在他们的奥运会成绩,他们的职业体育发达程度上,更反映在和普通美国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体育元素之中。体育是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组成部分,而非结果。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林书豪兄弟三人都喜欢上了篮球。所以林书豪的成功既偶然,也必然,偶然在于他个人的努力和对机遇的把握,必然则体现于整个社会的体育风气,以及学校中完备的设施与训练体系。

中国谈论体育,还是更多倾向于结果,倾向于“成功”。孩子如果在体育上崭露一定天分,家长就要考虑“将来能不能吃这碗饭”。当然,这也和我们学校教育中体育功能和价值的缺失,竞技体育封闭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有着直接关联。

看法

林书豪曾遭到过歧视,听到一些偏见,认为亚洲人缺乏体办和对抗能力,不能打好篮球。在他之前,姚明在NBA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但毕竟姚明具备可遇不可求的身高优势。而林书豪则进一步改变外界对亚洲人打篮球的看法,也为更多亚洲球员做出了榜样。亚洲球员在对抗欧美强手时,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

有人预测,在姚明退役后,林书豪正在重新开启NBA的亚洲大门。从篮球推广角度,林书豪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张卫平:其实林书豪的成功很难复制。华裔选手和黑人、白人选手相比,在外线没有优势,这和身体素质的确有关系,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当然,林书豪成长在美国的篮球环境中,是这个环境造就了他。

林书豪对NBA可谓是“及时雨”。纽约是大市场、世界城市。但尼克斯队遂些年都没什么出彩的时候,突然出来了个林书豪。要是林书豪在一些中小城市球队,也很难有现在这么大影响。

中国是NBA最大的海外市场,去年姚明退役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现在出来了个华裔选手林书豪,也算NBA的中国元素,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推广他。但林书豪本人也必须打得真棒才行,一方面是个人数据好,另一方面能帮助球队赢球,这是根本。

马跃南:在狼群里长大就是狼,在羊群里长大就是羊。林书豪没有被“狼”吃掉,就像是特种兵里的海豹突击队,自然崭露头角。在美国,你看街边打球的人,随便谁都很规范,林书豪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林书豪这样条件的运动员当然不少,但我们还缺乏他那样的环境。比如中国运动员不适应对抗,一对抗就可能引起冲突,或者受伤,或者有一些“小动作”,这都是成长环境的影响。

林书豪的生活环境、训练环境、包括饮食结构,他耳濡目染的东西等,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才造就了他。

薛原:林书豪的影响力已经超出华人世界的范围,成为席卷全美乃至全世界的体育话题。他为NBA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可限量,如果说,身高2米26的姚明征战NBA,给美国和全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身高1米91的林书豪,则讲述了一个平凡如何变成非凡的传奇,对于NBA来说,这是一份可遇不可求的大礼。

在黑人和白人选手占主导地位的NBA,林书豪的成功最少有两点启示,一是华裔球员可以凭借出色的篮球意识和速度、敏捷等身体特质找到自己的位置,二是这些特质的

发挥,依然离不开足够的对抗能力作为基础。对于中国篮球来说,这也意味着既要扬己之长,又要跟得上世界篮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姚明退役后,易建联成为NBA赛场唯一的“中国元素”。然而,就在林书豪延续NBA童话时,易建联却是高开低走,从高顺位新秀、球队首发沦为板凳替补,再到险些失业,只得接受底薪成为边缘球员。在人才相对过剩的小牛队中,目前的易建联似乎难有出头之日。不过,林书豪也曾长时间身处逆境,他的经历和选择将给易建联带来哪些启示?

张卫平:林书豪能够成功,有各方面机缘巧合。其实之前纽约尼克斯也要裁他,但球队已经没控卫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基本绝望,就让林书豪试试吧。当然,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也得真能把握住才行。

易建联就没这个机会,缺少展现的舞台。他所在的小牛队是卫冕冠军,人才济济,如果凭个人能力一点一点积累,这是非常艰苦的过程。

薛原:易建联和林书豪都是NBA赛场上不多的黄皮肤选手,但两人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虽然林书豪的故事告诉人们坚持的力量和希望,但在小牛队苦苦等待中的易建联,能否也有柳暗花明的一天,依然是个问号。这要靠实力,有的时候,运气和机遇也不可缺少。

目前小牛队中易建联的竞争者不少,而球队有时又要求他充当中锋角色。怎样和球队产生化学反应,最好的办法是打出自己最擅长的球风,又正好契合球队需要。对易建联来说,这不全是他自己所能掌握的。

就像林书豪两年换了三支球队一样,边缘境地的易建联,漂泊大概也是眼下的常态。

中国篮球

习惯了在NBA闯荡的姚明、王治郅、易建联这些大个子,林书豪的横空出世,让很多人惊叹原来黄种人的“小个子”也能在NBA打出一片天。

根据人种特点,黄种人出大个子的机率不如黑人和白人,按道理“小个子”球员的选材面应该更宽。但近年来中国篮球最弱的位置恰恰是对身高没有过高要求的后卫,可见我们在选材上出现了问题。正如篮坛泰斗钱澄海所言,“没有好小个累死一群大个儿”。以林书豪的先天身体条件,在中国篮球圈都不占优,为什么我们找不到“中国制造”的顶级后卫?

张卫平:这就是训练问题。中国篮球不缺人,缺“好厨子”,也就是好教练。现在我们老请洋教练,但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点。中国篮球是应该学习,但不管学美国还是学欧洲,一定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领会。我们原来是“小块灵”,像突破分球、快攻,都是中国篮球的“一招鲜”,为什么现在没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交织在一块。

这几年中国还是比较重视青少年培养的,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像这个赛季的北京队、山西队,都有一些不错的年轻球员,但后卫这块现在确实还看不到特别好的苗子,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跃南:我很欣赏林书豪的一句话,控球后卫最重要的不是得分,是能将全队组织起来。这说明他是个很聪明,也很有想法的球员。他也经历过挫折,曾被别人看不起,但没有放弃,这些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成长需要各种各样的磨难。现在我们条件好了,也有很多喜欢篮球的青少年,但能不能吃苦是个问题,不能轻易向困难低头。当年中国男篮的后卫宫鲁鸣也是边缘球员,全靠自己拼出来。

薛原:中国篮球在选材方面存在误区。当年苦于内线没大个子,被别人欺负,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男篮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2支球队之最,但组织后卫却成为软肋。这正是发展过程中思路的左右摇摆和不均衡所致。

这样的思路反映在基层培养体系中,就是对个头的要求过于强化。孩子发育还有早长晚长之分,青少年阶段最应该培养的基本功和意识被“找大个”的急功近利想法替代,到了联赛和国家队层面,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林书豪如果在中国篮球的环境中成长,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吗?换句话说,林书豪这样条件的球员,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毫不稀奇,最终却难以达到他的水准。问题出在哪里,不难得出答案。

高校体育

作为一名控卫,林书豪在比赛中展现出令人称道的阅读比赛能力,被评价为“用脑子打球”的球员。这样的球场智慧,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出身哈佛的名校背景。由于常春藤名校通常不提供篮球奖学金,也不招体育特长生,所以林书豪完全是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入校,他的成功,可谓美国式“体教结合”的最佳诠释。

近日,姚明在谈及“体教结合”话题时,期待国内普通高校能够走出不普通的体育人。但就目前看,中国“体教结合”之路历经多年探索始终难以打通。相比于美国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高校为何难以真正培养出优秀运动员呢?

张卫平:中美两国的体育体制不同,目前看,中国的高校可能出现个别高水平体育人才,但还不能成批出现。美国孩子练体育都是自己的事,你要是真想往上练,就得自己花钱。如果去学校,就要申请体育的奖学金。但中国的体制不是这样,专业运动员是国家投入经费培养,高校愿不愿意掏钱搞体育,也不一定。所以这很难比较。

马跃南:美国大学篮球教练都是专职的,拿很高的薪水,可以随时去职业队或者国家队,这说明他们的大学篮球水平很高。但是中国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体系,缺乏专业教练。当然,现在也出来了个别高校运动员打C队,比如佛山的曾令旭。但由于这样的渠道并没有完全通畅,一些孩子如果选择打球,可能就不念书了。

薛原:学校体育是美国体育极为重要的环节,是他们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直接沟通的桥梁和模式。

一些和学校体育相关的概念,中美之间存在差异。比如,体育成绩和学业之间不是反比关系,体育生不会享受学业要求降低的权利;体育不是一部分学生的特长,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校为学生提供运动的场地、教练等必要条件,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关注,等等。某种程度上说,学校浓厚的体育氛围,是美国体育的基石。在一个人青少年时期养成的体育习惯,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历程。

一直以来,中国的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在两个不同的圈子中运行。竞技体育早期专业化、精英化,脱离了学校体育的轨道,实际上也失去了最广大的基础人群。“双轨制”的运行模式,是中国体育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体教结合”的概念,依然着眼于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而忽视了体育本就是教育组成部分的意义。让体育回归教育,回归生活,谈论林书豪的成长模式,才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