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恩施州“十二五”期间茶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恩施州“十二五”期间茶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恩施州种茶与制茶历史十分悠久,茶叶资源极其丰富,全州六县两市65个乡镇(占全州88个乡镇的73%)均产茶,如今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恩施州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恩施州特色农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2015年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70万亩;产量5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5万吨;综合产值10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达到35亿元,茶叶加工、贸易产值达到45亿元,茶业相关产业(茶苗、茶文化、茶旅游、包装、运输等)产值达到20亿元。

一、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1.优越的自然条件

恩施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经108°23′12″~108°38′08″,北纬29°07′10″~31°24′13″。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构成了恩施气候的多样性。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神秘的北纬30°构成了恩施生物的多样性。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茶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恩施市还是迄今全球发现的唯一高硒区。硒矿储量约50多亿吨,含硒品位6300mg/kg。

2.交通的改变

由于恩施州在省内距省府武汉最为偏远,全境为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崇岭绵延,河谷纵横,长期受交通闭塞之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湖北中部崛起的一块“短板”。 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机场一期扩建等项目相继建成开通,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内畅外联、辐射周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3.茶树种质资源丰富

全州适宜种植茶叶面积140多万亩,现有茶园90万亩,占可发展茶叶面积的64.3%。茶叶栽培在恩施州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经过不断的自然杂交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演变成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型茶树俱全,有多酚类含量极高和氨基酸含量极高的单株,有抗性强、变异的优良品种,可以说是茶树品种的聚宝盆,如茶山1号、巴东长叶、鹤苔早、恩苔系列、宣恩27、鹤峰大坪大茶树、溪丘2号、毛坝7号、忠路7号、鸡冠茶、花枝茶等,还有好多优良单株和群体在开发研究,恩施州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距离系数较大,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性,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为茶树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4.茶叶花色品种齐全

玉露是康熙年间我州首创的历史名茶,是全国唯一的蒸青绿茶。中国名茶志载:恩施玉露为我国现存的采用蒸青法制作的绿茶,产于湖北恩施五峰山,为我国著名绿茶之一。宣恩贡茶得乾隆皇帝钦赐“皇恩宠赐”。“宜红功夫茶”出口国外,荣称“皇后茶”。咸丰的乌龙茶基地居全省第一。恩施白茶氨基酸含量优于安吉白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4.06亿元、1.22亿元。恩施玉露还获得201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三个最具发展力品牌之一,湖北省仅此一家。

2010年全州绿茶达46103吨,产值11.7亿元 ,红茶达8579 吨,产值 8513万元,乌龙茶产值达9000万元,茶叶出口创汇700万美元。恩施州茶产业成为湖北省“五个一”,茶叶面积第一,无性系良种茶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一,产值第一,出口创汇第一。

5.茶叶市场的完善

恩施州城内大小茶店不过七十余家, 现硒都茶城的建立,改变了这种局面,将成为武陵区域影响力最大的茶市场和茶文化传播中心,为恩施茶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

6.旅游宣传的带动作用

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昌铁路的开通,为恩施旅游开发提供了快速通道。2010年五一、十一期间恩施大峡谷游客的“井喷”现象,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土特产品的销售,茶叶作为恩施州具有特色的产品也是旅游销售的一大亮点和机遇。

7.政府的大力支持

茶叶是恩施州的重要经济作物,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列为全州的重点支柱产业。进入“十二五”时期,恩施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宏观政策持续向好,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国务院“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以及支持恩施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决定,对口帮扶“616”工程等各项政策机遇的叠加,为加快恩施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8.科技平台及科技水平的提升

湖北省茶树良种场的建设,恩施州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茶叶进入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了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恩施综合试验站,将恩施茶叶与全国连接在一起,大幅提升恩施茶叶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茶树良种繁育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恩施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的“二段法”茶树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技术,实现了周年育苗,为无性系良种普及提供了种苗保证,为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提供了技术支撑。研制的恩施玉露整形上光机解决了恩施玉露机械化的问题,不仅大大提高恩施玉露的产量,而且打破了传统工艺,弥补了恩施玉露“只闻其声、难见其形”的局面,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二、恩施州茶产业技术瓶颈

1.种植结构和品种单一

恩施茶叶品种混杂,一个片区有几个茶树品种,造成鲜叶采摘时混在一起,加工的产品花杂没有档次,导致了恩施茶叶的品味不高,附加值较低。恩施州茶树品种没有合理搭配,良种良法栽培技术推广不力,新发展茶园抗风险能力弱,尤其是近几年雪灾、冰冻和干旱天气,致使我州茶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惨重。

2.品牌问题

“百花开放,但没有一朵开旺”。我州茶叶生产的现状基本是初级产品,品牌方面,全州有影响力的品牌有“恩施玉露”、“皇恩宠锡”、“鹤峰翠泉”、“红庙翠峰”、 “金果”等,都不是区域性大品牌,这些品牌还不能单独支撑全州茶叶产业发展,茶叶强势品牌的缺失已成为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劳力短缺,成本高

我州茶园严重缺少采摘工人,致使茶园原材料仅有30%能够采回来,造成鲜叶的浪费;采摘工资从每斤鲜叶12元涨到40元每斤,名优茶的鲜叶成本上升到180~200元,制约了名优茶的发展。

4.茶叶加工技术

全州茶叶企业近2000家,通过QS认证企业不到110家。大多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为主,规模小,生产季节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多加工企业资本有限,底子薄,起点低,设备陈旧简陋,卫生条件差;厂房有的是临时租用,简单搭建,有的是七十年代建的瓦房。造成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生产的产品规格不一,茶叶品质极不稳定。

5.科技投入不足

茶产业科研能力不强,科研经费不足是影响我州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茶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对茶叶科研的经费少之可怜,科研人才流失严重,全州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经营的科技管理人员仅有52人,其中农艺师以上职称的仅有28人,几乎是每2万亩茶园只有1人的局面,直接导致科研成果少,科研成果转化慢,茶农整体文化素质低,新技术推广能力弱,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6.茶叶深加工能力不强

目前我州茶叶产品相对单一,没有茶饮品、食品等系列产品,完整独立的茶叶产业链体系尚未成形。我州的茶叶生产中,夏秋茶利用率很低,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30%,但产值占60%以上,而产量占70%的夏秋茶产值仅达到40%,很多茶叶只是初加工甚至当原料销售,产品附加值不高。

三、恩施州茶产业发展对策

1.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

老茶园的改造中,结合自然优势,开展以茶为主,多种经营的生态茶园模式,观光茶旅游模式,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新茶园在建园时要进行品种的合理规划布局,早中晚茶树品种合理搭配种植,在成片连块的茶园中间种其他植物,改善茶园基本农田建设,增加茶园抗风险能力。更要加强茶叶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加快恩施名优红茶、绿茶及乌龙茶的研发是我州茶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2.加大力度整合品牌

努力挖掘恩施茶叶的历史文化,在符合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组建茶叶集团,整合茶叶品牌。实现“五统一”, 统一包装元素,统一印制母商标,统一产品质量等级,统一加贴防伪标签,统一注明公共广告用语。集中力量和资金通过各种媒体、国内外大型展览会推广介绍产品的质量标准,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外形,明确自己买到的产品是真是假,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加强产品的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恩施茶叶整合品牌推广的可执行之路。

3.利用天敌资源,应对“绿色壁垒”

恩施州茶园中天敌昆虫非常多,以蜘蛛种类最多,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天敌,能捕食茶树多种害虫,尤其是对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剌粉虱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因此在茶园害虫综合治理中,充分保护利用天敌资源做到茶园害虫的生物控制,实现茶园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生产要求,确保茶叶加工原料的质量。

4.依靠科技,发展茶产业

4.1茶树品种

加强品种资源研究,引进和培育品质好、抗病抗虫能力强的新品种,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对恩施州茶树资源进行利用研究,选育恩施玉露专用茶树品种,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效益。

4.2茶园机械化

产值产量的提升,要求我们积极实现茶园机械化操作,就是茶园耕作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茶机械化、打药施肥机械化。

4.3采摘技术

茶园要实行多次分批次采,根据不同茶类进行采摘,尽可能多的利用茶园原料,如春茶采制名优茶,夏秋茶采制红茶和外销茶。

4.4加工技术

加工从清洁化、连续化、节能化进行研究,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生产能力及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茶叶无二次污染。

4.5 体系建设

增加茶叶科研经费,充分利用恩施州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恩施试验站,恩施州茶叶信息平台及茶叶科技网络等,加强茶叶生产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提高茶叶科技含量,保证茶叶质量,增加茶叶产值。对茶农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茶农具有长远的眼光,能协调好生产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从而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茶叶深加工

加快企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促进产品转化增值。让企业以发展优质绿茶为主,积极发展袋泡茶、速溶茶,茶粉、茶多酚、茶色素、茶饮料、茶食品、茶药品、茶化妆品、茶化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比重和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6.茶文化和经济建设

茶业经济不但在恩施州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茶文化在全州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灌灌茶、六口茶、客来敬茶、油茶汤、茶艺表演。大力发展与茶相关的产业,借助恩施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景点,编排茶艺短剧,定期表演,增设茶旅游产品销售中心,对于宣传茶文化、促进茶产品的消费,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