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陪驾引发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陪驾引发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车辆在工作、生活中被日益普遍使用,驾驶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需的技能之一,考取驾驶证在社会中形成一股热潮。但是实际上,很多人是没有私家车的,有的人即使有车也很少使用。仅仅为取得驾驶证以备不时之需,从而导致“本本族”的出现。

当“本本族”真正上路开车时,往往会成为“马路杀手”。因此,有些“本本族”就有了“再进修”的经历。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陪驾业。

驾培与陪驾,仅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不同。二者的目的都是传授驾驶技术,但是针对的受训群体却不完全相同,培训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从陪驾业的产生来看,陪驾正是弥补了驾培行业培训质量的不足,让学员熟练掌握驾驶技术。从这一点看,陪驾是由驾培派生而来。而陪驾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禁让人想起驾培行业至今尚存的一些不足。

制度监管缺失严重

陪驾是应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陪驾”行业已经有法律法规制约,甚至在一些大城市,陪驾服务正走向正规。但是目前尚没有正式文件明确陪驾行业属于哪一政府部门来监管,相关的全国统一性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出台。

以目前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言,陪驾业是违规存在的。陪驾企业经营状况、陪驾收费标准、陪驾员的资质认证等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和评定,也无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在全国很多地方,陪驾企业的违规运营也很普遍。

由此想到,驾培行业发展初期,暴利吸引很多人涌入这个行业,各种驾校纷纷成立,恶性竞争也随之而来,导致整个驾培行业处在一种自由无序的混乱局面中。直到1993年国务院下发204号文件指出,驾校要实行社会化,交通部门负责驾培行业管理,公安部门负责对驾驶员的考核发证工作。并在2004年相继出台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从法律层面上明确和规定了驾培市场各相关利益方的权利和责任。2006年,交通运输部又制定和实施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随着这些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驾培行业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市场规范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

但是,由于驾培行业分属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来监管。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部分驾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一些违规行为还存在教学过程中,导致培训出的部分学员仅仅能应付考试,却无法应用于实际操作,最终导致“陪驾”的产生。

企业自律缺陷多

目前,陪驾行业的准入制度并未形成,门槛又低,各种陪驾公司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陪驾公司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某些驾校向有关部门申请,使陪驾成为该校一项新的教学项目。另一种是有些人看到这个行业的商机,注册成立的专门公司。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陪驾仅仅只是它们的一个业务项目,即使是专门的陪驾公司也有很多其他的业务,例如酒后代驾、伴游等。而这些企业的配套设施也并不是全部都完善。

企业里的陪驾员,招聘时多是以拥有多年安全行驶驾龄为标准,而且每个企业的陪驾员名额有限。在陪驾过程中,虽然采用“一对一”的陪驾模式,但是往往一个陪驾员一天之内要轮流陪驾多人,导致陪驾员疲劳陪驾。而且陪驾员的文化程度一般不高,企业对这些陪驾员的再培训基本是没有的,陪驾员在陪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员不能形成高度的安全驾驶意识。

陪驾费用方面,各个企业的收费标准并不统一。收费标准往往是按照小时来收费,也有根据客户的需求按天收费,平均每小时50元至80元不等,也有的甚至达到百元以上。

陪驾场地方面,据了解,陪驾主要分为:一是场地训练,针对那些仅有驾照而无驾技的生手。二是道路陪练,针对那些已有一点实际驾驶能力,但缺乏有素训练的半生手,由陪驾员在实际的路况上给予具体的指导与提高,遇到一些典型路况,还可视情形反复训练。三是长途陪驾。对已具备独自长途行驶的技术与能力,但缺乏长途行驶经验的人,进行再指导培训。因此,企业陪驾场地完全根据学员的要求来决定,甚至有些企业为节约成本没有陪驾场地。

至于陪驾车辆,不像驾校使用的教练车有严格的要求,陪驾车辆可以是学员自己的车辆,也可以是陪驾公司提供的车辆。而一些规模不大的陪驾公司为节约成本,所用车辆为挂靠车辆。这些陪驾公司对车辆的管理、维修保养也很不到位,给陪驾过程中埋下了许多事故隐患。

以上种种情况,不免让人想起驾培行业发展前期。在经过整顿后,驾培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但是随着油价上涨、场地购买成本加大、教练员工资待遇提高,无形中增加了驾培行业的运营成本,驾培行业开始走向微利趋势。部分驾校为了节省成本,钻制度和监管的漏洞,开始变相将一些违规行为付诸实施。

例如,变相收费。在收取规定的报名费后,又收取教材费,在学员因特殊原因延误上车练习时间时,加收因此延迟的课时费。

再如,在路考练车阶段,一些驾校竟然仍采用“一车多人”的练习方式,很多学员都无法保证足够的课时进行练习,加之,部分教练带有学员练习多了坏习惯就养成了的观念,教练在教会基本的操作后,也尽快压缩学员的上车练习时间。虽然有所谓的全程监控,但是很多监控录像是可以复制的。

由此看来,驾培行业还要加强自制自律,同时也要学会“自强”。现实环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驾校的运营成本,可是对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补贴,而且成熟的行业和优秀的企业应该是通过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来获得利润和发展空间,而不是将负担转移到学员身上。

市场监督到位难

在政府机构监督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市场监督作用就显得异常重要。而这些信息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员投诉。但是一直以来学员关于驾驶技术培训方面的维权意识非常淡薄。

据了解,陪驾过程中对陪驾员的要求很高。陪驾不像在驾校学习,车辆一般不再是教练车,学习场地也因人而异,不再是教学场地学习,陪驾员要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和学员的操作状态,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而有些陪驾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安排一名陪驾员一天之内轮流陪驾多人,往往导致陪驾员疲劳陪驾。这样,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这个责任谁来担?

虽然一般在陪驾开始之前,学员都会与陪驾员签订相关的协议。但是这样的协议一般都是由陪驾公司出具,是否合法不能确定。本着熟练驾驶技术的心理,一般学员也不是很认真地去深究这个问题。对于陪驾过程中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更是不做深思,一般只要学员自己觉得可以接受也就无异议。而实际上陪驾行业乱收费的现象非常严重。

而驾培行业的市场监督方面至今尚有不足。就学员来说,现在很多学员还是抱着尽快通过考试拿到驾驶证的目的学习,尤其是上班族和学生,因为没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去练习。只要能通过考试取得驾驶证,学员们对驾校缩减上车练习课时并不做追究。其实,试想一下,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课时好好练习,陪驾的经历其实是可以免除的。而行业监督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驾校与驾校之间并没有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甚至一些驾校之间彼此相互包庇隐瞒。

对以上这些问题,虽然看似轻微,但是细究起来,这些都是企业对学员严重不负责的体现。学员有权要求企业对这些行为作出更正和相关赔偿,这不仅是维护学员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是对安全交通建设的重视,对规范行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实施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员的维权意识,拓建维权途径。

发展前景需思考

根据城市车辆保有量,目前有些城市制定了一些车辆限购政策。但是这并没有完全打消大家购车的欲望,对于学习驾驶技术的渴望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在暂时不能拥有车辆的情况下,学习驾驶技术,又催生了更多的“本本族”。而一些高等教育学校也推出,以取得驾驶证来换学分的规定,这样无疑更增加了“本本族”的数量。因此,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讲,驾培和陪驾市场都很大,利润也不小。

但是也应该看到,陪驾业的兴起和火爆经营,从一定层度上讲是对驾培行业的教学成果的质疑。驾培行业的职责是培训出合格的机动车驾驶人员,但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需要重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驾驶技术,就有力地证明了现在驾培行业的失责,驾校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驾驶员的考核领证过程需更加严格。因此,驾培行业需要反思,对于驾培行业的发展更需要思考。再则,随着驾培行业发展不断完善,势必会影响到陪驾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到陪驾业的发展。二者之间是否会形成新的竞争?陪驾行业将何去何从?也值得人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