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交际能力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交际能力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基本的语用学原则,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防止学生因为文化或者语境的不同,导致交际的失败,语言归根到底是用来交流的,所以交际才是最终的目的。文章阐述了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理论,分析了语用学研究对英语阅读学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 交际能力; 语用能力; 英语阅读;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3.31

1.引言

语言的应用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应用不仅是我们的目标而且也是我们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的一种方法。语言是一项技能,而这项技能就应在使用中不断的完善,这是一个好的途径也是一个必经的途径。但如今的英语教学现状,使得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不能顺利实现交际的目的,而只是把英语作为考试的工具,这使得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分。传统的英语教学停留在对语言进行孤立地、静止地、或多或少地机械的语法与句法结构的分析,很少研究言语双方在具体言语活动中怎样使用语言及产生语言效果。对语用分析的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和语用学相结合。

语用学研究者认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各种意义,并扩大知识,提高英语能力,从而认识并把握人生和社会。他们认为英语能力应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语言能力是大脑对语言内部客观规律的感知。语用能力则是人们对语言有关的外部世界的了解和把握,它以英语知识为基础,又与非语言的知识(有关世界的百科性知识)有关。可见英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用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本文以一篇大学英语的课后阅读理解为例,探讨语用学理论对这一基本技能的教学指导意义。

2.语用能力与交际能力

语用能力首先容易使人把它与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发生联系。Hymes(1972) 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 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能性,语境适应性和现实性。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乔姆斯基( 1977; 40) 说的“语法能力”,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上的准确性,后者则体现为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可见交际能力的内涵比语用能力还要丰富。只有掌握了具体的语言形式所表现的语言功能,结合语境去理解和使用才能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因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

Bachman( 1990) 交际语言能力涉及关于语言的知识以及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这种知识的能力,由语言能力策略、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构成。语言能力包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一套具体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能力,一是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前者由语法能力和篇章能力组成后者由施为能力和社交语言能力组成。具体来说,施为能力是交际者在话语表达过程中结合特定语境传递和理解施为用意的能力,社交语言能力反映了交际者对具体语言使用语境特征所决定的用语规范的敏感程度和控制能力,这一能力使得交际者能用适合语境的方式执行语言功能。Bachman 指出社交语言能力包括下列因素:对方言和语言变体差异的敏感性; 对语域差异的敏感性; 对语言表达是否自然地道的敏感性; 解释带有文化色彩的指称和修辞手法的能力。语用能力就是指交际者在话语过程中根据语境情况实施和理解具有社交得体性的施为行为所运用的各类知识。

3. 英语阅读教学中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3.1 语言基础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外语教师必须了解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如词汇量的大小、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文化差异的了解等,使语言输入正好适应,以便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如果难度过大,就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和信心,所以语言输入的难度一定要适中,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算教师再费尽心力地去教授也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乔姆斯基说的“语法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础知识除了语音知识外,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两方面知识,词汇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词汇量不足是影响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虽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足,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程度。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停止连贯的阅读活动,将注意力放在对某个单词的猜测上,导致整个阅读速度的减慢,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语法知识虽然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地学习过,大学阶段主要是对语法的灵活运用,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教师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训练,扩大词汇量,夯实语法基础,加强词汇教学,正确处理生词。一方面,词汇应该集中强化教学,教师可以按照类似、对比、联想、连接等方法使词汇进入学生大脑网络,并按词的出现频率分阶段循环,使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掌握足够多的单词。同时,面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生词,学生必须学会忽略那些对直接的阅读目的不重要的单词,只要不影响文章的理解,将它跳过有利于阅读的速度。有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其意思, 还可把个别生词看作一个假设的符号。有些长的人名和地名不好记也不好读,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符号代替。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尽量不去查词典,因为查词典既费时间又会分散对材料的理解。

3.2 语境与语篇理解

人们的言语交际是建立在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的,说话人通过言语行为向讲话人表示他所提供的言语信息具有最佳关联性。而听话人以关联原则为基础调动语境进行推理,从而正确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因此,语篇的连接方式对作者表达文章意图还是读者理解文章的意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新时代大学学英语2》第一单元After-class Reading《How to Be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为例来说明作者如何以关联原则为基础运用语篇连接方式的。“But what does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do? Language learning shows that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are similar in many ways. First of all,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are independent learners. ......Finally,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are learners with a purpose. ……” 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讨论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时,作者用“First of all”, “Finally”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连接方式的选择是以关联原则为基础的,这些连接方式帮助作者更好地布局谋篇,以表达文章意图。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启示: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知道语言连接方式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密切关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方式,因为从这些语言连接方式中,学生能很快领会文章的中心内容及作者的意图,从而培养迅速摄取有用的语言信息,准确领会文章深层含义的能力。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 的过程指的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记忆、观察、综合或者分析,进而做出推理、判断、联想或想象,获取文字信息,理解文章意义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综合的思维过程。因此,经常、有效的阅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语感,使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和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和飞越,为他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与书面的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3.3 阅读理解中心理学规律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所教的学生,包括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性格、学习自信心、情绪等状况。因为在语言习得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让大多数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自信和满足,使整个集体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焦虑感,使他们逐渐有胆量表达自己。降低学生焦虑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可以说阅读理解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美国心理语言学家Frank Smith 在Understanding Reading一书中指出: “阅读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读者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做出积极的贡献。至少要做出与作者同样大的贡献。”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口头的或书面的,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所要传达的是信息产生者( 交际者/说话人/作者) 的意图。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个意图: 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也就是说,息的产生者在发出信息时不仅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还可能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即交际意图。传递信息的意图往往是不言自明的,而要理解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则要复杂得多。语言交际活动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要理解信息意图,首要的是要理解交际意图,这样方能保障交际的正常展开和最后成功。信息接受者为了了解产生者的信息意图及交际意图,就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辨和推理。阅读理解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参与这一活动的阅读者充当的就是信息接受者这一角色,他不仅要从字里行间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理解他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他所要做的工作不限于接受信息,不只是对信息做简单的解码,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推理,理解并破译信息发出者( 即作者) 的真实意图。阅读者要从信息材料的字面意义捕捉文章的深层意义,语境意义和情感意义。

4.结语

我国目前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取长补短,弥补各种教学法的不足,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视听法,

交际法,自然法等相结合,在强调语法的同时,突出语用,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母语知识和其他文化、背景知识,充分调动其推理、理解能力,除传授语言知识外,加强其语用知

识和交际意识,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有关语用原则,语言和语用知识,提高交际能力。语言的使用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传授必要的语用原则以指导实践;同时,利用教材或其他补充材料增加实践练习,使学生通过使用语言,体会、巩固、掌握这些语用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杨连瑞,张德禄. 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