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目前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措施,进而有效开展创新教育,使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已进入全面改革的时期,并且朝着现代化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发展。作为新世纪的艺术设计创新教育,一定要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为首要目标,以艺术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服务于市场,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一、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大多只重视学生的专业表现,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专业口径过窄、成才率低、教学方法死板、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素质薄弱、学生知识面窄、培养模式单一、创新和实践能力弱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既包括现实原因,也包括历史原因。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中,为了求得艺术专业的人才,在招生时,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其录取分数线要比非艺术类学生的要低很多。但是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学生如果文化课分数低,就去学美术练体育走特长。就是因为这样,使得艺术类专业的教育整体素质下降。

二、艺术设计进行创新教育的措施

创新教育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构成图案、史论绘画等艺术教育来帮助学生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真正培养学生的高雅纯正趣味,传授其创造思维方法和表现技法,训练其善于思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开拓敏锐的审美视野,提升其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而规范艺术设计的职业模式。艺术设计进行创新教育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更新创新教育理念。设计创新教育应该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以“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为基本原则,以高校生为中心,充分进行多学科之间的交融,拓展跨文化研究,采用通识教育模式,拓展具有前沿性的特色专业。通过对高校生进行艺术设计创新教育,了解东西方文化,激发其潜能,拓宽其知识面,让他们不断尝试突破,启迪其创意思维,开拓艺术设计学生的设计思路,使其基础扎实,学会思考,形成全球意识,迅速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育模式,培养适应时展的复合型人才。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应该加大科研投资,为师生建立跨文化的研究中心,为高校生提供一个开阔的创作空间,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具有一定的长期性。(2)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艺术设计创新教育也应该把设计创新教育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数学技术,及时把握科技前沿的最新动向,注重人性化教育,发展数字教育,实现设计创新教育的现代化。在实际的艺术设计创新教学过程中,加强体验教育,不断渗透人文和科学,强调精神满足,全面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维护高校生自身创造的原动力,以便利于高校生的个人发展。(3)建立科学的选拔人才制度。目前高等教育不断深入改革,使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拓宽,与此同时,也逐渐提高对其整体素质的要求。因此,在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文化基础的培养,抓好设计水平,把文化艺术和艺术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升高校生的综合素质。在人才选拔模式方面,不断探索,注重考察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方面,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时间短,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科学规范的教学大纲,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个人创作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品格,实施终生教育,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进而培养创新性的艺术设计人才。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是一股强有力的先锋力量,高校教育者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在高层面上推进设计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把人文知识和科学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生的想象力,注重创新教育的整体策划,立足于创新教育的实践,挖掘高校生的设计素养,开发概念设计,提升创造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使艺术生活化、多样化,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专业人才,构建科学的艺术设计创新教育体系和培养机制,进而完美体现设计技术,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符合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俞大丽,邵婕.市场经济环境中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陆宇澄.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和审美培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2)

[3]周文海,王法山.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6(1)

[4]薛侠.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创新与实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2(23)